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水利治理
  3. 内容

浅谈对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类型的认识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建设活动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规划与布局提供了依据,对于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概念,同时说明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目的,并且详细论述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各种类型,从而在总体上对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 概念; 对象;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规划; 监测类型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更加突出,作为生命之源的水资源和生存之本的土地资源遭到损失和破坏,由于我国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各类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为了全面掌握地方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现状,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就愈发重要。而由于现今环境和发展形势的瞬息多样,当前国家战略部署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这需要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来促进监测工作的精确化、科学化和现代化。 

  一、水土保持监测概述 

  1.概念 

  水土保持监测,就是以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目的,采用调查监测、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自然地理数据系统等多种信息提取、分析以及处理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状况、分布、危害及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和分析工作。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规模与强度、危害以及影响状况、发生发展原理和规律、动态变化趋势,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建设决策以及有效、全面、科学地开展水土保持措施具有关键性作用。 

  2.水土保持监测的对象 

  水土保持监测是对于发生在小流域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过程,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分布、危害和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益进行的监测。水土流失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和过程,是地表发育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包括了大气降水以及径流的水循环的平衡过程,地形地貌、土壤、生物植被的发展演替过程,还包括人类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以及人类发展阶段中的人文过程(商品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等)。因此,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过程中包含和关联着各种形式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移、交换过程。同时,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区域,是地面组成物质迁移最显著的区域,因而成为了水土保持相关学科的重点研究对象。全面有效地对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过程进行科学监测能够直接服务于学科研究和生产实践。 

  二、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 

  从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特性出发,能够我国的水土保持监测划分为研究性监测、实验性监测、生产性监测和预警预报性监测4种类型,这四种类型之间彼此联系、相辅相成。此外,也可按照监测对象与方式的不同,将监测分为宏观监测和微观监测两种,其中宏观监测的内容以具体区域的小流域、样地的各类侵蚀如重力侵蚀等为主,而微观侵蚀则是以地面表层各类自然地理信息的遥感监测为基础。 

  1.研究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依据监测中的具体对象,运用科学有效的研究方式与途径,将提出理论指导和展示发展规律作为目的而开展的探讨与研究。不同于固有意义上的研究工作,研究性监测大多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根据研究性监测的内容,可将其划分为监测原理研究、监测方法研究、监测途径与技术研究、监测管理研究以及其他针对具体对象进行的研究性监测。 

  2.实验性监测 

  实验性监测是依据规划设计的实验方案或计划,针对确定的监测对象,运用实验的方式与途径而开展的考证与检验性活动。比较各种方式的实验内容和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实验性监测划分为监测原理与方式实验、监测途径与技术实验以及其他特点目的的实验性监测。实验性监测的展开和进行要以实验对象与特点目的为基础,采取科学有效的实验手段并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具有随机性与非随机性两种方式,在大部分实践应用中多采用非随机性实验,以达到根据实验目的人为控制实验进行方向的要求。 

  3.生产性监测 

  生产性监测则是通过采取科学成熟的监测原理�c手段,针对具体特定的生产实践目的,对我国水土流失以及综合治理状况进行的动态评估与监测。根据生产性监测是否有额外利益产出,能够将其划分为盈利性监测以及非盈利性监测。在水土保持生产性监测中,必须针对实际情况来展开,要以创新、公正、科学、有效作为监测中必须践行的要则,一步步回归社会公益性。 

  4.预警预报性监测 

  预警预报性监测则是结合原有的理论成果,通过建模以及数理方法,针对未来水土流失以及综合治理情况而展开的预警预测,根据监测特性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预报性监测和预警性监测。预警性监测通常是对影响因子进行监测,对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发展规律进行分析,预测将来发生水土流失及相关事件的风险与可能性,同时作出警戒,如黄河下游洪涝以及西南土石山区滑坡灾害预警等等。而预报性监测是通过建模,预测区域内一定时期的水土流失及治理状况与发展趋势。 

  三、结语 

  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沿着时代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尽管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事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监测的各项技术方法和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为了实现实时动态的全面掌握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状况及其综合治理状况,建立有效的灾害预警机制,防止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必须要结合水土流失的成因以及监测工作的发展规律,从生产实践的实际应用出发,因地制宜的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制度体系,提高水土保持和规划工作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效率,保证监测工作的科学高效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1] 郭索彦.水土保持监测理论与方法[J],2010. 

  [2]赵辉.试论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与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1):46-50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对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类型的认识
http://m.civilcn.com/shuili/lunwen/zhili/1525678729359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