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古至今,国内国外十分重视水土保持,近年来,洪涝不断,旱灾无常,这些与水土流失严重息息相关,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工程。
关键词:水土流失 危害 水利工程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而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为在自然条件下,生成1厘米厚的土层平均需要120-400年的时间;而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层厚度均在1厘米以上。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对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水土保持的现状及特点
1.1水土保持的现状。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
1.2水土保持的特点。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2 水土保持在水利中的作用
2.1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
2.2提高水利工程效益。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还可以拦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
2.3减少灾害,降低损坏。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
3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
3.1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
3.2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函、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
3.3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特别在山区,瞬时会形成山洪。
3.4恶劣天气易形成山洪灾害。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凼、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
4 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
4.1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宣传。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力度,除在有关水利工作会议上进行传达贯彻,还要通过张贴水土保持宣传画、报纸、、散发传达、巡回等形式, 开展广泛的宣传,同时通过执法监督,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防止新的水土流失的产生。
4.2加大水土保持监测力度。近年来,一些山丘区经济林发展很快,荒山、荒坡开发强度很大,但有由于有乱砍滥伐等现象,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农林开发项目急功近利,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一些群众在经济林抚育管理时,把林下的灌草与枯枝落叶统统清除干净,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超过了一般荒草地。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3工程防护。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
4.3.1山坡防护工程。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及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地,减少或防止形成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土壤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属于山坡防护工程的措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钱鳞坑、山坡截流沟、水窖(旱井)、以及稳定斜坡下部的挡土墙等。
4.3.2山沟治理工程。防止兆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属于山沟治理工程的措施有: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以拦调节泥沙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拦沙坝,以拦泥淤地,建设基本农田为目的的淤地坝及沟道防道防岸工程等。
4.3.3山洪排导工程。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冲积锥上的房屋、工矿企业、道路及农田等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及意义的防护对象。属于山洪气压层的有排洪沟、导流堤等。
4.3.4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其工程包括小水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温地、引水上山等。
4.3.5谷坊工程。谷坊是一种修建在沟壑中拦截泥沙的防护措施,其作用是可以减缓坡降,大大降低雨水携带泥砂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并被广泛采用的治理沟壑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谷坊工程主要修在沟底比降较大(5%~10%或更大)、沟底下切剧烈发展的沟段。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并抬高沟床,制止沟底下切,同时也稳定沟坡、制止沟坡扩张(沟坡崩塌、滑塌、泻流等)。
4.6植物措施。拦沙坝、谷坊的修建在短期内控制了泥石流对下游的直接危害,但要彻底控制住泥石流,还要以生物措施来进行治理。
4.6.1植树造林。小流域侵蚀沟生物措施治理主要是营造水源涵养林、护坡林、固沟林。通过在山坡、侵蚀沟两岸造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拦截、阻滞、分散和吸收地表径流,减低流速,减少流量,含蓄水分,防止沟状侵蚀沟的继续扩大,防止河流淤塞,改善小气候状况与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
4.6.2林草结合。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小流域的植被,特别是在营造固沟林时,由于坡度大,土壤保水性差,直接植树不易成活,可采用林草间种,有效减少土壤表面的侵蚀,在中坡、缓坡地带营造水土保持林,经济林。
4.6.3打击破坏林木行为。坚决抵制破坏已有林木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境内现有天然林资源。实行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确定合理的年采伐量、采伐面积、采伐强度和最佳的采伐方式,控制土壤侵蚀量。同时通过植树造林,特别是种植抗旱保水的植被,利用其强大的根系锁住水分,提高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对于坡耕地开展的大规模的退耕还林,严禁毁林开荒。
参考文献:
[1]杨家坦.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3):4~6.
[2]王跃,周林.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8~19.
[3] 孙富行.资源水利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0
[4] 高鹏杰.浅谈河流治理中的生态问题[J].北京水利,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