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市政给排水论文
  3. 内容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浅谈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浅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市政道路排水工程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整套排水工程设施实现城市污水收集、输送及处置的重要角色,因此其工程质量关系到排水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结合施工中的所见所闻,对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一、【前言】

在城镇,从居住区、公共建筑和工业企业中,不断地排出各种各样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业企业的飞速发展,污水量日益增多,其污染成分也日趋复杂,如不控制任其随意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就会随着污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雨水和冰雪融化水如不及时排除,将会积水为害,妨碍交通,甚至危及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日常生活。因此,现代化的城市就需要建设一整套的工程设施来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污水,此工程设施就称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

二、【市政道路排水概述】

(一)市政道路排水系统的组成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沉泥井、污水井、雨水井、过路排水管及地下排水主干线等组成。其中常见的雨水井有两种,一是带沉泥功能的双蓖式雨水进水井,一是八六式雨水井。其中带沉泥井的双蓖式雨水井的安装比较复杂,但是沉积淤泥能力比较强,与之相反的八六式雨水井安装相对简便但积淤能力比较弱。沉泥井则是装配式雨水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沉积并贮存路面雨水冲刷带来的淤泥及垃圾等等,沉泥井上需要安装检查孔,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以防止排水管道的堵塞。

(二)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排水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管道位置发生偏移或积水,产生的原因是测量差错,施工不规范或意外的避让原构筑设施,在平面直接使位置产生偏移,立面上产生错台甚至倒坡的状况。针对这个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的规程与规范进行交接桩的复测以及保护工作,在施工放样时要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结合,按照设计要求及埋置深度等因素进行放样,除此之外还需进行复测以确保误差控制在设计规范要求范围内,在此之后才可以交付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构筑物需进行避让时,应当选择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然后以直线方式连通并确保连接井的转角大于l35度。

第二,管道渗漏水,主要原因为:管材质量较差,管壁存在裂缝以致抗渗能力下降;管道接口处填料马虎以致管道破损或开裂;检查井井壁与连接管之间的结合处发生渗漏,或因管道基础条件差而导致的管道与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从而导致局部积水,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接口开裂或者管道断裂现象。鉴于此,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管材选择时必须选择有合格证及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的合格品种,在管道铺设之前要再次逐节检查,且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以确保管道基础的稳定性及强度符合要求。

第三,排水沟槽回填土沉陷。这是因为施工填料的质量较差或含水量的控制不佳,施工时没有按要求进行分层夯实,从而导致井周边回填不密实,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压实效果,以致在完工后出现大面积的沉降。预防回填土的沉陷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选择回填填料,并在管槽回填时根据回填的部位及施工条件选择填料和相应的夯实机械以保证达到最好的压实效果。

第四,检查井变形或下沉。其主要原因是检查井井盖质量及安装质量较差,井内踏步的安装过于随意,从而影响到外观及使用质量。这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及垫层,以防止出现井体下沉,并在检查井砌筑时控制好井室及井口的中心位置和高度,防止井体变形的出现。除此之外井盖与井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及面底不错用,高锡钢踏步安装需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不能出现太大的偏差且平面位置要准确。

三、【市政道路排水施工技术】

(一)沟槽开挖 沟槽开挖,沟槽采用挖掘机以机械挖土、人工修正并用的方法,基底5~10㎝土方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边坡配以人工修整。填方段在路基回填至路基顶面后开挖沟槽,边坡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现场土质情况进行调整。沟槽边采用单侧堆土,距槽顶边1米以外,堆土高度不大于1.5米,以免产生塌方。 沟槽开挖的横断面宽度按以下公式计:B=D1+2b1+2×0.25 式中:B----管道底部的开挖宽度, D1----管道结构的外缘宽度 b1----管道一侧的工作面宽度 0.25----管道两侧的临时排水沟单位为cm。 质量要求: 槽底高程允许偏差-30mm。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不小于规定。 沟槽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
降水,在开挖管沟时,可能遇到地下水,在施工时应考虑排除地下水的沟渠。为确保无水施工,必须采取降水措施,具体方案采取明排。每间隔10-20m设一个0.5*0.5的集水坑,根据水量大小选择合适的水泵进行抽水。

(二)基础施工 市政排水工程根据不同深度及地质情况确定放坡开挖或者钢板桩支护开挖及开挖的深度。然后在进行雨水管道的基础施工,对于槽底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首先要铺设挤填片石或砂砾垫层以达到设计要求,对于地基承载力已达到设计要求的可取消管道基底的挤填片石或砂砾层,在管道基底的挤填片石或砂砾层上测量中线,弹出基础模板边线并支立模板。管道基础的第一次浇筑要成毛面水平形状并冲洗干净,待安管之后再浇管座。基础浇筑完后2小时内不得浸水并做好养护。在污水管道的基础施工时需要厚砂垫层,基础要夯实紧密并且表面平整。管道基础在接口部位需预留凹槽以便接口操作。

(三)管道安装 管材在进入工地时要仔细检查有无裂缝、露筋或者孔眼漏洞,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换管材或予以修补。下管之前要仔细检查管基中心线、边线以及井基等尺寸和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两管结口处时需要处理因挤压造成的管内接口部位的凸出接缝,否则的话会导致流水断面减少,影响流速和排水的通畅,造成杂物的堆积和管道堵塞。抹带的水泥砂浆必须按试验配合比下料,搅拌均匀且计量精确,保证砂浆的强度及和易性,抹带时应在管内接口处用薄竹片支一脱垫,将管缝内的砂浆充满捣实后再分层施工。抹带完成后应覆盖并洒水养护,防止抹带空鼓或者开裂。对于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应保证钢丝网与管缝对中且钢丝网搭接长度和插入管座的深度不小于10cm。

(四)检查井的施工 检查井需采用MU1O页岩红砖砌筑,砖和砂浆抗压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管井的基础应当坚实,通常采用碎石垫层与素砼做基础,并且管井的砖砌体要保证灰浆饱满,不能有通缝,井壁抹面前要清除表面的浮灰等。管井砌筑过程中要注意预留支管,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应当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五)闭水试验 污水管道在管道回填前要进行闭水试验以检查管道的严密性,确保接口和管井渗漏在规范要求范围内。试验管段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管道安装及检查井全部完成后即可进行闭水试验,如果管道过长则可分段进行,但全部预留管洞应封堵不得漏水。闭水试验合格后要及时进行回填,管道回填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的材料进行,并且回填前要清除槽内杂物,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一般采用砂砾回填,且此范围内要特别注意夯实设备的选用以防对管道结构造成损坏。

(六)沟槽回填 沟槽回填应在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凡具备回填条件,均应及时回填,防止管道暴露时间过长造成损失。回填土每层的压实遍数,应按回填土的要求压实度、采用的压实工具、回填土的虚铺厚度和含水量经现场试验确定。回填压实应逐层进行。管道两侧和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的压实,采用轻夯夯实,管道两侧夯实面的高差不超过30cm。管顶50cm以上回填时,分层整平和夯实,若使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或较重车辆在回填土上行驶时,管道顶部以上必须有一定后的压实回填土,其厚度通长不小于70cm。

四、【在施工阶段采取相应措施】

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好工期工序,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尽量减少临时工程量的发生,譬如管线迁改、管线开挖支护等。沟槽开挖后应及时采取排水措施,避免被积水浸泡。施工时应注意做好现状管线保护工作,确保各现状管线的正常运作,避免破坏现状地下管线造成经济损失。同时针对施工现场遇到的实际情况应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管线平面空间受限或与其他管线有冲突时,应对管线位置进行调整。管线交叉标高冲突时,需协调修改管线标高或设置管线交叉构筑物来解决冲突。现状管基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基础处理,以满足管道敷设要求。

总之,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是埋入道路地下长期使用的隐蔽工程设施,其管渠工程的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在施工的各道工序、重要部位,严格执行建设部或地方性的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施工规程,保证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建设及使用质量。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浅谈
http://m.civilcn.com/geipaishui/gpslw/szgps/1468228928271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