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节能论文
  3. 内容

节能减排的论文

节能减排的论文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大力气、下真工夫,节能减排目标。  

       农村节能有“五大文章”可做  
    抓好农村节能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途径。农村节能,就应该以节肥、节药、节水、节地、节能技术推广为重点,构建农村节约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当前抓好农村节能,大有文章可做,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推进乡镇企业节能,尤其是加强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造,进一步淘汰土焦、小立窑水泥、黏土实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在水泥生产企业中,推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十八项立窑水泥节能节电技术,在炼焦企业推广清洁型回收余热发电、炉门密封技术等,在铸造企业推广新型熔炼技术,在制砖企业推广空心砖、新型节能转窑、窑炉密封、节能风机等节能技术。 
    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更新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高能耗老旧渔船和装备。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推广节能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余热利用、燃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 
    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在广大农村建立起高效的耕作制度,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改革,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发展生态农业。比如,四川省推广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减少农田作业工序2-5道,每亩节水100立方米,节肥5公斤。 
    推进畜禽养殖节能。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广节能养殖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资源调节畜禽舍温度,降低畜禽舍加温和保温能耗。  
    推进农村生活节能。更新改造传统的省柴节煤炉灶和节能炕,加快省柴煤灶(炕)的升级换代。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型住房,在北方地区引导农民建造太阳房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优化农村能源结构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在实践中,专家研究发现,推进秸秆气化、固化也是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方法。在东北等粮食主产区,完全可以以农村居民炊事和取暖为重点,推广秸秆裂解气化、生物气化和秸秆固化成型技术。此外,应鼓励地方积极种植能源作物,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荒山、荒坡、盐碱地及冬闲田等土地资源,稳步发展甜高粱、甘蔗、木薯和油菜等能源作物。  
    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能忽视农业清洁生产。一方面,要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  
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型畜牧业。积极推进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加强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在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养殖场或养殖小区,重点实施畜禽粪污能源利用工程,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技术,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汽车节能减排可实行方法分析
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些地方,由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汽车消费存在巨大的能源消耗,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使人、车、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促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对汽车工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汽车节能减排的可实行方。大概有以下几点可实行方法。
汽车节能减排关键是要抓好燃油品质
随着中国汽车燃油消耗越来越大,对国外进口的燃油量也随之加大,这些进口的油多是属于含硫量较高的高硫油。这些燃油的大量使用,加大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国内对汽车排放的标准执行也不是很到位,这就导致大量的高排放汽车上路了。所以抓好燃油品质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
 降低耗油量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出行范围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购置车辆,习惯于以车代步,汽车仍然是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普及小排量轿车
 小排量轿车车体轻,耗油自然少,对环境污染也会降低。
 使用先进的柴油车
 油替代煤,是因为石油的含碳量为煤的1/10,煤的含碳量是柴的1/10。能源替代的目的就是脱碳。此后人类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天然气中碳与氢的比例是1:2,氢的含量高了。能源革命的最终目标是用氢,燃氢汽车排放的只是纯水。但最乐观的预测是,氢气汽车的商业化生产至少还需要15年以上的时间,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商业化,也会是一种高成本的方式。
 开发新能源汽车
国际上将新能源分为三大领域:可再生能源,如水电、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其中生物质能是指利用农作物秸秆、甘蔗、玉米、小麦、甜菜和林灌木等农林产品,以及畜牧业生产的废弃物提取的能源,如乙醇;第二领域是新工艺能源,如利用新工艺制造出氢气作为燃料;第三领域是新发现能源,如可燃冰等。开发新能源汽车就是使汽车燃料多样化,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20世纪,汽车以传统的石油产品为燃料;21世纪,汽车燃料将由石油转向氢气,以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为动力。动力系统将从传统的内燃机,向混合动力汽车过渡,最终走向燃料电池汽车,实现能源多元化、动力电气化及排放洁净化。 

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现状与前瞻
游走在房地产中的节能建筑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还将具有更加广阔的绿色建筑市场,绿色建筑技术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和相对较小的国际差距,将成为支撑我国新能源革命,抢占全球经济制高点的有力保障。
于是,房地产市场上的生态住宅、绿色住宅、智能建筑、太阳能建筑等等层出不穷,但是目前市场上鼓吹的这些项目,多数只是采用了一两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伪节能”项目。例如采用了太阳能热水器,就称为节能住宅;采用远程安防系统,就叫做高科技建筑。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发商目前关注的着眼点,还停留在单项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的运用上,对住宅整体性能指标的考量还有待提高。有专家指出,侧重单项节能产品和技术运用的项目,不但会提升建筑成本,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运用,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的节能建筑还停留在高端项目上,这其实反映出节能建筑市场的一个认识误区。有关专家指出,真正实用的节能建筑,首先是通过软件模拟测算,然后依据测算结果,选用最适合的产品和技术。此外,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成用户的负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掉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绿色建筑往往只能成为高档住宅的尝试,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
两大抓手:政策和资金;政府和市场
从实际推行来看,资金来源不足仍是改造缓慢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规章,行政约束力与法律效力有限,致使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广工作长期落后,成为薄弱的环节。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还缺乏有效的民用建筑节能激励措施。对民用建筑节能在补贴、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激励措施非常有限,民用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起来难度较大。为拓宽资金渠道,近年来各地积极调动产权单位、供热公司、物业公司、能源服务公司、居民业主等出资参与改造。尽管各地在努力探索融资模式,但目前多是“零敲碎打”,尚未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
成功搭建起与节能建筑相关的融资平台,包括从政府层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政府对部分节能建筑项目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等等,是目前政府亟须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让节能建筑走出“贵族化”误区
我国的节能建筑已经在探索中走过了10年。如果说我国早期的节能建筑还带着“贵族化”的倾向,那么发展期的绿色建筑则应该呈现出标准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特点。专家指出,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这应该是下一个10年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

各中央企业要抓紧落实完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完善企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等5项工作措施,确保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完善节能减排组织体系。各中央企业要抓紧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有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重点型”企业和“关注类”企业要设立节能减排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工作,积极指导下属企业开展工作。“一般性”企业应明确节能减排工作部门,配备节能减排管理人员,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统计、计量、分析和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各中央企业要夯实节能减排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抓紧完善节能减排监测网络。要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监测,密切关注各种数据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现象,杜绝严重跑、冒、滴、漏和重大环境污染。要建立自下而上的数据统计制度,做到定期收集、定期汇总、定期分析,力争比较全面地掌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要完善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口径、范围、折算标准和方法进行计算,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敷衍了事行为的发生。
——完善企业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各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将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纳入企业内部的业绩考核。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推动中央企业强化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利用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装备,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节能减排队伍。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中央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企业中从事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管理的人才逐步增多,但目前从事节能减排工作的管理人才则相对较少,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中央企业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形成节能减排工作合力。各中央企业要形成群策群力的工作合力。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对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董事会试点企业要积极探索董事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工作方式,要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下属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中央企业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和监督检查工作,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查处,绝不偏袒护短。要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定期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节能减排的论文
http://m.civilcn.com/jieneng/jnlw/1310980014146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