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道路工程
  3. 内容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资料大小:17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2-06-21 11:44
  • 发布作者:哈哈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隧道最大埋深55米。洞内纵坡为:左线纵坡2.95%,-2.0%;右线为2.95%,-1.65%。进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隧道穿越格河左岸与枣子河右岸间一分水岭基岩梁脊,属高原山地地貌单元。隧道兰州端进口位于枣子河右岸岸坡,自然坡度40°左右,表层覆盖坡积碎石,植被覆盖好,隧道轴线与地形线夹角约 46°。隧道郎木寺端出口位于合作南格河左岸盆地边缘,出口自然坡度10-20°,上覆坡积粉土,洞轴线与坡面大角度相交。 2、地层岩性 隧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坡积、洪积块(碎)石土、下三叠系砂质板岩夹砂岩及老第三系砂砾岩。 第四系坡积、洪积碎石土:浅灰黄色,主要由碎石、块石及粉土混杂组成,碎石、块石成分兰州端进口为板岩、砂岩等风化剥落碎块、碎屑,郎木寺端出口为砂砾岩风化碎石,无分选,随坡就地堆积。粒径以3-10cm居多,粉土,土灰黑色,手搓具轻纱感,表部植物根系及虫孔发育,腐殖质含量较前端增高,结构松散-中密,属Ⅲ级硬土。 第三系砂砾岩夹砂砾岩(E):砂砾岩棕红色,碎屑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块状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全、强风化带厚度较大。 下三叠系砂质板岩夹砂岩(T1):岩层总体产状190°∠57°,板岩中厚层块状构造,变余泥质结构,板理、层理发育,板岩单层厚20-30cm ,敲击易沿板理面开裂。砂岩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层理发育,层面平整。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面其岩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形块体。风化裂隙易沿节理面形成,使岩体完整性降低。新鲜岩石致密坚硬,易沿板理劈开,板理面微具丝绢光泽,锤击声清脆,稍有回弹,属Ⅴ级次坚石。砂岩,青灰色。主要有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变余结构,块状构造,属Ⅵ级坚石。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http://m.civilcn.com/luqiao/dlgc/1340250250289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