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建筑技术
  3. 内容

墙体内外保温技术的比较

建筑节能要求保证外墙的保温防热性能,而单独使用传统的粘土实心砖和某些新型墙体材料均不能满足要求,必须另加保温层。保温层做在外墙砌体的外侧叫“外保温”,做在外墙砌体内侧叫“内保温”,本文主要对这两种外墙保温的方法作比较。

  1、外保温施工工艺

  外保温用的保温材料固定或施涂在砌体的外侧,等于用保温层把整个建筑物包裹起来,使所有的构件与外面的冷空气隔绝,因此不会在传热较快的承重构件部位出现冷桥。

  保温材料必然是密度低、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砂浆等。这类材料所处的位置和人们对它们的要求存在着突出矛盾:一方面要求它们抵御外界冷热空气侵入建筑物,二方面它必须能阻止外界水分渗入墙体,而且外表面还要承担装饰层或贴面重量。问题是:凡是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必然是多孔的,阻水性差,强度低,用于外保温固然可以隔绝冷热空气,但抵御湿气的能力就差了,必须另做防水层,而且要求很高。至于外保温层上贴重质的饰面层,且不说低强度的保温层难以承受饰面层的荷重,三层不同材料(砌体基层—保温层—饰面层)贴在一起,温湿度变形性能不同,难保日久不会产生脱落/剥落/开裂等事故。

  外保温用于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冬季保温,避免局部出现冷桥,保护了主体结构。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室外湿度小,室内湿度大,水蒸汽分子由室内向室外渗透时,先通过导热系数大而蒸汽渗透系数小的墙体基层再接触保温层,保温层内部冷凝水凝聚的机会就小,不会因保温层受潮而降低保温性能。但是在降雨或融雪季节室外湿度大,如果保温层外的防水层做得不好,水分子会先经过保温层进入室内,特别在冬末春分时节,室外温度波动在零度上下,湿度又很高,对吸湿性高和抗冻性差的外保温材料有很大破坏作用,这是这种保温方式的重要弱点。

  国内有许多文章推崇外保温,有的把先进国家墙体保温说成是以外保温为主。实际也并非以此法为主,而且特别提出这种系统必须由专业队伍来安装,不能用美国流行的DIY(自己动手)法施工,可见其技术要求较高。

  2、外保温的技术要求

  把保温层做在建筑物外面,必须满足以下诸多要求:

  ①聚苯板有可燃性,国内已有此类外墙一把火烧光的例子。即使是阻燃性的,燃烧后也会散发有毒气体,对居民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其次,聚苯板是有机材料,其使用寿命难以和无机墙体匹配。最后,保温材料的密度和与之相关的导热系数、吸水率、水蒸气透过系数有很大关系,国内规定聚苯板密度在18~22kg/m3间,但随着外保温技术的推广和恶性竞争,质量低劣和密度不够(甚至用回收废料再加工制成)的聚苯板大量涌入市场,它的吸水率和水蒸气透过系数自然不能达标。另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的配比和密度控制极为重要,小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各种性能难以保证稳定。

  ②将保温层贴在墙体基层用的聚合物砂浆粘结剂必须保证保温层的稳定,同时还要起到隔汽的作用。我国聚合物的国产原料质量不高,过多作坊式的生产厂家已经把这种材料的市场搞乱了。加上外墙主体平整度差,聚苯板贴上去聚合物砂浆厚薄不均,更难保证需要的粘结强度。国外一些技术要求保温层和墙体基层之间必须有隔汽层,但我们为降低造价,有意或无意地将其省略,这样难免日后室内水汽侵入保温层,降低保温性能。另外,有些厂家使用机械锚固件来固定保温板。国外的锚固件技术已经很成熟,知名品牌很多,有长时间的实验数据,有些已经进入国内市场,但一般价格不菲,可能会让习惯于使用低价材料的用户望而却步。国内锚固件则多是仿制原理,未经严格的测试,材质又没有规定,这样就很容易被伪劣产品钻空子。国内已有高层建筑因负风压而把锚固件拉断,致使保温层大面积剥落的事故发生。

  ③保温层外面的抗裂防水层不可忽视,这几毫米的涂层承受着太阳直射,热量聚集,但它又是保护质轻、多孔的保温层的重要防线。它必须有一定的柔性、抗冻性和与保温层的相容性。为了保护防水层不开裂,有些系统推荐压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钢丝网的镀锌层厚度、玻纤网格布的重量、耐碱性、它们的耐久程度,都是难以界定的性能。面对我国众多的生产厂家,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总之,笔者认为外保温原理是好的,在国外是成功的,但它涉及多层材料在复杂的温湿度条件下的共同工作,在我国科研工作滞后,生产企业规模过小,施工队伍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全国上千家厂家恶性竞争,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笔者认为这种保温技术应由多层材料的现场制作,改为工厂化制成成品,然后到现场安装,那种任由没有资质和技术的小包工承揽工程的现象再也不能容许存在了。

  3、南北方对建筑保温的不同要求

  任何一种方法是不可能包打天下的。有利于北方使用的外保温,对夏热冬暖地区就不合适了。前者是保温为主,即控制室内热量外流(或室外冷量内流),而后者是防热为主,即控制室外热量进入室内(或室内冷量外流)。简单的道理是,既然南北方建筑物内外冷热流的方向不同,保温层的设置位置也应不同。

  如果把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称为南方的话,那里的气候条件没有北方那么恶劣,一年的温差小,南方室内外的温差也比北方小得多,北方使用内保温可能出现的冷桥和水蒸气冷凝现象不存在或不严重,北方最反感的问题在南方不是问题,不考虑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把较适用于北方的外保温搬到南方,由于南方要求墙体传热系数降低不多,所以外贴薄薄的保温层已够,而外保温的所有工序则和北方相同,用了外保温,它实堪忧虑的诸多问题会毫无折扣地转移到南方,实践将证明是不明智的选择。

  有的文章不考虑南方的情况,武断地做出内保温不可使用的结论,或把这种技术列为限制使用,实在有失公允。

  其实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尤其是前者)对建筑节能的要求没有北方那么迫切,南方防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遮阳、通风、浅色墙面,就算那些老房子爬满外墙的“爬山虎”也有效地遮挡了直射的阳光,所以技术尚不稳定的外保温在这些地区不会受欢迎。现代生活一般家庭还不会夏季全日开冷气,保温层设在里面,白天人去了办公室,晚上回来打开冷气,不必将承重材料都“冷却”了,室内温度就可以很快降下来。这两个地区过去房屋节能措施很差,现在新建筑物设计要符合节能标准,也有老建筑物节能改造的问题。采用技术问题较多的外保温,后果堪忧。

  4、内保温的实验结果和经济性

  夏热冬暖地区的这个内保温做法应该也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有些地区实验发现,室内冷桥点会发霉。这是因为实验单元没有住人,室内温度太低(低于9.5℃才会形成冷凝水,低于12.5℃形成霉菌),而且没有做好保温层两侧的隔气层,才会发生这种现象,而不是内保温固有的缺点。
 

  5、结论

  就像任何技术一样,外墙保温方法的多样性是个长期的问题,任何一种方法想垄断这个市场是不可能的。多种方法的竞争,才会推动技术前进。我们提倡“百花齐放”,多做试验,不要过早下结论,同时要提高试验水平和学习国外技术的水平,要完整地、科学地介绍国外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技术。在没有充分科学数据前,不应偏向于某种方法,甚至禁止其他方法的使用,这样只会对大范围内草率推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利于保温节能事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墙体内外保温技术的比较
http://m.civilcn.com/jianzhu/jzlw/jzjs/130438820414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