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大众对于生活中基础设施的建造速度与质量标准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与目标。因此,论文就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地探讨与分析,以期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提升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引言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的条件,电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能源,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在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际生活中与日俱增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农业生产水平也直接地证明了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基础处理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其竣工质量好坏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本文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主要特征,从不同的几个方面浅淡分析了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技术因素,力求为我国水利水电研究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2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1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特征
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特征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更新速度快、要求严格、范围广泛、环境复杂四个方面。第一,更新速度快,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大众有目共睹,在改革创新政策的督促下,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也逐渐向精细化迈进,施工人员对新兴技术的运用与材料的更新也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力求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第二,要求严格,水利水电建设是一项烦琐复杂且工作量十分巨大的工程,此类工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而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对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国家以及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施工建设中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施工,基础部分的施工更是关注的重点。第三,范围广泛,水利水电工程自兴起以来就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不过此项特征有利亦有弊,弊端则是施工时间长、工程量庞大等。第四,环境复杂,水利水电工程顾名思义,施工的场地绝大多数都在大型水库或湖泊附近,且以水流湍急的地点为佳。因此,工程所在地的水文与地质条件是决定水利水电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通常在工程实施前为了加固地基,都要对地质进行多方特殊加工与处理,以防范意外的发生[1]。
2.2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运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粉喷桩技术以及锚固技术三个方面。首先,就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而言,该技术完美结合了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施工技术,有效地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工程的刚硬度与强度。但是由于这两种施工技术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方式和施工技术。本文建议可通过运用先张法施工技术增加应力,保障施工工程的质量,在构建强度达到整体强度的50%以上时,方可运用后张法施工技术,以便更好地提升工程的强度。此外,想要运用好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要在准确确定地基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适当选择锤击法或是静压法在施工沉降过程中降低桩基。其次,便是粉喷桩技术的运用,合理有效地运用粉喷桩技术可以使工程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该技术是一项需要众多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共同合作完成的技术。例如,施工人员在工程开始之前需要将现场整理得相对干净整洁,保持地面地平整以及精准设置粉喷桩的位置,为接下来的施工做好万全准备,确保将误差值降到最低,使测量准确有效,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勘测放线数据后,确保桩身垂直,在桩中心放桩位标,即使出现误差也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施工结束后进行还原,可免去验收时众多不必要的工作。另外,施工企业对于外加剂添加方面要进行控制,确保其使用不会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质量与安全。最后,便是锚固技术的运用,锚固技术由于施工简单、成本低廉,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经济利润也较为可观。水利水电工程的工程量庞大,因此,在建设时施工现场都尽量选择在了人数少、地域空、近水域农田的地方,既降低了扰民噪声又灌溉了农田,可谓一举多得。锚固技术的使用有效地增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抗风、抗震程度,间接提升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强了工程基础部分的承载能力,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
3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
3.1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概况
上文整体概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大方向,为了让人们可以更清晰明了地对此类工程技术形成认知,因此,本文针对特定的方向展开了不同的研究,首先便是基础的地基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倘若地基自身情况不良,对于安置其上的建筑不能进行相对稳定、安全地承载,建筑物就会存在极大的潜在不稳定因素,进而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无数研究人员的心血付诸东流。通过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地基的几种状况。第一,自身地质条件较为恶劣,无法承受较大压力的,这样的地质条件在抗滑性、稳定性方面几乎都达不到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相关指标亦无法满足地基上部建筑物对于抗滑稳定的要求。第二,由于地基土层较软、强度分布不均等,导致地质强度无法达到上部建筑物承载要求,长此以往,会引发建筑物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局部乃至整体受损变形,导致工程建设功亏一篑。第三,结构较为松动散乱的砾石层、构造碎带以及其他种类的透水较好的地质,倘若水利水电工程的地基位于此类地质结构上方,往往会产生无法阻止的渗水状况,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3.2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中主要存在着施工技术管理意识不强与质量意识缺乏两大问题。首先,就施工技术管理意识不强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其存在可以有效地调控水利水电工程,只不过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没有对此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工程结构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到位、技术实施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其次,对于质量意识的缺乏来说,长久以来,基础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便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问题,因此,竣工时的检验工作便成了重中之重,工程量庞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如此。但就在这种形势下,依旧有人舍本逐末,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在工期、原材料等方面动歪心思,而这些都是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的潜在因素。3.3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策略针对以上情况,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策略予以应对,例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强夯技术、抛石挤淤法以及固结排水法的应用。本文仅针对抛石挤淤法进行相应简要地分析,倘若相关人员有对其他三种方法感兴趣,也可自行查阅。抛石挤淤法是一种针对沼泽地或盆地地质状况所衍生出来的方法。本文选择介绍此项方法,是因为沼泽、盆地等地具有不便排水、抽水的特殊性,久而久之这种特性会使硬泥土的数量逐渐减少降低,导致地基无法满足建筑物的需求,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其中加入一定的碎石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不过在加入碎石时,需要注意石块直径需达到30cm左右,且进行填充时要自内而外扩散,这种方式可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大大降低石材损耗。
4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
4.1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概况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对水闸施工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此类技术的完善可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保证生态闸门的安全。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水闸施工前的技术,众所周知,无论任何工程在开始前,都要对即将应用的技术进行基础性地了解,水闸工程技术亦不例外。在正式施工前,需要合理采纳施工管理人员的建议,研讨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此一来可更好地保证水闸工程的技术应用质量与施工需求的满足。第二,水闸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是保证整个水闸工程施工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要素。技术人员在施工中要对各类技术要点进行严格地把控,在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将水闸工程质量进行最大程度地提高。第三,开挖工程,这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技术之一,就目前情况而言,进行开挖工程是开展水闸工程的必要途径。开挖过程中对尺寸的测量、数据角度的规范、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等都是准确测量出工程实际数据的必要条件。第四,金属结构工程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的一部分,金属结构对全面提高工程的质量、支撑工程运转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金属结构施工时,要对施工工艺、材料采购、材料质量、施工监管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尽可能地防止意外发生。第五,导流,水闸施工时需要对水进行截流,从而缓解水流的压力,由此降低河流对施工产生的影响。
4.2水利水电工程中保证水闸施工技术有效应用的相关策略
常言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句话用在水闸施工技术中再合适不过。混凝土施工技术便是这句话的具体且真实的写照。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止水施工以及混凝土材料配比。就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技术而言,施工缝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后期建筑是否会出现渗水现象。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盖了一所房子,正要入住时发现房顶的瓦片千疮百孔,还不时的有雨水漏下来”是一个道理,因此,在进行施工缝处理的过程中,要用采用最新的施工技术与最全面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从多个不同的层面采取措施,以此保证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亦要适时对其进行检验,确保每一步稳扎稳打,避免徒作无用功。例如,在对施工缝进行处理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与技术掌握程度,选择比原混凝土轻度更高的材料等,确保施工缝处理的质量。就止水施工技术而言,止水施工技术是水闸工程施工技术顺利应用的前提保障,同样需要增强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多方面进行质量与施工技术的控制。就混凝土材料配比技术而言,混凝土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应用方面来说,混凝土是最基本的材料,而材料的质量又是一个工程质量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由此可见,在选择混凝土材料时,需要加大对检测技术的应用,以确保材料质量万无一失。
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5.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概况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开挖施工来说,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且地质情况的恶劣程度与边坡开挖施工难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地质情况越恶劣,边坡开挖施工难度越大。但是无论地质条件是优是劣,对边坡开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虽说地质情况好的地方开挖难度小,但土质软水分多,会使后期在支护时缺乏相应的稳固性,而地质差的地方由于土质硬,反而为边坡支护稳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施工的进行也会相对顺利。另外,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的边坡开挖方式也不尽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最大程度稳定支护结构的方式。
5.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实施策略
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其建设通常处于极易发生滑坡的陡峭地带,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需设置好钢筋网等外部硬件设施,为施工过程提供安全防护。在设置前,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因地域情况而对钢筋网带来的侵蚀、风化等损伤,设置过程中针对相应情况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另外,钻爆设计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边坡开挖时常用到的技术,对于硬度较高的岩层屡试不爽。不过由于不同地质区域岩层硬度不同,因此,在钻爆前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钻爆,确保将工作质量、效率与安全融为一体。其中,安全保障是施工中尤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在保证钻爆安全的同时,施工单位亦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6结论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开挖施工会对岩体结构造成破坏,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常说的塌陷或滑坡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工作便成为了当下的要点,完善地运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是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准的有效途径。本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地探讨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提升有所助益,从而推动我国水利水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建君.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