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基础理论
  3. 内容

建筑读书笔记:走进安藤的光与水

1走近安藤
安藤忠雄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建筑师,观察生活和游历世界是安藤认识、感受建筑,进而理解、创作建筑的最好导师。安藤在《安藤忠雄论建筑》中写到:“真正要体验建筑,不是通过媒体,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五官来体验其空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外表冷峻,用材简单,被人们称为“体验的建筑”。简洁的几何外观和丰富的内部空间赋予安藤建筑“含而不露”的双重特质。对此安藤说到:“为了获取生活的丰富,我追求一种简洁的美学,我的建筑也具有几何的简洁性,但我通过引入不同因素追求复杂性,这种混合正是人和自然存在的真实状态。……材料使用要尽可能简单,才能将隐藏在空间构成背后的设计意图清晰地表达出来。”安藤一直努力将风、光、水等自然元素引入到他的混凝土作品中去,进而营造“丰富的真实与出其不意的幻觉。”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兵库县立美术馆、光的教会和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每一个作品都充分展示了安藤将自然的真实与虚幻巧妙引借于建筑,缔造空间艺术的设计才能。
2安藤之光
正如安藤所言,混凝土是实现光线创造空间的最适合材料。大面积的灰色混凝土墙面以建筑材料的原质和本色完美地衬托出光与影的变幻莫测;温暖的光线柔化了冰冷僵硬的混凝土墙面,消减了墙的沉闷厚重。原本粗糙的混凝土在安藤的建筑中是细腻柔和的,我们看到混凝土墙面光洁平滑,这主要得益于施工时的高度精确和一丝不苟的细部处理。在安藤的建筑中,天窗常位于墙与屋顶的结合处,以一种不引人注目的缝隙形式将光线引入,提亮了墙面,显示出墙的独立性。还有一些窗位置很低,从低处进入的光线照亮地板,使墙壁失去了支撑的视觉意义,转换成一种围合空间的符号,从而稀释了墙壁的存在感。墙的现实性在光与影的变幻中消失了,人所感受到的真实存在正是墙所围合的空间。
光在安藤建筑中联系与分化空间,引领人的活动路线,表达时间的流逝,光更是渲染空间氛围的画笔。光的教会是安藤建筑运用光的经典之作。该建筑座落于大阪茨木市北春日丘一个静谧的居住区内。日本的城市很安静,居住区更是如此。居住区地势起伏较大,街道、建筑、绿化依势布局,尺度节制而宜人。居住区内都是两至三层的独幢住宅,外观质朴但绝无雷同。光的教会建造在一块高于路面的基地上。安藤并未因为教会是宗教建筑就欲使建筑“鹤立于鸡群”,而是采用了同样简洁质朴的混凝土矩形体量,交融于环境。从室外望去,整幢建筑包括那混凝土墙面上著名的十字开口都掩映在葱茏绿色之中隐约可现,只在街道与场地入口转角处的墙面上方安置了一枚金属十字架,昭示着该建筑不同于民居的使用性质。
尽管光的教会对国内每一位建筑师都是耳熟能详,笔者此前也多次研读过相关资料,但当我们穿过那片与矩形平面呈15°角的混凝土独立壁体依次步入祷告室时,心灵依然受到强烈的震撼。祷告室光线幽暗,安藤在该空间一共设置了三处尺度、作用各不同的窗子。
①斜墙在与北墙相交处留有竖向窄窗,一抹日光照亮入光的十字光与管风琴口,在引领人流活动路线的同时给依墙而立的管风琴送来神秘的光影。未触琴弦,天堂之声已似轻拂耳畔。
②安藤利用斜墙在祷告室面向内院的西墙上开了一樘宽大的竖窗,斜墙把天光柔和地反射到室内,既满足了采光的要求,又避免了强烈的直射光冲淡主题。透过玻璃,窗前混凝土斜墙上树影婆娑,一角蓝天依稀可见。端坐窗前,神清气定,此刻被抽象的光与天空的片段将生命带入场所,令人想到整个自然……
③祷告室地面处理成阶梯状,自后向前一直叠落到牧师讲坛,讲坛后的南墙是祷告室内最高的墙面,其上留出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相交的开口就是著名的“光的十字”。耀眼的直射天光在幽暗的墙面上呈现十字光带,同时在墙面和地板上拉出悠长的光影,迷幻神秘,圣洁庄严。在这里光的照明意义被弱化而充满强烈的象征意义————当身在暗处的人们面对这光的十字架,仿佛看到天国之光,听到天堂之声。神圣的天国光辉挖空黑暗,穿透人们的躯体和灵魂,令人屏神静气,物我两忘。正如安藤所说:“我相信在建筑空间中光的‘质’比‘量’更为重要,我希望考察一下光的‘质’,它能丰富建筑的表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光的教会这座造价低廉的建筑,安藤有意识地把自然的各种因素限定为光,通过这种极端的抽象自然的手法,实现了能触及人的精神根源的空间。通过对光的精心研究和创造性地运用,使光成为表现建筑精神化的素材,缔造了为光而生的建筑空间,可谓光的极致,光的礼赞。
3安藤之水
“我的任务并非与自然按其本来的面目交谈,而是试图用建筑改变自然的含义,这便是利用建筑使自然抽象化的过程。我相信如果做到这一点,人们会发现与自然的一种新型关系。”在安藤眼中,光影水流无不如此。水,无论静态还是动态,都是安藤建筑中最鲜活的一部分。
①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位于京都地铁北山站出口东侧,这是一座地上一层,地下两层,将8幅世界名画用陶板画再现出来,可在室外鉴赏的绘画庭院。步入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卵石衬底的一池浅浅清水,印象派大师莫奈的《睡莲》静卧其间。天光云影投射池中,了无
声息,亦真亦幻,美得令人窒息。正巧此时天公不失时机地丢下几滴雨珠,平滑如镜的水面顿时泛起丝丝涟漪,睡莲和池中倒影越发朦胧,整个画面竟生出些许暧昧来。安藤用水与《睡莲》的完美结合在庭院入口缔造了一个诗意化的开头,使每个穿过城市来到这里的人心绪立刻舒缓下来,投入到对艺术的探究与渴望之中。顺着安藤空灵静谧而充满光影变幻的展示路线,我们来到庭院的地下二层。开敞的庭院南端,近8m高的水幕满铺黄褐色石墙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带着潺潺之声将天光引入空间。庭院内14m高的米开朗基罗巨作《最后的审判》豁然伫立,气度非凡。在这里安藤再一次通过水把自然界的光与声带入场所,水幕墙是上下三层纵向参观路线的对景,是名画庭中内敛精致的帷幔,有效地提升了空间的艺术品位。如果说京都府立陶板名画庭中的水优雅舒缓,婉约缠绵,那么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的水则让我们看到了安藤之水的夸张与豪放。
②大阪府立狭山池博物馆是为了纪念拯救民众于水患的狭山池堤坝工程而建造的。进入博物馆,一出电梯扑面而来的水瀑带着振聋发聩的咆哮之声肆意地倾泻着,下沉的宽大水庭两侧是供人行走的廊道,水瀑毫不留情地溅入廊道,遮天蔽日,模糊的视线和轰鸣的水声让人只感到水天相连,延绵无界,惊喜之余,心中不免有些隐隐的不安与费解————这水夸张得是否有些矫情?
穿过水瀑轰鸣的水庭,是安藤经典的清水混凝土空间————圆形的露天庭院空旷寂寥,宁静的氛围与喧嚣的水庭在视觉和听觉上构成两极。人们在此整理心绪,回味水的粗放肆意、水的力量。待我们一行人步入功能空间陈列大厅,观看了狭山池堤坝工程的建造历程,一切疑惑顷刻释然,随之而来的是豁然顿悟和由衷感叹。在此,安藤之水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对人工智慧与毅力的礼赞。水在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通过抽象的诱导再一次充分展示了建筑空间的魅力,引领我们体验震颤、安静与扩展。
安藤之水告诉每一位建筑空间的体验者:“建筑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整个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建筑作品是美术馆之类的,那它的主角并不是建筑师,也不是建筑作品,而是在这个空间中将要展出的展品和前来参观的民众。”安藤做到了。水在安藤的建筑空间中被赋予神奇的力量,刺激着人的想象力,诱发了参观者与建筑空间的精神对话。
4结语
“在电子时代,建筑空间所扮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精神庇护所,抽象的想像力和虚拟的建筑包含并超越真实。只有在将世界的真实与虚拟结合起来考虑之后,建筑才可以成为真实的体验,并且上升到艺术的范畴。”走近安藤的建筑空间,亲身体验安藤的光与水,使我们更加真切地理解了大师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手法,这是任何媒体所不能给予的。正如安藤所言:“我相信,创造行为不会超越创造者本人,即使创造者努力变得更为客观,并不断探索新的创造方式,但瞬间的决定往往来自记忆深处或创造者的品位。”安藤不同寻常的艺术家个性和哲人般的思维方式赋予建筑作品以特质与深度,这无不得益于安藤勤于“通过自己的五官观察生活、体验建筑”。对此,每一位建筑师都应有更多的思考和探求。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建筑读书笔记:走进安藤的光与水
http://m.civilcn.com/jianzhu/jzlw/jcll/130274356213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