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称作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它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采用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工业控制装置的功能已经大大超过了逻辑控制的范围, 因此,今天这种装置称作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C。但是为了避免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混淆,自1966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研制出现,现行美国,日本,德国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质量优良,功能强大。 PLC叫做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用来做逻辑控制的,它是由一个微电脑主机和输入输出单元组成的。输入输出主要是开关信号,现在已经发展有模拟信号;主要原理是控制器接受到输入信号,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在控制器上进行运算,并将输出结果送到输出单元。比如一个学校的打铃机就可以用PLC实现,它没有输入,只有一个输出接在电铃的开关上,用时间程序控制电铃的开停。8:00—8:01 打铃表示上课,8:45-8:46表示下课,一次将一天、一周的所有打铃都便进去,就可实现自动打铃。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应用,它主要用来控制化工、冶金、建材等多种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1.实习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到PLC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学习并掌握S7-200可编程指令系统,熟悉各个指令及其应用,培养学生利用PLC技术开发的综合能力。重点应用实际。 1.1.plc的历史 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 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LC。 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PDP-14 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DCS-8 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PLC 1974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PLC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使PLC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PLC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