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隧道工程
  3. 内容

隧道质量控制要点8p

  • 资料大小:20 K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4-01-23 15:38
  • 发布作者:荟苛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1 隧道工程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详见综合篇第 条。    2洞口场地与临建工程应编制专项方案(含施工平面布置图)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洞口场地与临建工程应结合工程规模、工期、地形特点、弃碴场和水源等情况合理布置,严禁将临时房屋布置在受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及雪崩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方,严禁将高位水池建在隧道洞顶之上。    3 隧道施工自进洞之日至二衬完成之日,应实行严格的24小时人员、机械设备进出洞登记管理制度。洞口应设置岗亭并配备专人专岗设卡实行交通管制,岗亭用房面积不宜小于4平方米。洞内人员登记采用分工种分类挂牌至岗位牌,单洞岗位牌面积不宜小于2.4×1.2平方米。    4 边、仰坡开挖前需复测地形,地形变化大时应重新调整方案。及时施作洞顶截水沟,确保排水畅通。    5 应严格按设计支护参数及施工规范要求施作边、仰坡支护,加强边、仰坡支护施工自检和监理质量监控,杜绝偷工减料现象。边、仰坡支护施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泄水孔,以利坡面稳定。    6 边、仰坡支护为确保边、仰坡稳定的永久结构,严禁拆除。永久保留边、仰坡支护应作为制定洞口绿化方案的前提条件。    7洞口长管棚施工注意事项:    7.1施作长管棚套拱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套拱基脚落在稳固的基础上。    7.2应加强对长管棚角度和长度、规格、数量以及注浆孔大小间距等检验。相邻钢管的接头前后错开不宜小于1m,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宜超过50﹪;当采用分段连接时,可采用长4~6m钢管,并用套管连接,丝扣长度不宜小于15cm。    7.3压浆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防止爆管导致人身伤害。注浆顺序应按照由低至高,由下往上,隔孔交错进行。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持压15分钟后方可停止注浆。应认真填写注浆记录,若注浆压力达不到设计值,应及时分析原因,改进作业,采取调整浆液浓度等措施满足设计要求。    8 明洞衬砌施工注意事项:    8.1明洞开挖后基底必须进行承载力测试,达不到设计值的应进行有效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8.2应尽早施作明洞衬砌,二衬台车在暗洞部分施作了2模二衬后,宜退出来施作明洞,确保隧道洞口安全。    8.3明洞双层钢筋之间的间距和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9 为解决明洞与暗洞交接处漏水的质量通病,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治理:    9.1铺设暗洞第一环衬砌防水板时,应将防水板延伸至明洞范围内,预留长度以超出套拱长度并满足与明洞防水板有足够的搭接长度为宜;    9.2明暗交接处的沉降缝应采取可靠的防水措施。    9.3宜将明洞与暗洞的沉降缝设置在套拱中间部位;?    10 明洞铺设防水板前,应将钢钉、铁丝等尖锐物清除干净,以确保防水板完好;    11 明洞拱圈砼达到设计强度后,由人工对称分层夯实回填至拱顶以上1m,方可采用机械回填。    12 洞门施作完成后,应及时安排边仰坡及洞口周围的绿化,确保通车时洞口与周围自然状况浑然一体。    13 隧道掘进施工应加强地质工作,重视超前地质预报。当前方地质出现变化迹象或接近围岩分界线时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小导坑、超前探孔等方法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方可进行开挖。    14 隧道掘进施工应加强跟踪地质调查。开挖后隧道地质素描记录能为后续掘进施工和隧道运营管理提供准确真实的隧道实际地质状况原始资料。每循环开挖后应及时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附录E《隧道地质素描图》作好地质构造核对和记录工作。    15 应高度重视监控量测指导施工的重要作用。监控量测工作应结合开挖、支护作业的进程,按要求布点和监测,及时分析、处理和反馈。应根据量测数据处理结果,及时提出调整和优化施工方案和工艺,确定二次支护时间。围岩变形和速率较大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16 隧道施工内环境对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必须保证洞内空气质量良好,照明充足,道路平整、排水畅通。凡独头掘进超过150米的隧道必采用机械通风。项目法人应结合项目特点在合同文件中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在施工中加强检查,严格控制。    4.17 应根据隧道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结构形式、工期要求等选择适宜的开挖方案。实际掘进施工原则上应遵循设计开挖方案,如设计与实际不符应及时调整开挖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18 合理的开挖方式和每循环进尺是确保掘进安全的关键环节,应严格控制。常采用的开挖方式有全断面开挖、台阶法开挖、环形开挖留核心土等。    18.1 Ⅰ、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为确保光面爆破效果,每循环进尺不宜超过3.5m。    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 为确保掘进安全和光面爆破效果, 每循环进尺不宜超过3m。    18.2 Ⅳ级围岩宜采用台阶法开挖,为确保掘进安全,每循环进尺不宜超过2榀钢支撑的间距;下台阶应在上台阶初支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宜左右错开施工,严禁每次掘进长度超过2榀钢支撑的间距,并及时支护,钢支撑必须落在稳固的基岩上并用锁脚锚杆固定。    为切实做好作业面各道工序合理施工,初期支护及时闭合成形,台阶长度宜控制在30m左右。上下台阶平行作业时,必须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18.3 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的,每循环进尺不宜超过3m,台阶长度宜控制在50m左右。    18.4 Ⅴ级围岩宜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每循环进尺一榀钢支撑间距,核心土面积应不小于整个断面面积的50%,严格控制各台阶长度、循环进尺、左右台阶错开长度、上下台阶高度。上台阶预留核心土长度宜控制在3~5m;中台阶长度宜控制在2~3 m,且左右侧错开2~3m;下台阶和仰拱应及时跟进,仰拱与下台阶距离宜控制在15~25m。核心土与下台阶开挖应在上台阶支护完成且喷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    下台阶开挖边墙时应采用“马口”跳槽开挖,开挖时左右边墙应错开施工,“马口”的宽度不应小于2榀。    18.5 大跨度、围岩稳定性特别差的隧道(我省很少见),可考虑采用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等掘进方法,应严格按规范要求实施,确保安全。    19 超前小导管施工注意事项:    19.1 应加强对钢管的长度、规格,数量,注浆孔大小间距等检验,管尾端应与钢支撑焊接牢固,与下一环超前小导管的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9.2 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压浆,认真填写注浆记录,注浆顺序应按照由低至高,由下往上,隔孔交错进行。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持压15分钟后方可停止注浆。    20 施工前应按围岩级别进行钻爆设计,并根据实际爆破效果对爆破设计参数进行调整,开挖轮廓线应考虑预留周边围岩变形量。    21 炮眼的角度、深度、密度、垂直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和装药量不合理是导致超欠挖的主要原因。超挖导致围岩应力集中且难以回填密实,欠挖将减小衬砌厚度,将影响隧道使用寿命,为严格控制超欠挖,光面爆破应遵循“多打眼、打好眼、少装药、装好药”的原则:    21.1 根据放线点勾画出整个隧道轮廓,对周边眼、辅助眼、掏槽眼、底板眼的位置进行标记。辅助眼行距应布置均匀,轮廓线形状尽可能与隧道轮廓线形状一致,以利光面爆破层厚度均匀。    21.2应根据围岩特点选择合理的周边眼间距,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应比其它爆破方式间距小(即适当加密周边眼)。    21.3 施工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炮眼角度、深度、密度和垂直度的检验,尤其要加强对边墙周边眼钻孔质量的监控。炮眼精度应严格控制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规定之内: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5cm;周边眼沿隧道设计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眼深误差不大于10cm。    21.4 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应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布置,宜采用小直径药卷和低爆速炸药。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隧道质量控制要点8p
http://m.civilcn.com/luqiao/suidao/1390462691609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