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裂缝成因分析①混凝土浇筑后。防治措施①配制混凝土时。混凝土裂缝的微观和细观现象都很复杂。成因,谈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脆性材料,由水泥、砂子、石子以及存留其中的气体和水分组成。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条件下,硬化过程中会产生体积变形。因此在设计普通混凝土结构时就预知,在正常条件下,结构将带裂缝工作,需要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验算和控制。
1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缝既是个从来未曾间断的老的质量通病,也是个颇受各方关注的新技术课题,有很多裂缝只是表面性的,对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或使用功能无任何影响,有时可损害观瞻,甚至引起对工程质量的疑虑;有的裂缝实具有结构性意义,表明结构的力学性能或使用功能或工程整体性受到某种损害,个别情况甚至是示警将要发生破坏事故。按裂缝起因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混凝土的塑性裂缝:混凝土在浇筑后呈塑性状态时因收缩或沉降等引发的开裂;二是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混凝土干缩变形而引起的开裂;三是混凝土温度裂缝:混凝土受到较大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而引起的开裂。
1.1 塑性裂缝
塑性裂缝出现在结构表面,形状不规则且长短不一,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塑性裂缝大多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初期,一般在浇注后四小时出现。当混凝土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或本身温度长时间过高(40℃以上)而气候又很干燥,便会出现裂缝。塑性裂缝又称龟裂,严格说来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
1.1.1 裂缝成因分析 ①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因而开裂。②不能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不能过多,或不能使用过量的细砂和粉砂。论文检测,成因。论文检测,成因。③混凝土水灰过大,或模板过于干燥,也会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1.1.2 防治措施①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石子粒径应选用连续级配,砂子选用中粗砂,以减小空隙率和含砂率:同时,浇筑混凝土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小收缩量,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度。②浇捣混凝土前,将基层模板浇水湿透。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裸露的混凝土表面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按养护要求进行操作。④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下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早进行浇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此外,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⑤混凝土养护可采用覆盖湿草袋、塑料薄膜等方法:当表面发现微细裂缝时,应即使抹压一次,再覆盖养护。
1.1.3 治理方案此类裂缝对结构强度影响不大,但会使钢筋锈蚀,且有损美观,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层薄砂浆进行处理.对于受力大的预制构件,也可在裂缝表面涂环氧玻璃布进行封闭处理。
1.2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初在结构的表面,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且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较薄的梁、板类构件或桁架构件的干缩裂缝,多沿短边方向分布;整体性结构的干缩裂缝,多发生在截面变化处;平面上的干缩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的赶所裂缝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的干缩裂缝多产生在箍筋位置。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一段时间后,在表层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
1.2.1 裂缝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收缩有湿度收缩(即干缩)和自收缩之分。论文检测,成因。湿度收缩是混凝土中多余水分蒸发,随湿度降低、体积减小而产生的,其收缩最占混凝土总体收缩的绝大部分;自收缩为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收缩,收缩量只有前者的1/5-1/10,一般可包括在湿度收缩内一起考虑。②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的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产生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裂缝;或者构件因水分蒸发而产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③混凝土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④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⑤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⑥用后张法预应力制成的构件,露天生产后长久不张拉,等等。
1.2.2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严禁使用粉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②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论文检测,成因。
1.2.3治理方案 ①不能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不能过大,或不能使用过量特细砂。②混凝土养护可采用湿草袋、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
1.3 温度裂缝
混凝土表面出现的温度裂缝,其走向无一定的规律性。梁、板一类长度尺寸较大的构件,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对大面积的构件,裂缝常纵横交错。深入的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论文检测,成因。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lOmm。高温引起的温度裂缝是中间粗两端细。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其宽度在0.5mm以下,且从上至下没有多大变化。温度裂缝大多发生在施工的中后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明显。
1.3.1裂缝原因分析 ①表面温度裂缝多缘于较大温差。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在浇灌混凝土后,在硬化期间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很大。当温差出现非均匀变化时,如施工中过早拆除模板,冬季施工过早拆除保温层,或受到寒潮袭击,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使其因降温而收缩。此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早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又很低,因此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又称为内约束裂缝。但这种温差仅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这种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出现,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②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多缘于结构温差大。板面受高温时,钢筋混凝土大梁会出现温度裂缝,当梁的伸长率超过板时,板就产生温度裂缝。除梁、板高温裂缝外,在冬天时,板还会产生冷缩裂缝。
1.3.2 预防措施预防温度裂缝,可以从控制温度着手。首先应从设计上改进,针对梁、板出现的温度裂缝。先设置好必要的伸缩缝、变形缝和沉降缝,可以减少温度裂缝或不出现温度裂缝。在施工方面,着手改进施工工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钢筋混凝土质量。
1.3.3治理方案 温度裂缝对钢筋锈蚀、碳化、抗冻融,对有抗冻、抗疲劳要求的结构等,均有不良影响,应采取措施治理。可以对之涂两遍环氧胶泥或帖环氧玻璃布。论文检测,成因。对有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入或贯穿性裂缝,应根据裂缝可灌程度,采用灌水泥或化学浆液(环氧、甲凝或丙凝)方法进行裂缝填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对宽度小于0.1mm的裂缝,由于后期水泥会自动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铝、硫酸钙等类物质,能使裂缝自行愈合,可不加处理或只进行表面处理。
2 结语
混凝土裂缝的微观和细观现象都很复杂,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各种工程裂缝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探讨各种裂缝的共通性与特殊性很有必要;而传播裂缝基础知识、交流工程经验和交换讨论意见,见也有助于预防、控制裂缝和诊治现实工程裂缝。
参考文献
[1]富文权,韩素方.混凝土工程裂缝分析与控制[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3.
[2]孙进祥,建筑物裂缝[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