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理论
  3. 内容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随之产生的建筑物混凝土裂缝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由于材料、设计、施工技术及后期管理和使用不当等原因,使得建筑物不可避免的出现裂缝问题,但是通过我们对裂缝原因的分析,并在设计和施工上加以技术的控制,我们就能够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裂缝。本文通过对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材料、设计及施工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裂缝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裂缝;设计;施工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混凝土材料由于其可以配制成不同强度、不同性能和不同形状的各种混凝土结构物并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所以它成为当今各种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应用量最大的一种材料。但是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比较低,当结构中出现较小的拉应力时,裂缝将随之出现。近些年来,工程规模日趋扩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工程结构裂缝问题更加突出。工程结构出现裂缝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它是长期困扰着建筑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下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
  1.由外荷载(如静荷载、动荷载)的直接应力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裂缝。
  2.由外荷载作用,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因为许多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模型有出入,例如壳体计算常用薄膜理论假定,相对壳面误差不大,相对边缘区域误差较大,于是该区域常因弯矩和切力引起裂缝;而弯矩和切力相对薄膜理论的直接应力来说,称之为次应力。又如屋架按铰接节点计算,但实际混凝土屋架节点却有显著的弯矩和切力,它们时常引起节点裂缝,此处的弯矩和切力称为次应力。还有些常规不计算的外荷载应力,但实际却引起结构裂缝。
  3.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称之为第二类“荷载”),即结构由温度、收缩和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而引起的裂缝。应特别注意这种裂缝的起因是由于结构首先要求变形,当变形得不到满足才引起应力,而且应力还与结构的刚度大小有关,只有当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才引起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同时刚度下降,应力就发生松弛。某些结构,虽然材料强度不高,但有良好的韧性,也可适应变形要求,抗裂性能较高。这是区别于荷载裂缝的主要特点。
  根据国内外资料表明,工程实践中的裂缝原因,属于由变形变化为主引起的裂缝约占80%以上,由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引起的裂缝约占20%。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形成并不是某一原因的简单反应,而是诸多原因的综合反应。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预防控制措施
  1.材料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1)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质量可靠的水泥品种。现浇楼盖往往厚度不太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其开裂的主控因素,故应选用收缩较小的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单方水泥用量,尽可能选用较低标号的水泥配制楼板混凝土。
  (3)粗细骨料应选择级配良好且最大粒径尽可能大的骨料。如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石灰岩碎石,细度模数M=2.8~3.O左右的中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而且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4)严格控制水灰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据有关研究表明,用于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只有水泥用量的25%(即水灰比位O.25);当单位用水量增加50%,干燥收缩变形将增加100%。所以,必要时可采用“双掺技术”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收缩,提高耐久性。
  (5)选择适宜的外加剂,有条件的应作外加剂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对比试验,尽量避免采用早强型外加剂,除非有特别需要和专业人员指导,不应滥用膨胀剂来减少混凝土收缩。
  2.设计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住宅建筑工程中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l米左右,
  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在设计中应减小伸缩缝的间距,增强外墙外保温措施,充分考虑楼板的温度应力作用,适当增加板厚,可有效防止楼板开裂。
  3.施工因素预防控制措施
  (1)浇捣混凝土时,必须安排专门的护筋人员,以免上层负筋被踩压下沉,将会造成负筋保护层过大、支座的负弯矩得不到有效地抵抗,导致板面出现裂缝。
  (2)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使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叉不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板内管线直径一般不应大于板厚的1/3,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处上下部位均加铺宽度不小于200砌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3)施工过程中,为了赶工期或提高模板的利用率,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这是导致现浇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严禁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拆模,板上施工堆载应均匀分布,且避免过重。确保板件厚度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4)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支撑的可靠,特别是对底层模板支撑点地基要夯实。
  (5)混凝土浇筑时布料、振捣要均匀,不得漏振或过振。对泵送混凝土要在浇筑后l~1.5小时最好复振,防止早期塑性沉降裂缝的产生,并注意观察,若已出现裂缝,要及时用木模拍打、抹平、搓毛。
  (6)加强楼板湿养护。混凝土浇筑成型后,适时覆盖浇水养护,防止曝晒和大风袭击,确保湿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一般要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混凝土养护虽然不能影响其最终收缩量,但可以减少早期收缩,防止楼板早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混凝土楼板施工时应注意气象变化,最好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段(如刮风、下雨、降温等)。
  (7)楼板不得过早上人、堆放材料;应依据混凝土龄期及规范要求拆模。
  (8)采用商品混凝土时,严禁在泵送过程中加水。因为这时候加入的水均为游离状的,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大部分不参与水化反应,造成水灰比增大,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的机会大大增加。
  (9)新浇筑的混凝土,由于强度低、抵抗变形能力差,遇到不利的温度条件时表面容易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保温养护,即保持混凝土外界环境处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目的是减少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以及表面温度梯度。保温层兼有保湿作用,其中尤以湿砂层、湿锯末层和蓄水养护效果较为明显。资料表明,混凝土湿养条件下的极限拉伸值比干燥养护时增加20%~50%。为使楼板处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可以采用塑料薄膜苫盖养护。塑料薄膜具有很好的保湿效果,较湿砂层和湿锯末层更便于操作和周转存放,避免了表面蓄水养护的人工消耗。冬季施工和气温骤降时以在其上面覆盖草帘子保温。此外,还可以采用湿麻袋片覆盖养护,效果同样非常好。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得出了常见裂缝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引起的,并提出了从材料、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控制的措施,希望为今后的设计及施工提供一些参考,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提高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综合方法.施工技术,2000.5.
  [2] 刘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山西建筑,2003,29(6):31~32.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措施
http://m.civilcn.com/jiegou/jglw/lilun/150917868034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