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测绘论文
  3. 内容

某厂房工程测量方案

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XX6#厂房   施工单位: XX分公司

审      批     意     见

工程测量是整个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工程上严格把好测量的正确性、精度,必须由专业的测量员按照图纸进行测设。
施工测量应严格遵守测设和复核程序。

 

 

 

 

 

审核部门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工程测量方案

  1. 测量工具

水准仪一台、经纬仪一台、50m钢卷尺一把及其他辅助仪器。
以上仪器均有检查合格证,并在检定周期内。
二、 测量流程
本工程拟建工程建筑总面积为10150平方米。整个建筑物共1栋,分办公用房和生产车间用房,结构为框架三层,厂房为钢结构屋面。为确保本工程各建筑平面位置的准确性及高程控制的精度,施工测量应遵守复核程序。
三、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根据苏州市非金属矿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苏州高新区狮山工业廊工程总平面定位图的要求,本工程根据测绘中心提供的两个定位点,定出A轴平行线和⑴轴的交线于点O,N轴平行线和⑴轴的交线于点O1。
在O点架镜对中,瞄准O1点打A轴-N轴线的平行线,并向外量出3.45米得出建筑物北边的边线76.25米。然后用经纬仪打出90度,量取①-⑩的距离为44.8米。

  1. 高程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因该工程总高度为15.50M,且场地狭小,因此在工程施工中,楼层间轴线的引测采用铅垂仪投测法。根据梁、柱的结构尺寸,投测点距轴线500∽800MM为宜,在工程基础施工时,由经纬仪架设基坑周边标桩上直接向下传递,待基础施工后,将轴线传递至基础柱顶部,上部楼层施工时,在标桩处架设经纬仪直接将基础桩顶的轴线向上传递,各层楼面的其他分轴线采用钢卷尺丈量。每次轴线向上引测后,均应采用铅垂仪进行复测,确定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 高程控制

1.现场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引至现场,经精测、复核准确无误后,在现场设立控制施工的高程控制桩水准点设置共2个,以便在高程存在疑议时,进行校核。
2.本工程室内±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3.600m。

  1. 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应根据复核后的红线桩或坐标点准确地测量。并应保护好场地平面控制网和主轴线的桩位。平面网中主控轴线的测距精度不低于1/10000,测角精度不低于20″。
建筑的标高控制网应根据复核后的水准点或已知高程点引测,引测高程可采用符合测法或往返测法,闭合差不应超过±5√Nˉmm(N为测站数)。

  1. 工程测量复核方案

1.测量复核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校正,确保测量精度。
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本工程为框架3层,因办公用房和生产厂房在一起,其间层数与荷载的差异较大,为及时掌握工程在结构施工期间地基在逐渐加荷过程中的变形量及其实际累计沉降量,必须对工程的沉降进行长期观测,设计规定必须进行沉降观测,但对沉降观测尚未提出具体要求,也未确定具体的测点位置。因此,在施工前应事先与业主和设计人员进行一次商谈,具体明确测点位置和观测要求。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沉降观测前应在测区范围内,距离建筑物不少于30m之处设置三个基准控制点,基准控制点的位置应在不易碰动,既隐蔽又便于测设的地方。可考虑分别设在建筑物的西北、西南和东南角隐蔽处。
  2. 沉降观测应采用附合线路或闭合线路,做到定机、定人、定路线。测设前仪器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 沉降观测测点设置部位应考虑设置在每个区段的沉降缝两侧,荷载变化比较大的部位,外墙大角及间隔20m设一处,设置高度一般离地50cm。
  4. 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30m。
  5. 测设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个根水准尺。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面垂直,不得歪斜。
  6. 在同一测站上观测各观测点时,当读完所有观测点的读数后应回测后视点,两次同一后视点的读数差不得超过±1mm。
  7. 沉降观测的次数与频率应根据上部结构的作用荷载和作用时间,一般在施工阶段每上一层结构,观测一次,一直到结构封顶。装饰施工完毕观测一次,移交业主前观测一次。
  8. 观测的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成果资料,及时通报业主或现场监理工程师,工程竣工后,应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某厂房工程测量方案
http://m.civilcn.com/cehui/chlw/1328060803160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