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隧道明洞全长30m,其中DK144+372-DK144+386段长14米, DK144+386-DK144+392段长6米, DK144+460-DK144+470段长10米。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144+261、DK144+638;隧线分界里程分别为:DK144+261、DK144+638。 1.1.2 设计概况 1.1.2.1 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客运专线 设计速度目标值:基础设施200km/h 正线数目:双线 正线线间距:4.4-4.6m 机车类型:电动车组 列车运行方式:自动控制 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 轨道类型:CRTSⅡ型板式有砟轨道 1.1.2.2 隧道平面 该隧道自进口至DK144+509.73段位于R=5000m左偏曲线,其余地段位于直线上,隧道内铺设有砟轨道,直线地段轨道高度为766mm。 1.1.2.3 隧道纵坡及竖曲线 隧道内为单面上坡,坡度为12‰。 1.1.2.4 隧道洞门 隧道进口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隧道进口出洞方向为下坡,洞口前方设置5m长甲式隧路过渡段,过渡段边坡防护形式与边仰坡防护相衔接,其设计参见地路专业设计图。洞口截排水沟也与路基水沟衔接,隧路过渡段刚性路基、变形缝与沟槽衔接等设计参见“赣龙隧参03(Y)”相关图纸。 隧道进口采用帽檐斜切式洞门。隧道出口出洞方向为上坡,洞口前方设置5m长乙式隧路过渡段,过渡段边坡防护形式与边仰坡防护相衔接,其设计参见地路专业设计图。洞口截排水沟也与路基水沟衔接,隧路过渡段刚性路基、变形缝与沟槽衔接等设计参见“赣龙隧参03(Y)”相关图纸。 1.1.2.5 隧道防排水 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湿渍。 (1)防排水措施 ①隧道防水 a、明洞衬砌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10。 b、明洞衬砌防水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体,以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重点,并辅以防水层加强防水,满足使用功能。明洞衬砌背后设置防水层,防水层外侧应设置可靠的保护层。拱墙、仰拱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及遇水膨胀止水胶;纵向施工缝处设置混凝土界面剂及遇水膨胀止水胶。变形缝处设置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橡胶止水带等。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内缘设置钢边接水盒、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为减少仰拱变形缝两侧沉降,仰拱部位二次衬砌内设Ф50双层抗剪钢筋,钢筋环向间距50cm,仰拱变形缝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 c、明洞结构在回填土石后铺设粘土隔水层,在无粘土地区,洞顶可用复合防水层及浆砌片石,表面应夯填平整,然后回填种植土植草的防护型式,但要求与边坡搭接良好,以防雨水冲刷渗漏,危及明洞安全。 ②隧道排水 明洞内排水采用双侧沟方式,明洞水沟与相邻暗洞衬砌水沟衔接设置。 为了防止衬砌背后积水、洞内漏水,在拱墙衬砌背后铺设防水卷材。采用墙底开挖时,明洞衬砌边墙脚底部外侧设置纵向坡度不应小于3‰的Ф11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并引入明洞侧沟;采用墙顶开挖时,明洞衬砌拱脚外侧设置纵向坡度不小于3‰的纵向F604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边墙衬砌背后每隔4m设置竖向F604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并与拱脚排水滤管联通直接引入明洞侧沟,同时墙脚底部外侧设置纵坡不小于3‰的Ф110可维护塑纤排水滤管并引入侧沟。衬砌外汇水通过竖向排水管和与之相接的纵向排水管,由边墙脚背后纵向排水管与竖向排水管引入洞内侧沟。 明洞必须做好洞外防排水系统,开挖范围周边设置截排水天沟,回填体表面设置粘土隔水层。在无粘土地区,洞顶可用复合防水层及浆砌片石,表面应夯填平整,然后回填种植土植草的防护型式,但要求与边坡搭接良好,以防雨水冲刷渗漏,危及明洞安全。 明洞顶地表水原则上不得直接引入路基侧沟,应尽量以较短途径引排至自然稳定的沟谷等远离铁路主体工程的地方,如必须排至路基侧沟时,应设置急流槽,同时检算路基排水沟的排水能力,做好各专业之间的接口设计,保证水流顺利、通畅流入排水沟。 1.1.2.6 附属构筑物 隧道内设置双侧电缆槽,电力电缆槽位于边墙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采用合槽方式置于道床侧。 1.1.2.7 弃碴场布置 本隧道共有弃砟4.8万方(紧方),需堆放在以下弃砟场: 进口:隧道进口弃砟于DK144+650~DK144+750段线路右侧160~410m的山沟中。 2、施工总体组织方案 本工程工期较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为保证施工快速有效进行,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统筹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强化组织协调,实施信息化施工,具体安排如下: 2.1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部署 2.1.1 组织机构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总工组成领导层,下设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职能部门,设置如下:工程部、质检部、合同部、机料部、财务部、安全部、办公室、测量班和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