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支模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由于高支模施工具有很高的难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从而才能够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文章针对某工程概况对高支模施工控制措施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混凝土;支撑;施工
一、高支模定义
所谓的高支模就是在大型框架建筑结构施工中采用的高度长达5m及5m以上的钢管架设及模板工程施工的统称,一般在施工的过程中是经过相关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实例分析之后再进行实施的。这种模板支撑体系是一种高度超过了水平投影和宽度且相对独立和联系的混凝土模板工程。就目前的工程项目中,高支模工程施工危险性大,是整个工程项目中危险性能较大的环节之一,因此需要配置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和安全人员来负责监控与设计。
二、工程概况
某工程厂房三层梁板(1-5轴/D-J轴范围)结构层高为11.17m,楼板厚度为120mm,最大框架梁截面尺寸为400mm×1000mm,跨度10.0m,作业面高,工期紧,建筑施工难度大。
三、模板施工前准备控制要点
1.专家论证,完善方案
本模板系统分为板模板支设、梁模板支设,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规定,搭设高度8m以上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后实施。
2.严把材料关
(1)钢管:本工程模板支架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钢管尺寸采用外径48mm、壁厚不得小于3.0mm的钢管。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的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旧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2)扣件: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的外径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新扣件应有厂家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扣件表面应涂刷防锈漆。
(3)顶托:顶托应采用标准可调顶托,U型(钢板厚度≥4mm,宽度≥100mm,长度≥100mm,高度≥60mm)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L≥600mm)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D≥35mm),螺盘应为玛钢,并带碗扣。
(4)方木:楞条方木截面满足50mm×100mm、100mm×100mm的尺寸要求,不使用非标、异型的尺寸(如圆木、带树皮等)。
3.基础
地面回填土。回填土应用砂质粘土分层夯实,密实度要求≥94%,并浇捣100mm厚用C15素混凝土垫层。
四、构造控制要点
1柱模板安装顺序及施工工艺
1.1模板安装顺序
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配模板及刷模板脱模剂→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装支撑→加固、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码放模板。
1.2技术要点
安装墙柱模前,要对墙柱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柱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柱模安装前,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或用水泥砂浆找平,做到平整、准确、黏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
1.3模板支撑
模板支撑工程杆件不能和外钢管架、卸料平台相连,架体要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多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使支撑体系成一稳固的整体。模板支撑的柱立面、柱剖面,见图1。
图1 模板支撑的柱立面、柱剖面图
2.梁、板模板安装顺序及技术控制要点
2.1模板安装顺序
“满堂”钢管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2.2技术要点
2.2.1立杆支撑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长度不少于2跨、宽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立杆接长必须对接,严禁搭接,立杆步距严格按方案控制,顶托自由段螺杆不宜超过200mm;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H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架体必须连续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和水平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2.2.2剪刀撑、水平杆
⑴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⑵在外侧周圈应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为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之间。剪刀撑斜杆与立杆或水平杆的每个相交处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 ⑶在梁与板支架的最顶步距中间分别加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建筑结构柱或板抱紧顶牢,沿大梁支撑两侧加设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⑷当建筑层高在8~20m时,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超过20m时,之字斜撑改为连续式剪刀撑。
⑸架体四周与建筑物应形成可靠连接,以减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竖直方向按每层楼面或沿柱高2m设置一道连墙件,水平方向按6m设置一道连墙件。
⑹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斜杆的接头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模板支撑体系杆件不得与外脚手架、卸料平台等连接。
⑺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扣件的拧紧扭力矩应控制在45~60N・m之间。
2.3模板安装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L/1000~3L/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超跨度部分的主梁按设计要求预先起拱3L/1000,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五、混凝土浇捣管理控制要点
(1)现场技术员、质检人员与监理人员一起检查模板支撑是否符合论证后的施工方案,扣件与钢管是否牢固,钢管是否有变形等。
(2)模板、钢筋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正确填写商品混凝土委托单,内容包括工程名称、施工部位、强度等级、外加剂、坍落度等相关信息,确保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
(3)施工前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实测混凝土进场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4)商品混凝土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应符合方案要求,泵管不能直接放在模板上或固定在支撑上,应在泵管下垫轮胎皮或焊接铁马镫,避免水平振动荷载,并在浇筑过程中避免混凝土堆载过大现象。
(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6)精心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及时解决。
六、模板拆除技术控制措施
(1)高大模板拆除根据现场留置的同条件混凝土试块强度符合规范要求的强度后,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及时报验,监理公司人员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其中跨度大于8m和悬挑阳台强度要达100%方可拆模。
(2)高大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区域周围设置警戒标志和拆模提示标语,并有专人看护。
(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进行。①墙柱模板拆除墙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②拆除满堂脚手架时,按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斜刀撑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和扣件应及时传到楼面,严禁直接抛到楼面产生冲击荷载。
(4)模板拆除后,及时将钢管和扣件运出,并进行清理、
保养,按规格堆放。
(5)其他技术要求:①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②支拆模板时,2m以上高处作业要戴好安全带,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③墙柱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④固定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当拆除到最后一节立管时,应先搭设临时支撑加固,方可拆固定件与支撑件。⑤安全员、技术员每天下班前要对尚未拆除的脚手架的安全性进行检查,还要结合周边环境、天气情况进行分析,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七、监测控制措施
1.监测控制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支撑体系进行监测,主要监测体系的水平、垂直位置是否有偏移。或者采用混凝土浇筑前在大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各设两根吊垂线(两侧),从大梁底一直吊到立杆支承底板(基础),吊垂尖离地控制在20mm以内并做好记录,在吊垂尖正下方用红蓝笔做好十字标记,同时量测好线垂与立杆间的相对距离,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专人跟踪监测,
2.监测点设置
观测点可采取在临边位置的支撑基础面(梁或板)及柱、墙上埋设倒“L”形直径为12mm的钢筋头,吊垂线法检测时,观测点设置在大梁底部的两端及中间。
3.监测措施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检查支架和支撑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变形和水平位移情况时应及时解决。采用吊垂线法检测时,吊垂与地面距离及与立杆距离变化按设计允许变形要求控制,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八、高大模板施工应用效果
本工程1-5轴/D-J轴三层梁板层高11.7m,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上述施工要点严格控制,使得混凝土板、梁、柱均没有出现模板支撑体系的变形、爆模、涨模等质量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此外,我公司参建其它项目的高大模板施工过程中均按高大模板施工要点进行控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证明高大模板体系的施工要点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文萍.建筑高支模施工质量安全控制研究[J].科技广场,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