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基础理论
  3. 内容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施工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并着重从施工管理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控制四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经济效益,成本

  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都集中在施工现场,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企业效益的提高。从这个角度上讲,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必要性:

  (一)确保工程按进度保质保量进行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完成,在此基础之上,确保施工项目能更加高效和优质地完成,减少时间,将建筑工程施工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降低物资耗损,节约成本

  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强化物资以及建筑材料的管理,这就需要将建材进出、使用以及损耗等很多施工细节都详尽登记在册,最后实现降低物资的消耗,尽最大可能节约施工成本的根本目的。

  (三)提高施工效益

  用先进工业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导,积极和施工技术的人员合作与配合,提高施工的效率,改革施工的方法,争取采用最高效的施工管理和组织方式以此创造最好的施工效益。

  (四)消除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安全的管理有利于预防各种安全隐患和事故苗头,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通过事故案现场管理工作者平时的观察和审核,及时的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进度,避免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重大损失,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应对措施

  (一)管理要遵循经济效益的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避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的做法。现场应力争少投入多产出,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其次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做到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施工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充分利用。最后施工现场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施工生产活动有效协调的进行,现场的诸要素就必须坚决服从一个明确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二)切实抓好施工现场管理的“四大要点”

  “四大要点”即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在任何一项工程中,这都是工程施工管理必抓的重点。

  1.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第一,加强对进场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试验检测,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建筑材料是工程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必须严把材料关。材料采购时要优选供货厂家,通过对多个生产厂家材料的取样检测,选择出质量、信誉和资质最好的供货商。在材料的日常使用上要避免浪费,并且加强材料的仓库保管工作。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在项目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及时对老旧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二,要致力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良好的施工水平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运用科学的质检手段,对工程定期质检,要确保每一施工工工艺和每一道施工工序都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接受各部门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其次要组织技术人员学习,使他们熟悉技术规范和施工图纸,要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规划,确保在目前环境条件下每一分项工程都在受控范围内。

  最后对施工人员要进行业务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熟悉新材料,规范施工,正确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无小事”,建筑工程由于其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各种安全隐患多,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严重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因此,要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贯穿工程项目的始终,落实于工程的每一个细节。

  第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这要求对施工企业各部门的责、权、利进行明确界定,通过与各级各类人员、各单位层层落实,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并按责任和要求追究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和奖惩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为了避免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该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才能确保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应迅速、措施正确。

  第三,加强对施工中细节的安全意识。这些细节包括:

  (1)高空作业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应事先体检,严禁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患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从事高空作业。

  (2)施工机械安全措施

  高空坠落半径范围内的砂浆搅拌机、搅拌站等要搭设防砸、防雨操作棚。启动装置、离合器、保险链、防护罩必须齐全完好,安全可靠。

  (3)脚手架

  脚手架上的料具,必须放置稳妥,砍砖应面向墙面,防止坠落伤人。里脚手架砌墙时,严禁在墙上操作或行走。工作完毕,应将脚手板和墙上的碎块、石渣、灰浆等清扫干净,防止掉下砸人。拆除的模板及连接件、支撑件应逐层吊下,不得直接抛掷,防止伤人。

  3.施工进度管理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适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的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

  4.施工的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如何在保证工程各项合理开支的情况下,优化施工管理,降低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应着力去做的事情。施工现场成本管理工作的着力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一)明确责任成本,建立奖惩制度

  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应当明确责任和相应的责任成本,在责任成本范围内如果出现人为原因导致成本超过责任成本,则视具体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如果成本损耗低于成本预测计划,则设置相应的奖励措施进行奖励。

  (二)严格控制材料成本

  在材料的采购环节,应做好基础性工作,在不同的供应厂商之间进行对比,求得更好的性价比;在材料的使用环节,应详细做好材料的使用记录,定期检查,杜绝材料浪费现象。

  (三)对人工成本的控制

  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安排具体的用工计划,严格控制工人数和相关费用支出,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

  (四)对施工机械设备成本的控制

  在土建施工现场,影响施工成本的主要的固定资产因素是施工机械,现代施工现场对于机械成本的控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于机械的保养和维修,还应当包括从整个工程进度的角度优化机械使用的方式,机械的良好使用也可以达到成本控制目的。因此应当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他们的标准化操作意识和水平,以此优化机械使用方式。

  (三)不断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优化现场管理应该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等三原则。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属于一个系统的工程,又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等诸多特点,这就决定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难度较大。但只要结合各自工程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本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法,就一定能够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

  参考文献

  [1]会罗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2012.2.

  [2]张迪.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2.2.

  [3]李浩明.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科学管理[J].科技信息,2012.29.

  《中华建设》依托建设领域高层权威信息背景,旨在做好政府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谋;成为政策理论探讨的前沿阵地,积极探索和引导建设事业发展方向和改革实践;提供重大事件权威报道,深度阐释焦点话题,纵深调查热点事件,努力追求权威性、建设性、实用性和可读性风格;努力做大媒介传播平台,真诚为建设企事业单位服务,为中国建设事业和城市化发展服务,为广大读者开启一个探求知识的窗口。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http://m.civilcn.com/jianzhu/jzlw/jcll/149083974429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