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市政给排水论文
  3. 内容

浅谈市政工程中顶管技术的施工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阐述了有关顶管技术的术语和应用范围,顶管技术的施工设计,同时对顶管技术在施工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阐述。 

  关键词:顶管技术;施工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市政工程;浅谈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家及各省市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市政配套管网工程是市政建设工程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热力管网、燃气管网及通讯管网等配套设施。传统的明开槽下管施工技术由于对交通影响较大,尤其在地下管线复杂、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以及一些重要设施不允许明开槽施工的地区而言,如何尽可能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顶管技术中的术语及应用范围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施工技术,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技术,它不需要开挖沟槽,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设施等。 

  顶管技术施工方法主要包括:1.按挖土方式分为:普通顶管、机械化顶管、半机械化顶管、水射顶管、挤压顶管。2.按工作面土质稳定性情况可分为开放式顶管和密闭式顶管。密闭式顶管又分为气压式顶管、泥水平衡法及土压平衡法。3.按顶力装置的部位可分为前方牵引式、后方顶进式、盾头顶进式及中继间接力式。4.按施工人员能否进入管内操作分为大口径顶管和小口径顶管。小口径顶管又包括挤压式、牵引挤压式、爆破成型法、气冲法、扩孔法、真空震动法、水力冲孔法及水平钻进法。顶管技术要点在于纠正管道在顶进过程中的的偏差,一般来说,管的中心偏离轴线不超过30mm。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管径的非开挖铺设,具有经济、高效、保护环境的效果。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施工面由线缩成点,占地面积小;地面活动不受施工影响,对交通干扰小;噪音和震动低,城市中施工对居民生活环境干扰小,不影响现有管线及构筑物的使用;可以在很深的地下或水下敷设管道,可以安全穿越铁路、公路、河流、建筑物,减少沿线的拆迁工作量,降低工程造价。缺点是:地下水易渗入管道内、管径小时,工人不易操作,需要顶进套管、在土质条件不好时,容易产生偏差且不容易校正。 

  应用范围:1.管道需穿越铁路、公路、建(构)筑物及河流时。2.道路狭窄,道路两边建筑物较多时。3.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地下管线比较密集,不适宜明开槽施工。4.在市区交通量较大,又不能断交施工或者对交通影响严重的地区。5.管道埋设较深,开槽土方量较大,现场不具备开槽条件的地区。6.穿越河道时采用其它方式施工时不经济或者技术上有困难时。7.铺设管径较大且井间距较长时。 

  二、 顶管技术的施工设计 

  顶管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设计人员进行大量的设计工作。顶管的施工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2.顶进方法的选用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3.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其类型的结构设计。4.顶管机头选型及各类设备的规格、型号及数量。5.顶力计算和后背设计。6.洞口的封门设计。7.测量、纠偏的方法。8.垂直运输和水平运输布置;下管、挖土、运土或泥水排除的方法。9.减阻措施。10.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11.地下水排除方法。12.注浆加固措施。13.安全技术措施。 

  2.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平面总体布置包括起重设备、自动控制室、料具间、管道堆场、拌浆棚及拌浆材料堆场、注水系统、弃土坑的布置等.始发工作井内安装发射架、顶管机、前顶铁、主推千斤顶、反力架等顶进设备,工作井边侧设置下井扶梯供施工人员上下。 

  2.2 顶进方法的选用和顶管段单元长度的确定 

  (1)顶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下及地上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粘性土或者砂性土层,且无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或者机械挖掘式顶管法;当土质为砂砾土时,可采用具有支撑的工具管或注浆加固土层的措施。②在软土层或者无障碍物的条件下,管顶以上土层较厚时,宜采用挤压式或网格式顶管法。③在粘性土层中且必须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法。④在粉性土层中且需要控制地面隆陷时,宜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法或泥水平衡顶管法。⑤在顶进长度较短、管径较小的金属管时,宜采用一次顶进的挤密土层顶管法。目前市政工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泥水平衡或土压平衡顶管法。 

   (2)顶管段的长度对顶管过程的可控性和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在直线推顶的情况下使用长管可以减少装管的次数,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管长度的增长,如果偏离原定的路线,使之恢复正确路线要比使用短管更加困难。工作坑的长度也要增大,挖坑、支护、回填、修复的费用将相应地增加。一般情况下,管长度须相对于管径来衡量,当L/D外≤1.10时,为短管;当L/D外=1.15时,为标准管;当L/D外≥2.10时为长管。 

  2.3工作坑位置的选择及其类型的结构设计 

  (1)工作坑的位置应按下列条件选择:管道井室的位置;可利用坑壁土体作后背;便于排水、出土及运输;对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易于采取保护和安全施工的措施;距电源和水源较近,交通方便;单向顶进时宜设在下游一侧。 

  (2)工作坑分工作坑与接收坑两种,顶管坑的建造结构有很多种类,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坑的结构形式通常有单孔坑和单排孔坑。前者形状有圆形、正方形、矩形等,后者则大多为矩形。在市政工程中较常用的为矩形坑。 

  ①矩形工作坑的底部宜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B=D+SL=L1+L2+L3+L4+L5 

  式中:B—矩形工作坑的底部宽度(m) 

   D—管道外径(m) S—操作宽度(m),可取2.4~3.2m 

  L—矩形工作坑的底部长度(m) 

  L1—工具管长度(m)。当采用管道第一节管作为工具管时,钢筋混凝土管不宜小于0.3m,钢管不宜小于0.6m。 

  L2—管节长度(m) L3—运土工作间长度(m) 

  L4—千斤顶长度(m) L5—后背墙的厚度(m) 

  ②工作坑的底深度宜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H1=h1+h2+h3 H2=h1+h3 

  式中:H1—顶进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 

  H2—接受坑地面至坑底的深度(m) 

  h1—地面至管道底部外缘的深度(m) 

  h2—管道外缘底部至导轨底面的高度(m) 

  h3—基础及其垫层的厚度(m)。但不应小于该处井室的基础及垫层厚度(m)。 

  (3)工作坑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顶管坑的基坑尺寸;②顶管坑的支护结构;③顶管坑的水平支撑系统;④顶管坑的止水帷幕;⑤基坑的排水与阻水;⑥放坡坡面保护;⑦土方开挖及回填要求;⑧基坑监测与检测。⑨结构计算简图、内力计算、整体稳定性计算、坑底抗隆起计算、墙底抗隆起计算、抗倾覆计算、抗渗流稳定计算及地表沉降计算。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市政工程中顶管技术的施工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http://m.civilcn.com/geipaishui/gpslw/szgps/1517881373351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