[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进一步做好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发挥饮水安全工程的作用,提高供水服务质量,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对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的办法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
1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后情况
2002—2007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实施了《惠农氟(砷)病改水及农村人畜饮水解困项目》《东永固和下庄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礼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简泉雁窝池饮水安全项目》,项目工程共计建设红果子和汪家庄2个供水系统,打机井4眼,建水泵房3座,50、600m3蓄水池各1座,建水塔2座,管理房2处,铺设φ50~250mm输水管道461.27km,砌筑阀井192座,联户水表井929座,过沟渠路347座,工程总投资2085.47万元,其中国补1381万元,地方政府及群众自筹704.47万元,解决了燕子墩乡、礼和乡、庙台乡、红果子镇、尾闸镇和园艺镇6.33万人饮水问题,在2007年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的目标。工程建成后委托有资质的宁夏惠安市政产业有限公司管理,并初见成效。
1.1规划设计合理
自来水进村入户,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实行集中联户水表井管理,10户或多户一井,一户一表,按表收费,促进节约用水,水费公平负担,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自来水入户率高达95%以上。
1.2推动农村建设进程
解决了乡、镇部分环境用水、生态用水,乡、镇街道两旁和居民房前屋后植树育林、种花种草美化环境的用水问题,改善了生态环境,扩大了内需,搞活了当地经济,对乡、镇有序发展和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保障。
1.3改善生活条件
集中供水后,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和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大大减少了氟砷病发病率,减轻了远距离挑水的费用负担,提高了广大农民朋友的健康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2农村集中供水运营存在问题
2.1水源地水位逐年下降,水资源紧缺
惠农区水源地位于贺兰山下,由于采补(灌)不平衡,地下水位逐年下降。2006—2015年,年平均水位下降1.49m。其中,红果子镇供水年水位下降最快为3.0m,最小下降0.1m;农村人饮井平均每年下降0.75m。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引起水动力条件及含水层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进而引起水质的变化。因此,形成地下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严重威胁全区农村生活用水的安全。
2.2运行成本高,水质净化设施无法启用
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各项技术规范要求,自治区卫生部门于2011年对惠农区水质进行监测,惠农区农村饮水工程尚未达到安全饮水标准,红果子、汪家庄水厂水质硬度、硫酸盐均超标,分别达到557mg/L和330mg/L,超标23.8%和32.0%。为统筹解决这一关系民生的大事,积极争取自治区水利厅、发改委的资金支持,2012年8月开工实施了红果子汪家庄水源水质净化项目,投资789万元新建了水处理车间、加氯车间、机井和信息自动化等设施。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完工投入运行,水质净化设备运行后供水成本随之大幅增加,加之农村供水管网长,漏损大和近年来大量农户进城,农村住户不稳定,水费收缴率随之下降,这些因素加大了公司的运行成本,致使净化设施不能正常启用。
2.3供水过程中水量漏损严重,维修费用偏大
相关标准规定,供水总量减去有效供水量即可计算出管网漏水量。其中,供水总量是指水厂在供水时经过流量仪测量出来的水量数据;有效供水量则包括售水量与免费供水量两部分,即实际用水量。从水厂每年运营的实际数据分析可知,水厂总供水量与售水量差距较大,每月漏损远远超出理论漏损量,最高时漏损量可占总供水量的13%左右。影响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有:①因农村修渠、挖沟、修路等挖坏挖断供水管道又不及时修理,人为造成管网破损使自来水白白流失现象占总漏损率3%;②由于供水管道、闸阀年久失修,造成管道接头损坏、闸阀锈蚀形成漏水占总漏损4%左右;③由于水厂所供自来水需要计量收费的,所以偷水、盗水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养殖户将水表拆下,把水接入器具用来饲养鸡、牛,群众反映强烈,给供水部门造成很大损失,占总损耗3%左右;④水表计量误差。
2.4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自2002年实施氟砷病改水以来,惠农区农村水价一直按照1.6元/m3的价格执行,没有计提折旧费、大修理费,低成本运行,水质净化设施启用及工程运行管理中投入较大,不能“以水养水”发挥长效机制,对农村供水水源保障体系及管理都尚无专项资金支持,存在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群众自筹资金比例偏高的现象。
3集中供水运行中的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成后能够达到良好运行状态,可持续发展,长期稳定地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
3.1加强水源保护,提供供水保障
水源地是农村饮水工程的生命之源,只有水源地安全才能保证整体工程的供水安全。针对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的现象,应积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完善水源地的保护工程措施,补充地下水。贺兰山山石裸露,土地贫瘠,山洪汇流快,采取导引、蓄积贺兰山山洪,补充地下水源,使地下水位升高;减少水源地附近机井灌溉农田;对水源地实施围栏封育保护。二是完善水源地的保护机制。编制水源地保护方案,落实环保、卫生、水利、国土及运行管理企业的责任。三是加强对水源地监测巡护。安排专人每天对水源地进行巡护,严禁在水源地保护区内从事凿机井提水、挖砂取土、倾倒垃圾等影响饮水安全的活动。
3.2加强水质检测管理,确保优质供水
严格落实《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强化农村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由公司化验室随时对水厂水质进行检测,在自检的同时还委托惠农区疾控中心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进行检测,并将水厂的出厂水及水源水等水样送市、自治区水质检测中心进行全面分析检测并公布检测结果,确保水质合格率常年保持100%,维护农村供水安全。
3.3政府主导,群众健康
经济问题一直都是最重要的,离开资金支持,再具公益性的事业都只是假设。所以,解决供水成本较高的问题成为政府最重视的环节。政府应针对造成供水成本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解决农村水质净化设施启用上,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在农村供水跑、冒、滴、漏上,培养专业的管网维修人员,对供水设备、管网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物价部门可以定期核定供水成本,根据保本微利的原则,适当调整供水价格,让企业能够正常运行,让群众喝上达标水,提升农民群众的健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