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在方案考虑和现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大体积混凝土,京沪高铁下部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总结。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施工
1 大体积砼的配合比
大体积砼配合比需满足低水化热值和砼强度等级C35要求。为此,做了以下几点调整:
1、选用砼的56天强度值替代28天强度值,从而降低水泥用量;
2、采用高效减水剂降低砼中水的用量;
3、采用矿粉增强砼的抗裂性能;
4、采用二级以上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来增强砼的和易性。
经过近4个月的反复试配,大体积砼的配合比为:
2 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
根据以往大体积砼的施工经验,结合苏州地区年平均气温情况,选择在4月份和10月份施工为最理想,气温在10-25℃之间,平均气温16℃左右。降低砼的入模温度,从而控制中心温升值。论文写作,大体积混凝土。根据京沪高铁施工总进度计划,实际施工是在7月初开始,浇筑时日平均气温28℃左右,白天最高气温38℃,气候条件对大体积砼的施工极为不利。
3 砼的原材选择
砼中的水化热是由于水与水泥的化学反应引起的,水化热造成大体积砼的中心温度大大高于外界温度,导致大体积砼内外温差过大,降温梯度过大,而引起砼的开裂。砂、石中含泥量过大,也会加大砼的收缩变形,从而引起砼的开裂。石子粒径偏小、砂细度太大都会加大水泥用量而增加水化热。因而在原材选择上做了如下考虑:
1、选择中低热水泥。考虑到甲方指定和大体积砼的强度等级C35,综合计算比较,选择苏州金猫普硅425#水泥。
2、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砂含泥量控制2.5%以内,石子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综合考虑施工具体情况后,石子粒径定为5-31.5mm,砂选用中粗砂(江西赣江砂)。
4 大体积砼的施工过程控制
4.1砼浇注
该工程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启用了现有的一台1.5m³拌合楼,还备用了一作业区的1.5m³混凝土拌合楼一台,以确保混凝土的供应及时。砼浇注采用泵车泵送,启用37m泵车一台,每小时输送砼30-35m³,备用泵车一台。
混凝土采用分层连续灌注,一次成型,分层厚度为30cm-40cm,分层间隔灌注时间不得超过试验所确定的混凝土初凝时间,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4.2砼的振捣
大体积砼的施工过程中,砼振捣越密实,越不易开裂,为此.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50mm和直径70mm插入式振捣棒各4台,备用振捣棒各2台。50mm振捣棒振四周,70mm振捣棒振中间;分别按部位,将责任落实到人振捣,以防漏振。
振捣深度对于大面积分层浇注混凝土,如果下层混凝土已进入初凝或即将初凝,则振捣棒振捣时不宜插入下层,以达下层表面为宜,如下层混凝土未达初凝可插入下层5cm,保证下层在初凝前再进行一次振捣,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度,防止漏振,也不能过振,确保质量良好。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泌水,采用足够数量的潜水泵,或泥浆泵,及时排除并及时清除钢筋表面碱和混凝土。
4.3砼的入模温度控制
砼的入模温度直接影响砼中心温升值,因而降低砼的入模温度是大体积砼施工的一个重要控制内容。在砼浇筑前,控制砼的入模温度宜≤25℃(规范要求≤30℃),为达到这一要求,砼搅拌站采取了如下措施:
1、砼罐车降温、淋水。
2、砂、石场地覆盖,石子场地3天前浇水降温。
3、砼用水采用水箱内加冰块的办法将水温控制在6℃以下。
采取以上措施后,砼的出站温度在24℃-27℃左右。由于大体积砼浇筑在7月初已开始,室外气温白天基本在30℃-38℃之间,入模温度难以达到预期要求,实际入模温度在27℃-29℃之间。
4.4砼的现场入模
大体积砼的浇筑需避开雨天,因而从当地气象部门得到的气象资料和常年雨季分布日情况,定浇筑日为晴天。为了降低环境温度,浇筑初期,现场周围洒水,模板壁洒水,在上部钢筋上用阻燃草帘被覆盖,以免阳光照晒使模板内升温。浇筑从晚上7点开始,利用两个晚上和一个白天,完成大体积砼的浇筑。
4.5砼的保温和测温
由于大体积砼的浇筑在7月份开始,气温很高,在入模温度难以达到预定值后,砼的保温和测温工作就成为控制砼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的唯一措施,其重要性在大体积砼施工中就抗裂措施方面属第一位。因而,在方案考虑和现场施工中,砼的保温和测温工作不能忽视,为此现场采取如下措施。论文写作,大体积混凝土。
4.5.1 埋设冷却水管和测温点
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冷却水管和测温点,通过冷却水循环,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减小内表温差,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0℃,通过测温点测量,掌握内部各测点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控制温差。
4.5.1.1 埋设冷却水管
1、冷却循环水管采用φ50mm黑铁管,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区的原则,进水管口设在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管口设在混凝土边区处。进、出水口均引出混凝土面以上。论文写作,大体积混凝土。每层水管的垂直进、出水口互相错开,且出水口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和测流量设备。
2、冷却水管安装时,要以钢筋骨架和支撑桁架固定牢靠,以防混凝土灌注时水管变形及脱落而发生堵水和漏水,并做通水试验。
3、每层循环水管被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水管内通水。循环冷却水的流量可控制在2~3 m³/h,使进、出水的温差不大于6 ℃。论文写作,大体积混凝土。论文写作,大体积混凝土。
4、循环冷却管排出的水在混凝土灌注未完之前,应立即排除基坑外,不得排至混凝土顶面。5)冷却水管使用完毕,需压注水泥浆封闭。
4.5.1.2 埋设测温点
每个承台埋设测温点5个(具有代表性的点),承台中心埋置一个,墩身预埋钢筋两边各埋一个,模板两边距模板10cm各埋一个,埋置深度都为2m,埋置预埋式温度传感器,用建筑电子测温仪测量读数,基本上反映了整块大体积砼的表面和中心温度,埋设工作安排在浇筑前的12h进行,避免温度传感器丢失和破坏。
根据砼的升温速率来决定测温频次,在砼浇筑完三天至五天时间内,基本保证2-4小时测一次,之后,4-6小时测一次。当砼中心与表面温度小于15°C时,可以拆模。
4.5.2 大体积砼表面保温
为避免砼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差过大(规范规定≤20℃),保证日降温速度在1.5℃左右,大体积砼浇筑完需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通过保温材料的增减来控制日降温速度和内外温差。结合砼的养护,现场覆盖二层塑料布,三层保温草帘被,并且经常向模板上泼水,实现大体积砼的保温和养护。
4.6砼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特别是表面裂缝,主要是由于内外温差过大产生的。浇筑后,水泥水化使混凝土温度升高,表面易散热温度较低,内部不易散热温度较高,相对地表面收缩内部膨胀,表面收缩受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通常这种拉应力较小,不至于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但由于混凝土外部受太阳曝晒、雨水、冷空气等的袭击,也会使表面升降温差较大。因此,养护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必须用草袋覆盖,加强保湿.保温养护,延缓降温速率,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5 结束语
由本工程的施工控制可知,控制温度裂缝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施工措施: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水泥用量,选用低水化热水泥,掺加合适的外加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完善浇注工艺,以及加强养护工作和温度检测工作等。
面对应用日益广泛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措施,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走上成熟和规范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