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立交桥工程采用钻孔桩基础,设计为摩擦桩。桥台桩基直径1.2米,桩长25米,共计24根;桥墩桩基直径1.5米,桩长35米,共计56根。采用水下C30混凝土浇筑。 1、工程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本工程所经过区域主要场地条件: 1)村镇:沿线经过有二道区长青村七队民宅、长青村七队砖厂,道路修建会有部分房屋拆迁。 2)田、菜地:规划红线以内分布温室、大棚、农田,场地平坦有较厚的耕植土。 本子项目位于×××市二道区,自然地势东高西低,建设条件较好 (2)、工程地质 勘探最大钻深为50米,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近现代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粘性土层、砂层及白垩纪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划分为8个主层及5个亚层: 第⑴层人工土:成分细分为杂填土及素填土。 第⑴1层杂填土:以粘性土为主,成分复杂,大部分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层厚0.3~3.5米,层底标高为199.31~203.75米。 第⑴2层素填土:大部分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层厚0.8~2.4米层底标高为199.9~202.56米。 第⑵层粉质粘土:软可塑,湿,高压缩性,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9~6.3米,层底标高195.57~199.38米。 第⑶层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可塑,饱和,稍有光滑,干强度及韧性稍低,底部含砂。仅挡墙段勘探孔未全部钻穿该层,层厚为4.5~8.3米,层底标高为189.94~193.08米。 第⑷层中粗砂:个别钻孔上部夹含少量卵石,个别孔含漂石,以长石、石英为主,含泥,级配良好,颗粒主要为次圆形,稍密~中密,饱和,层厚0.5~4.2米,层底标高187.37~190.1米。 第⑸层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全-强风化,无规律。 第⑸1层粉砂质泥岩:结构基本全部破坏,岩体质量等级V级。层厚为0.8~3.7米层底标高185.24~187.44米。 第⑸2层泥质粉砂岩:散体状结构,极破碎,侵水后极易软化、崩解,手捏易碎,呈散砂状。层厚1.1~9.7米,层底标高174.61~184.78米。 第⑹层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无规律,成岩一般,风化界限不明显。 第⑹1层强风化,破碎,易用手折断,侵水后易软化为极软岩;结构大部分破坏。层厚为1.1~9.7米,层底标高为174.61~184.78米。 第⑹2层泥质粉砂岩:主要为泥钙质胶结,强风化,成岩较差,散体状结构;结构基本全部破坏,侵水后极易软化,该层局部夹3~30cm厚强度较高的硅质砂岩薄层。层厚为1.4~8.1米,层底标高为175.56~184.58米。 第⑺层粉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无规律,成岩一般,风化界限不明显。 第⑺1层粉砂质泥岩:中风化,较破碎,浸水后软化;结构部分破坏,为极软岩。未全部钻穿,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9.7米。 第⑺2层泥质粉砂岩:较破碎,极软岩;浸水后易软化,该层局部夹5~30cm厚强度较高的硅质砂岩薄层。该层未全部钻穿,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3.5米。 第⑻层砂质泥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无规律,成岩一般,风化界限不明显。 第⑻1层粉砂质泥岩:微风化,较完整,浸水后软化,为极软岩;结构部分破坏,风化缝隙不发育。该层未钻穿,钻探揭露的最大厚度为5.5米。 第⑻2层泥质粉砂岩:微风化,成岩较差,层块状结构,较完整,浸水后不易软化,该层局部夹5~20cm后强度较高的硅质砂岩薄层。该层未钻穿,钻探揭露对大厚度为10米。 2、工程水文情况 沿线地下水属第四纪孔隙潜水类型,埋藏于第四纪粘性土层中,标高213.85~229.11m,根据地区经验,粘性土渗透系数取K=0.48m/d。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场地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6~9月份为丰水期,水位年变化幅度1.50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