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治理
  3. 内容

山东-枣庄-山亭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解析

摘要  山亭区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山亭建设,林木覆盖率由过去的21.3%提高到现在的52.7%,打造“灵山秀水,林海果园”生态区建设目标。
关键词:   小流域; 综合治理 ; 成果


1.基本情况
山亭区地处沂蒙山区西南麓,枣庄市的北部,属淮河流域运河水系,全区总面积1018平方公里,辖10处乡镇(街道),一处抱犊崮管委会农村工作处,255个行政村,86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49.7万人。境内大小山头1234个,是鲁南典型的纯山区,贫困区。全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70%。建区之初,水土流失面积达744.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3%。针对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情况,全区划分岩马湖、十字河、抱犊崮三大项目区,项目区分成31大流域,流域内分成52个重点治理小流域。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全区林木覆盖率达 52.7%。
 
2.治理目标和措施
山亭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多年来始终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坚持短期、中期、长期利益相协调,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工程、生物、农艺措施相配套,防护、治理、开发相结合,实行山、水、林、田、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以治水为中心,大力建设林果基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开展水保集约规模经营开发,并探索出了“山顶松柏槐,山腰干鲜果,山下建梯田,营林路绕山转,沟道谷坊塘坝节节拦,田边果条生物堰”的主体布局、网带结构治理开发体系和多层次防线全方位综合防护体系的治理模式。打造“灵山秀水,林海果园”生态区建设目标。
在流域治理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整修水平梯田、砌垒石堰、整修田坎、生物护堰、栽植水保林、经济林,修建谷坊、塘坝、沟头防护、蓄水池、水窖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到2010年底,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2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80%,各项治理措施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
3.水土保持治理成果
建区以来,山亭区大力弘扬“扎根山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山亭精神,从小流域治理起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创建生态环境示范区、打造秀美山川为目标,持续开展了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全区累计投工5000万个,投资2.5亿多元,完成各类工程5800多项,开发治理小流域52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2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25万亩,(包括砂石山开发整地4万亩);修梯田坝堰320万米;新建各类拦蓄工程800多座,营造水土保持林20万亩,发展经济林20万亩,栽植金银花、白蜡条600万墩;修建区、乡、村三级公路280公里,环山营林路450公里,建水保管理房1000多个;全区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区建设初具规模,经济和各项事业迅速发展。水土保持工作做出了突出成绩,取了得了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大为改善,过去的荒山秃岭变成了花果山,林木覆盖率由过去的21.3%提高到现在的52.7%,处处山清水秀,部分流域形成小气候;二是生产和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通过大搞水土保持,过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农民收入连年增加;三是创建围泉、朱山国家和省精品流域五处,开发国家旅游景点三处;四是由于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山亭新城的不断建设,山亭区已成为鲁南大地的一道亮丽的生态旅游风景线。
4.主要经验和做法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发动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山亭区的一个好传统,从1998年以来,国家每年安排我区一处重点流域治理项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紧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把国债项目当作体现“三个代表”精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工程来抓。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水利、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资源、财政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的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和督查落实等工作。项目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并设立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发建设施工指挥部。严格落实工程领导负责制和技术责任制,使项目建设一级抓一级,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好局面。
4.2科学规划、规范施工,打造精品工程
针对山亭区荒山资源多这一特点,我们组织水利、农技、林果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规划班子,现场勘测,因地制宜,统一规划,以流域为单元,制订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实施方案。在规划治理上:一是本着先坡面后沟道,先上游后下游的原则;二是以高程、坡度为依据,对5°—15°的坡耕地和砂岭化零为整,统一治理,建成高标准水平梯田,栽植坝堰果树和金银花,既增加经济效益,又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因地制宜,根据沟道特点建小型拦蓄工程、低水高调工程,充分拦截地表水,扩大灌溉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农林果提供水源保证。
为确保国家投资项目工程如期保质完成,山亭区水利局制订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施工管理办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一系列水土保持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工程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与中标企业签订中标承包合同,统一制订工程质量标准和工期,水利部门技术员吃住在工地,现场把关,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争创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4.3以国家投资项目为龙头,带动全区水土保持工作。
山亭区坚持以治水保土为中心,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每一项目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标准验收,实现高产出、高效益的目标。做到治理一片,见效一片,富裕一方,取得了良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山亭区依托小流域为基点,充分发挥示范小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几条、十几条小流域连成大流域,规模治理,综合开发,形成产业基地。对土地进行调换,化零为整,实行“一村一大片,一户一大块”的经营方式,形成治理开发规模化、结构调整产业化,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办不了、村集体想干干不好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土地流转形势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4.4 制定激励政策,发展民营水保,加快治理步伐。
对小流域治理,山亭区政府采取“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扶持为辅”的原则。在资金投入上,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坚持“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利用上级扶持资金作引子,优先扶持治理积极性高的村。在用工政策上,项目区采取一事一议,实行农民互助工政策,励农民投资投劳自建工程,实行民办公助,大力发展民营水保。由于小流域治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乐于接受,愿意投资投劳,对部分不宜集中治理的荒山荒坡,实行公开拍卖,允许继承转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
4.5以小流域治理为依托,注重实效,综合开发
在项目实施中,一是坚持小流域治理和林果基地开发相结合,以项目区水利工程带动果品基地开发,山亭区现已建起十大果品基地,冬天有冬桃,春天有樱桃,夏天有油桃,秋天有栗子、核桃和大枣,一年四季干鲜果品不断,果品产量占枣庄市干鲜果品产量的70%以上。二是把小流域治理和生态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事业,实行保护植被,封山育林政策,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修复功能,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创建抱犊崮、熊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处,莲青山省级森林公园一处,建设旅游生态村35个,极大地改善了山亭区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了我区的知名度,三是把小流域治理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和土地整理相结合、综合开发,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实现了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5 效果与建议
5.1效果
通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山亭建设,2008年山亭区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区。
5.2建议
  5.2.1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围绕流域治理、生态农业、山体修复、水系整治、景观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共赢的目的。
5.2.2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应与水源地和水环境保护相结合。建立面源污染控制、人为水土流失防治等管理制度和措施,防止污水、垃圾进入和撒落在治理区,确保河道清洁和水源地周边环境的美化。
5.2.3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应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将流域内的自然村落、工矿企业,按照统一规划进行搬迁,实行相对集中,腾出空地后进行植被绿化,以减少水土流失。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山东-枣庄-山亭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解析
http://m.civilcn.com/shuili/lunwen/zhili/1299744235132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