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基础理论
  3. 内容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摘要:阐述了气候、土地、水、植物、地形特征、场地容积、视景、交通、构筑物、居所等人居环境因素与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的关系,供园林规划者参考,以期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人居生活环境。

  关键词:人居环境;景观设计;场地规划

  人类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有机体和生物相联系。我们完全依赖于地球上那些尚未开发的景观区域的生产力,假设它们维持生命的功能丧失,那么我们也将不存在。目前,我们面临着人口增长、污染指数上升、土地和水源的迅速污染的状况,这场灾难似乎仍离我们很远,但是对那些能很好地估计发展趋势与条件的科学家来说,这种灾难的可能性已深深映入他们脑海之中。人类的智慧仅仅是对简单的自然法则的理解,最有洞察力的科学家的知识也仅仅是对自然神奇的微不足道的理解。生活在丛林和海洋中的人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极度敏感,本能地按自然节奏和规律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已经意识到如不这样做,灾难势不可免。既然现在我们认识到规划的中心目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满足其需要的环境,那么必须考虑环境中的各种因素。

  1、气候

  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年度、季节和日间温度变化。这些特征随纬度、经度、海拔、日照强度、植被条件以及海湾气流、水体、积冰和沙漠等这些气候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为完善区域气候状况,应综合所有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进行描述。气候直接影响人们的生理健康和精神状态,这就对规划提出要求,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规划中对一些区域的社会特征做详细地调查。

  2、土地

  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火烧迹地变成了道路,分散的农场已连成一片,沼泽地和林地面积减小,甚至消失。早期建在河流堤岸上的村庄大面积向外扩展,并通过增加道路、铁路以及运河连接起来。在那些土地利用与其场地环境非常相适应的地方,农场、道路、社区处处显得协调。

  3、水

  水景是最美的景色。水面的粼粼波光可以引发情绪的激动和快乐,这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狂喜的呼喊或是无声的精神激荡。不仅是景色,水声也会激起愉悦的感觉。我们似乎完全习惯了水的声音,如冰消的滴落与水声、溪流的飞溅声、湖水的拍岸声和水边的鸟鸣声,我们几乎可以用耳朵欣赏。河流和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为我们显现地貌和地质组成。水景是如此令人向往,而目前只有一定规模的水面和水边地供人享用,所以水体和水边地带的保护在环境规划中变得至关重要。

  4、植物

  植物是有生命的,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在景观表现上有很强的自然规律性和“静中有动”的时空变化特点。“静”是指植物的固定生长位置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形象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物境景观。“动”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当植物受到风、雨外力时,它的枝叶、花香也随之摇摆和飘散,这种自然动态与自然气候给人以统一的同步感受。如高骈的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是自然界的微风与植物散发的芳香融于同一空间的自然美的感受。二是植物体在固定位置上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变化,由发芽到落叶,从开花到结果,由小到大的生命活动。

  5、地形特征

  土地利用规则中地形特征的描述是必须的,而这又是建立在对地形测量的基础上。这些测量的地图不但可以利用等高线和高程点描述地表结构,而且可以显示地产分界、地表属性和地下特征,以及其他一些指定的补充的信息。

  6、场地容积

  一座城市不是按照僵硬的棋盘模式排列的参差不齐的建筑合体。规划良好的城市应该是不断演化的建筑物和互联空间的组合。不是建筑,而是开放空间的形式和特征赋予城市以基本特征。也许令人烦恼的美国城市中最令人头疼的一个事实是,绝大部分的建筑像墙一样沿着交通堵塞的街道两侧排列着,而不是围绕着无汽车通行的院落,广场和集市成组分布。因此,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城市创造具有良好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空间,是我们设计者的宗旨。

  7、视景

  7.1视景是从一个给定的观察点所能见到的景致

  通常一个绝佳的视景就足以成为选址的理由。对视景的恰当处理是最有待理解的视觉艺术之一,必须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洞察力,用艺术手法分析和组合视景,利用其中极为细微但却充满潜在生机的部分。同其他景观特征一样,视景可以通过处理得以保护、弱化、缓和及强化。

  7.2视景具有景观特征

  这一点势必会决定与之结合的区域的功能。

  7.3视景是一驱动装置

  便于更好地控制其局限性或以一种新奇有趣的方式来看某些局部,直至看到全景。

  7.4视景是可以细分的

  视景可以分为一个个局部进行欣赏。但必须要注意的是,视景的处理一定要遵循兴趣集中的原则,在景观中,要么处于陪衬地位,要么处于主导地位。

  8、交通

  大多数人工构筑物只对人类有意义,而且只有当人类去使用它们时才有意义。在各类交通格局及线路的引导下,借助徒步等一切旅行运送手段,我们得以接近、经过、环绕或上下穿越人工构筑物,正是在这种过程中,构筑物的蕴意力得到展现。因此,我们意识到,交通格局是任何规划项目的一项主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感知视觉展现的速率、序列和特性等设计中需要控制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控制大都要受到规划过程的影响。

  9、构筑物

  理论上,各类建筑物和工程都是由设计师构思的,作为与特定时间、地点和功能相适应的最优设计,一旦得以实现,最终的构筑物都会以其艺术魅力而流传久远。城市和历史景观中散布着这类杰作,许多是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标志而留存下来。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还能去研究和学习它们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构筑物有其共通之处:

  ①直截了当地实现并表达了它们的目的。

  ②更多地反映了所处时代、地点和使用者的文化。

  ③与天气、气候和季节适应。

  ④应用或拓展了当时的技术和艺术。

  ⑤与建成环境和居住景观和谐融洽。

  10、居所

  规划住宅和花园时,人类利用伟大的创造天分使其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而且有意识地使其植根于自然之中。取材于地球的房屋和花园是地球模式与结构的人为延展,并和自然过程充分协调。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住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勘察分析场地。

  ②适应地质构造。

  ③保护自然系统。

  ④结合土地现状。

  ⑤反映气候条件。

  ⑥依据自然要素。

  ⑦考虑人为因素。

  ⑧减少负面作用。

  ⑨强化最佳特点。

  ⑩发扬本土特色。

  整合各种要素。对于任何形式的居所,无论是城市中还是乡村中,山区还是平原,荒漠或湖边,规划的途径都是一样的。

  11、结语

  现代城市中所有建筑不到1%是根据盛行风、太阳光或自然温度变化而规划的。规划从根本上而言,是试图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只有顺应太阳光的辐射、气流、山峰和谷地、土层、植被、湖泊和河流、流域和自然排水通道才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和满足的、与环境适应协调的体验。如果忽视了它们,将会导致无数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若自然系统产生、运输、处理、储存水分、调节气候、制造氧气、净化空气、产生食物、处理和吸收废物、堆造陆地、稳定海岸、躲避飓风侵害等基本要素被破坏,或者整个系统压力过重,自然系统将会紊乱或停止。我们生于自然,植根于自然,受自然抚育,我们每次心跳、每次神经触动及每次思潮,和各种举动及尝试都受控于无所不在的自然法则。我们只不过是自然永不休止的生命和成长过程中掠过的一道痕迹。征服自然最好用自然的方法寻找并发展与自然系统一致的法则,令生活可以获取自然生命力,令文化按一定方向发展,使我们的形体建筑、形体组织和形体秩序富于意义,使我们可重新理解人在自然中充实而激越的和谐生活。

  12、参考文献

  [1] 杨乃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2] 王仲谷,李锡然。居住区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4]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 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从人居环境角度谈景观设计和场地规划
http://m.civilcn.com/jianzhu/jzlw/jcll/129929218612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