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废气处理
  3. 内容

关于油气回收行业发展

空气净化技术:油气是指对储、运、销环节装卸汽油过程发生的油气污染采取的治理和利用措施。油气由提供油气回收技术服务和产品制造的群组成。

2008年我国石油消耗量超过 3 亿吨,按照原油的汽油产出率为30%计算,汽油产量为9000万吨。汽油从炼油厂到用户的储、运、销中转过程至少要装卸    4    次,每次装卸都会有饱和油气排放,累计排放油气约5亿m3 ,因此造成的汽油损失数量高达60万吨。更为严重的是,1m3 浓度为10%~40%(体积分数)的油气混入空气中会形成 20m3 爆炸性气体、会污染6700m3 大气环境。而5亿m3 油气则会产生100亿m3 爆炸性气体、污染33,500亿m3 大气环境,对人类的生态环境、安全环境、环境造成严重隐患。而油气回收装置可将油气转变汽油液体,实现重新利用。每m3 油气最低可收回1升汽油(得油率1‰), 5亿m3 油气可回收汽油50万吨汽油,价值人民币30亿元。因此,油气回收是有经济效益的环保项目。

目前,我国有炼油厂及储油库3000多个、加油站约 10万座,储、运、销作业环境需要大量的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部分炼油厂、油库正在进行提升规模的技术改造,一批新建大炼油项目也在加紧建设,都急需大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巨大的需求为油气回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然而,经过三十年漫长的发展,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油气回收,也没有较成熟的油气回收产品市场或有名气的油气回收产品品牌。这种局面值得环保产业和油气回收产品生产深思。本文谨根据油气回收行业的现状,探讨了油气回收行业中主要问题的成因。

2  我国油气回收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2.1  油气回收行业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国内石油系统科研单位和开始研究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最初有中石化北京设计院在东方红炼油厂建立的工业实验装置;中石化抚研院在抚顺石油三厂开展油气回收与减少损耗的研究。80年代初期,上海石油科技部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储运系师生合作,以杨树浦油库日本善丸设备问题为案例研究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了新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和专用吸收剂。还有中石化洛阳设计院与长岭炼油厂合作建成了吸收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1987年,桂林石油向桂林市科委申请立项组织石油、化工、制冷、机械等多个专业人员研制冷凝吸收式油气回收装置,经过小试、中试,1992年完成大型样机并在桂林羊角山油库成功运行,通过了科技鉴定和授权。90年代后期,上海蓝泓科技公司开发的人工制冷油气回收装置在上海耀华加油站投用。上海维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进行了冷凝回收的样机试验。

80年代原商业部中国石油公司(现中石化销售公司)从国外引进了采用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各一套,分别设在天津、上海、太原的油库使用。其中只有冷凝法装置的使用效果较好,并于1998年 9月调拨到镇海炼油厂。1998年,广东泰登公司引进了国外加油站一次、二次油气回收产品。美国多福公司也在我国积极推销加油站油气回收的设施,并于2000年 8月20日与中国环境科学院大气研究所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了油气回收专题学术报告会。原环保总局、上海环科院、中石化、中石油、加油设备生产企业等单位代表出席了报告会。这是国内第一次由官方牵头、范围较广的油气回收宣传活动。随后,乌鲁木齐石化厂了丹麦库索深公司的(2001年6月),上海杨树浦油库(2002年8月)、闵行油库(2004年3月-2007年 10月)、北京黄村油库(2003年7月)、燕山石化炼油厂(2003年10月)分别了美国乔丹公司的。美国HEALY、OPW公司也开始在我国推销加油站的二次回收设施。德国某公司提供了两套膜分离工艺的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安装在中石油上海加油站试用。但进口装置价格高昂,安装调试周期漫长(有的两、三年甚至六、七年都不能正常运行),而且一些装置投用后达不到供应商事前承诺的效果,造成国内的有关企业不得不接连派员出国进行考察等,这些情况促进了国内环保企业开发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的积极性。

2.2  油气回收技术与装置的研究

2003年,中石化抚顺石油研究院制造了冷凝温度 3℃、-35℃、-73℃的三级冷凝试验装置,2006年将第三级改造为-120℃,全面、系统地开展了冷凝式油气回收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2004年,青岛高科石油天然气新技术研究所与青岛德胜公司联合开发出第一台国产化处理能力为300m3 /h的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2005年1月起在青岛炼油厂试运行取得现场论证数据,当年8月通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在环保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5月,上海首佳制冷工程公司在浦东制造了冷凝温度为-60℃的冷凝试验装置并进行了模拟试验。2005年9月以来,青岛德胜、北京中航乾琦、北京中能环康等企业生产的加油站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先后在西安、银川、鄂尔多斯、青岛、苏州、哈尔滨、秦皇岛等投入使用。2005年10月,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与SEI及北京石油分公司在北京沙河油库完成的吸附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江苏工学院与九江石化及洛阳石化设计院完成的吸收法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通过了中国石化科技部的鉴定。2006年以来,广州黄埔油库安装了青岛德胜公司生产的300m3 /h冷凝式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大庆石化油库安装了哈尔滨天源公司生产的吸收式油气回收装置;中石油江阴油库也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大连地区依托中科院膜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成立了数家公司,开发膜技术油气回收装置(尽管有观点认为膜对分离汽油气混合气的效果不如对单一组分气体的富集处理),并在大连石化、哈尔滨石化做了膜工艺的油气回收装置。武汉楚冠、北京金凯威、长沙明天、浙江佳力等企业也都投入了人力、物力进行油气回收产品的开发。

北京市科委、市教委、市委组织部分别在2005年 9月、2006年1月和11月给北京市石油化工学院的三个不同专业系下达了《面向加油站的烃类VOC回收处理技术研究》、《面向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装置的研究》、《油气储运回收中的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会也在2006年以重点项目立项并给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下达了《冷凝式油气回收系统的利用与回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课题。

2.3  油气回收行业发展现状

2007年以来,国内油气回收行业迅猛发展。一方面,相应的国家法律法规、执行标准连续颁发,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环保部等政府部门配套的管理方案、实施细则、技术导则陆续出台,对油气回收行业发展的指导文件、扶持政策也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会的召开有力地推动了油气污染的治理和油气的回收利用。京、津、冀地区部分油库、加油站安装了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全国的油气回收行动迈出了大步伐。

然而,油气回收行业虽然历经了三十年的历程,但油气回收的科研成果没有继续提高,已取得的成果也没有得到推广、没有实现工程化;回收行业的规模因而也没有发展起来,相应的市场也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国内的油气回收设备及配套产品的供应商不到百家,具有生产场地条件的不超过10家。与国家政策法规要求的进度、政府对油气回收项目投入基金支持的力度及石油储运销企业对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需求的广度,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由于油气回收行业管理到位难、技术创新难、难形成规模等因素,使得油气回收行业至今还徘徊在低水平低层次的状态,油气回收行业的发展仍然十分缓慢。

3  油气回收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油气回收行业的发展机遇

(1)立法力度的加强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当前,国家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油气污染的治理和油气回收技术的实施,并将其与、资源利用、达标排放结合起来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工作。通过立法加强推动力度,仅2007年就连续颁布了多个具有强制效力的执行标准和规范。如:《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成品油批发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446-2007)、《成品油仓储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445-2007)、《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SB/T10390-2007)、《油气回收系统工程技术导则》(Q/SH0117-2007)、《技术导则》(HJ/T2.2-2007)、《油库、加油站大气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检测技术规范》(HJ/T431- 2008)等,非常有利于推动油气回收行业的发展、拉动油气回收产品的需求。

(2)鼓励行业发展配套政策的激励

首先,在国务院先后制定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科技成果转化法、节约法等条款中,都有鼓励和扶持油气回收行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其次,各部委、地方政府也陆续发布了有关配套措施,支持油气回收行业发展。如:2005年至2008年,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每年都联合修订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都将“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设备”列为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在发展思路中明确要“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加大国产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优先发展“综合治污与循环利用”,重点“突破群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技术”。 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部、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税务总局、银监会、统计局、知识产权局、中科院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发改企业 [2007]2797号);2008年7月,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2008年4月发布《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等一系列文件。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中“资源与环境技术”类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中,明确规定“油气回收分离技术”、“针对油库、加油站油气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控制技术”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

2007年12月,交通部《关于港口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交水发[2007]747号)规定,“对于油气码头及码头加油站点,鼓励采用先进的油气回收技术和装置,收集油气码头、码头加油站点储运过程中蒸发的油气,消除油气挥发造成的安全隐患,减少大气污染。” 2008年9月26日,环保部《关于印发(2008年度)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名录>和<国家鼓励发展的技术目录>的通知》  (环发〔2008〕91号) 也将“压缩式冷凝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列为鼓励发展的。

2005年到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每年发布的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中都将“油气回收分离技术和装置”、“高效油水、油气分离、回收技术与装置”、“加油站VOC气体污染控制技术与设备”列为重点项目。

(3)专项基金的支持

目前国内有关支持油气回收的基金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中央直属、各社团组织设立的多个专项基金,数额巨大。油气回收企业有很多机会申报各种基金的无偿资金。有的企业还同时申请到了国家级和省级基金的无偿支持。

1)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国家发改委科技计划体系设立了不同项目的基金,其中的科技攻关、优先发展、重点领域等目录中都将“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开发”列为可以申报基金、提供无偿资金支持的项目。如:在国家科技计划体系项目中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在国家发改委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的“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在环保项目基金中设立的“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中都有“油气回收处理、有机净化产品”。

2)各部委、各省政府也设立有资金支持的各种基金、课题研究经费,如江苏省设立有“省科技发展计划(工业高技术研究、科技攻关)科技经费指标”用于对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无偿资助。

3)各中央直属企业、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或社会团体组织也拨出资金支持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如:中石化科技部设立的科研课题经费、北京市自然基金会设立的重点项目经费等。

3.2  油气回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到位难

首先是没有统筹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指导。早在2001年,国家八个部办委《关于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意见》(国经贸资源[2001]517号)就要求“各级经贸委要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工作的职责,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形成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共同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至今油气回收行业仍然没有统筹管理的部门。

一些和地区也有多个部门都在过问油气回收的情况,如城市建设部门涉及城市交通与加油站、油库布局的问题;安全监管局涉及加油站、油库安全运营的问题;公安部门涉及加油站、油库建设的防火安全距离规划问题;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发改委、科技局等也都由于涉及到其职责范围而关注油气回收的事情。各个部门都能依据有关的文件和自己的职权范围,以上级管理部门的身份涉足对油气回收企业的管理。但由于是多部门管理,所以管理很难到位。如,2007年4月,某产品质量保障中心通知一些油气回收厂家,要了解油气回收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各厂家交付5000~8000元,就发给 “油气回收产品的质量信誉双保障示范单位”证书和奖牌。这个中心实际上并不了解油气回收,也没有为油气回收厂家提供过任何服务,而只是通过滥发证书和奖牌来达到赢利目的。

部分油气回收生产厂家虽也加入了当地的有关,但由于不是专业,因此没有关于油气回收的专业活动。各地的油气回收生产企业之间也缺乏牵头人,因而无法组织各企业进行以行业发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为内容的交流。且油气回收产品的生产目前尚未实行“许可证制度”,产品出厂也没有部门监督检查。

曾经有少数油气回收设备生产企业议论组织“油气回收行业”的问题,但终因市场、产品都不成熟,一时难以形成共同利益机制而放弃。

(2)技术创新难

1)没有高层次的技术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合作。在油气回收技术和产品开发过程中,国内一些石油石化科研院所有资深力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先进的软硬件,以及开展许多研究积累的经验,但现在的油气回收产品生产企业却与这些科研机构基本没有什么合作。

2)油气回收产品生产企业自身缺乏人才、资金,缺乏健全的技术工艺管理及先进的产品质量检测验证条件。由于检测分析设备昂贵,工厂没有检测条件及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很难验证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数据以及改进产品的技术参数,所以一些厂家总是停留在产品开发小试阶段。有的厂家采取求助外地有关机构承担产品取样和检测分析的方式,但由于存在模拟试验与现场的实际差异,以及甲地采样乙地分析、采样和分析间隔时间长的差异性等原因,企业对拿到的检测报告仍不放心、不采信,不能利用分析报告指导产品质量的改进,更谈不上技术创新。

由于人才缺乏,2007年大连市某企业为寻找油气回收的技术人才,甚至发布了“海外人才需求报告”。有的企业忙了几年,终因没有突破技术难点,不得不放弃自己做过的吸附和冷凝工艺技术,转而求助于外商或做了外商的技术代理。

3)关键配置的国产化问题尚未解决、难点尚未突破。目前,油气回收吸收法的难点是吸收剂,需要开发吸收油气量大、分离油气方法简易的吸收剂;吸附法的难点是吸附材料(活性炭),需要初始钝化容易、脱附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活性炭;膜分离法的难点是膜元件,需要改进国产化膜材料的质量、提高使用寿命、打破对进口膜的依赖;冷凝法的难题是换热器,需要适合油气动态特性的结构。江苏中川通大制造公司开发出了油气回收专用的新型换热器。

(3)难以形成规模

目前,国内自称可以承揽油气回收工程、提供油气回收产品、开展油气回收服务的企业有100多家,而实际具有工厂生产条件的不超过10家,且具有的生产条件大多仅是厂房而已,技术工艺落后。如果从资金实力、技术力量、硬件设施、软件功能配备等方面考察,具备生产实力的企业就更是寥寥无几了。企业本身“个头小、力气小”,很难发展壮大,加之同行企业家之间各自为战,缺乏协同合作,结果就更加阻碍了企业自身及行业的发展。

目前,油气回收企业队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原有产品或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寻找经济增长点而增加了油气回收产品。如一些原来做石油石化储存库施工和工程服务的公司、原来做或处理的环保公司、原来做加油站和石化设备经销的公司,虽然本身有一定的业务维持开销,企业生存没有大问题,但在发展方面还有一定压力。另一类属于看好油气回收市场前景而新组建的公司,这些公司筹集到一定的资金就开始运作,有的也有了一些收益;有的则只是做了一些宣传,或仅做出了样品,样机就运转不起来了。2000年以来新注册的油气回收设备供应或生产公司中,多数属于这种情况,其中部分公司已经关闭或歇业。

从宏观上讲,国内的油气回收行业目前仍然处于自发盲目发展阶段,规模小、起点低、装备差,发展缓慢。行业成熟尚待时日。

4  影响油气回收行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4.1  科技基金的使用有偏离

虽然国家及有关机构设立了多项基金支持油气回收项目,但这些资金有很大部分并没有真正用于研发油气回收项目。

(1)基金流向的问题

有的申请到基金的企业并不具备申请基金的条件,不仅在册人员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不到要求,而且其硬件装备也不具备研发能力。这就影响了一些具备申请资格或符合支持项目的企业无法申请到基金支持。

(2)基金使用的问题

专款得不到专用。有的企业在获得基金资金后,没有真正用于有关的技术研发。如山东、江苏等省有一些申请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企业,拿到基金资金后,都是先用于归还企业建造厂房和前期运作欠下的债务,以致不能兑现在申请基金时承诺要完成的技术攻关,也无法添置有关的生产、实验设备。

(3)基金监管的问题

一些地方的科技管理部门存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的问题。有的地方对申请基金的企业审查不严,审查过程缺乏实地考察,随意降低门槛,只要企业申请的产品在基金支持项目的目录中可以查到,有关部门就组织人员帮助写立项报告,甚至为达到申请条件而为个别条件不合格的企业编造虚假立项报告;对申请到基金的企业的资金使用流向也没有监管。

4.2  技术市场极不规范

油气回收技术研发成果侵权现象时有发生,某些企业以不良手段谋夺油气回收技术研发人员的劳动成果,严重影响了技术研发的积极性,阻碍了油气回收技术开发的速度。

如,2006年6月,某公司与技术发明人合作试制油气回收设备,但该公司拿到发明人的设计图纸后,就私下申报了“冷凝式油气回收设备”发明(申请号200610085301.4)。后来,该申请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

又如,2006年9月,盐城地区某公司找到江苏某工学院,要求合作生产加油站油气回收设备,承诺给学院一定开发费。双方签订协议后,企业谎称为了加快进度让技术人员先消化技术方案,要求学院提前将技术给工厂。但企业拿到后就单方生产设备,拒绝履行约定的出资责任。2006年12月,镇江地区某企业与某学院签订了《油气回收技术产业化合作协议》,学院将技术和科研成果转移给企业,约定企业有效益后学院再从中提成。企业走捷径上产品很快就有了效益,但却拒绝履约兑现提成。2007年 1月,某公司与技术人员签订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合作才进行到一年半,在产品计算资料、设计方案、设计图纸都到手的情况下,企业就以双方工作中有意见分歧为由,中止了双方的合作,谋取了对方的研究成果。

4.3  缺乏科学论证,生产企业遭遇资金不足瓶颈

企业选择项目或开发产品需要认真考察、科学论证、避免盲目行动。但有些部门为了融资而无限夸大油气回收市场的这块“蛋糕”。2004年某企业对油气回收市场的估计为“我国有近50亿元的市场需求等待开发。”(某厂呈报给青岛科技局《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到2008年被夸大成为“我国油气回收设备市场需求量为1000亿元”(某企业呈报给镇江科技局《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建议书》)。由于缺乏科学论证,一些企业盲目上项目,一旦投入运行,就会因缺钱乏力而陷入困境。所以,不少从事油气回收的企业都是经营时间不长就无法继续维持。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的是地方政府官员急于在任期内为利用油气回收项目建立业绩而盲目鼓动的结果。

出现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不能排除各地政府官员和科技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应该严格基金发放前的审查、使用过程的监管和定期的审计,确保基金的使用不违背基金设立的目的;要保护科研人员的劳动成果;要慎重指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投资油气回收项目。

5  结语

(1)国家对实施油气回收的部署为三个阶段,继京津翼地区之后,“2010年1月1日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设市城市及其他地区承担上述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的储油库、加油站都要实施油气回收。2012年 1月1日起其他设市城市及承担相应城市加油站汽油供应的储油库、加油站将全面实施油气回收措施”(见《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等)。油气回收有着十分庞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除了3000多个炼油厂和储油库、约10万座加油站的需要,油气回收技术同时还可以用于治理化工产品排放的、回收利用油田伴生气等生产领域。国情、国策、国标需要油气回收行业发展,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对油气回收项目加强管理,使投入的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2)有实力的大企业应该进入油气回收行业,以大企业的实力、技术人才队伍、管理水平充实油气回收行业,改变油气回收行业目前管理到位难、技术创新难、难形成规模的现状。

(3)油气回收企业应加强同行业间的交流,促进技术发展,要认识到只有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有企业的强壮成长。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关于油气回收行业发展
http://m.civilcn.com/huanbao/hblw/feiqi/132607671616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