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处理工艺
  3. 内容

关于净水厂工艺研究的探讨

      摘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近些年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水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量匮乏与人为破坏,使得我们的供水形势日趋严峻。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强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净水厂污泥处理以及污泥处置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关键词:净水厂;工艺研究 

  1.净水厂生产排泥水的特性 

  天然水体中含有多种有机与无机物质,通过净水厂净水工艺处理,大部分作为净水工艺的生产副产物排出工艺流程,其中除通过滤网等物理截留的大颗粒固体物质外,均以生产排泥水的形式存在,前者可直接作为固体废弃物处理,而后者由于体积大,数量多,需经过减量化处理,以便于运输与后期处置,并尽量实现资源化。 

  2.排泥水处理规模的确定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可选择完全处理和非完全处理。前者是考虑将净水厂产生排泥水在里和质上均保证完全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甚至重复利用实现零排放,但由于一般水厂取水浊度和日产水量的变化较大,从投资经济性和设备利用率等因素考虑,较少采用这种方式;后者是将净水厂排泥水在量上一部分进行完全处理,还有一部分暂时储存或未经处理应急排放。这种方式需对处理原水浊度进行频率分析,选取一定保证率作为设计依据,并以出现高浊度时进行复核,可通过在浓缩池或平衡池中适当储存及强化污泥处理系统等措施加以改善。 

  3.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 

  3.1工艺流程及选择 

  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应根据水厂所处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净水工艺确定。在工程设计中选择排泥水处理工艺流程时需考虑排泥水的沉降性能,上清液SS是否能达标排放,排泥池中的泥水浓度是否能满足浓缩脱水的需要,以及排泥池和排水池是否能满足排泥水与废水预浓缩的体积要求等。 

  3.2物料平衡 

  在我国水源水质的不断恶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水质标准不断地提高。人们不断的根据水资源污染程度修订规范和水质标准以保证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因此,净水处理工艺的处理要求也在环境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相应的大大提高。出水水质的达标要求不仅在感观性和一般理化性指标方面有所提高,同时增加了微生物学指标、毒理性有机物、无机物指标和放射性物质等多个指标。因此常规的净水工艺很难达到从受污染的原水中除去有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的要求,出水水质不能达到标准。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致力于研究和探索新的可行性净水处理工艺以及常规工艺的改进和改造,提高供水水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常规处理工艺,如强化常规工艺、常规工艺前加预处理工艺,常规工艺后增加深度处理构筑物和综合采用几种技术。 

  4.净水处理工艺现状和发展 

  城市饮用水处理工艺常规的主体工艺通常为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和消毒四大部分。这种常规处理工艺成为当前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工艺。20世纪70和80年代之间,给水工程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如何以最低的工程总投资来完成简单的处理目的。这也是技术人员面在此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工程的投资效益。因此净水技术在此条件下得到了一些改进,其中研究包括改进沉淀池设计,出现了斜管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和气浮池等快速澄清工艺,还有将快速过滤工艺和絮凝、沉淀和过滤工艺组合在一起的专用集成设备等,而在20世纪80年代,水环境的恶化不断加强,导致整体水环境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地也不可避免的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研究学者发现常规处理不能满足城市给水的出水水质要求,同时期衍生出来的出水水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同样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面对新的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新的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和工艺研究,因此在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的增加预处理以及深度处理工艺应运而生。 

  4.1 常规水处理工艺为: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 

  4.1.1 混凝工艺是混合和絮凝两大部分组成。混合是基于在混凝剂的水解产物向水体中扩散过程的原理使药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所投加的水流中。常用的混合设备大致上有4类:水泵混合、管式混合、水利混合池和机械混合。絮凝是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絮凝池形势较多,主要有两大类:水利搅拌式和机械搅拌式。 

  混凝处理是常规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其作用在于能够去除原水中大部分的浊度物质和大部分有机物,同时也能去除部分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质。其机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带正电的金属离子和带负电的有机物胶体通过电中和作用,使其脱稳凝聚形成细小的颗粒;二是金属离子与溶解性有机物分子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沉淀;三是有机物在絮体表面的物理化学吸附。影响其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剂的种类、混凝剂的投加量、原水水质、混凝pH值、碱度、混凝搅拌程度以及混凝剂与助凝剂的投加顺序等。 

  4.1.2 沉淀工艺是依靠重力作用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单元技术。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划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沉淀池四种,而平流式沉淀池较其他沉淀池具有:构造简单、管理方便、耐冲击负荷强、运行费用低廉、适用水量水质变化能力强、沉淀效果稳定、操作管理简单等优点,因而在大中型净水厂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竖流式沉淀池因其表面负荷小,处理效果差而逐渐被改进为各种类型的澄清池使用。辐流式沉淀池主要应用于做高浊度水的预沉。斜板沉淀池尤其其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小型水厂。 

  4.1.3过滤在给水处理中一般称为二级处理,通常是设在沉淀、澄清、气浮等一级设备之后,用来进一步降低水中浊度。过滤设备一般是用来截留水中所含的悬浮固体,以获得低浊度的水。最早的过滤滤池是慢滤池。因其净化主要起生物净化作用,对有机物和微生物的去除有一定的效果,克服普通快滤池不能去除的效果,鉴于此特性,被国外广为应用,将慢滤池作为最后的把关设施。慢滤池由于其出水水质差、规模和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在国内逐渐被快滤池取代,快滤池的过滤机理为接触絮凝。普通快速滤池由于其具备工作稳定、出水水质较好、有成熟的运行经验、运行稳妥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国内大、中型水厂。 

  4.1.4 消毒是城市供水系统中最基本的水处理工艺之一,它通常作为供水系统的最后一道工序,保证用户安全用水。消毒药剂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氧化性,将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氧化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芳香性消失、亲水性增强和可生化性有效提高。由于经济和技术的限制,液氯消毒仍在国内水厂广泛使用。也因此导致各国研究学者研发各种消毒技术。目前比较成熟的有氯及氯的衍生物、臭氧和紫外线消毒技术。 

  结语:随着水源污染的严重、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健康条件的日益改善,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的提高,常规的絮凝、沉淀、过滤、消毒净水工艺不能满足水质不断提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外研究学者积极研究开发各种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达到更好的净化水质的效果。深度处理通常是设计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将常规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的污染物或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有效去除。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形势。 

  参考文献: 

  [1]何纯提.净水厂排泥水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张勇.浅谈给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关于净水厂工艺研究的探讨
http://m.civilcn.com/geipaishui/gpslw/sclgy/150641507634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