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边坡与基坑工程
  3. 内容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0p

  • 资料大小:1.3 MB
  • 运行环境:NT/2000/XP/2003/Vista
  • 资料语言:简体中文
  • 资料评级
  • 授权形式:资料共享
  • 更新时间:2015-07-11 14:55
  • 发布作者:米米亚
  • 插件情况 无插件,请放心使用
  • 文件类型 RAR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 安全检测 瑞星 江民 卡巴斯基 金山
介绍: 一、工程简况 355线乳化液池为地下箱形混凝土结构,桩基为预应力管桩,池体长21.01m,宽4.605 m,底标高-6.60m、顶标高±0.00,底板厚1.0 m,墙壁厚0.505 m,混凝土强度等到级为C35,抗渗等级为S6。 二、施工部署 由于乳化液池埋深较深,又与厂房柱基相邻很近,所以采取开口法施工,以免厂房钢结构安装完毕后,施工深基时使厂房柱基发生偏移,致使钢结构发生变形。厂房柱基础与深基同时施工,将柱基加深,深基施工完毕后,进行钢结构安装。其它浅基、沟道等采取闭口法施工。 (一)乳化液池基础,采取12米长钢板桩支护,采取一顺一丁,工作面1.5 m,钢板桩上部采用φ500~800钢管支撑,间距4~5m,钢板桩顶标高-2.5m,第一次施工到-3.5m,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第一次施工完毕后,将钢板桩拔掉,高低差回填石屑,土方开挖前水位必须降到底标高1米以下,方可进行开挖。 (二)和乳化液池相距很近的厂房柱基进行加深,和乳化液池同时进行支护、施工,厂房柱基础加深如下: K轴:23、24、26线柱基础加深至-6.55m。 (三)采用大井降水的方法降低地下水位。 三、施工方法 施工顺序: 降水→挖槽(-2.5m)→打钢板桩→卸荷(-2.5m)→局部开挖(-3.5m)→支撑→开挖→混凝土垫层→池体第一次施工 (一)整个深基区采取钢板桩加钢管支撑的支护方案,且必须通过计算确定是否可行。 (二)按平面布置图进行放线,先挖-2.5m深、2.0m宽的槽,然后打钢板桩。 (三)整个深基区域共布置φ600大井4口,井深15米,降水15天后,水位低于底标高1米以下时方可进行开挖。 (四)开挖前进行卸荷,基础区域钢板桩周围4米内进行卸荷,卸荷到-2.5m。 (五)卸荷完毕基础先从一端开始土方开挖,开挖到-3.5m ,进行300×300H型钢冠梁和φ800钢管支撑施工,支撑完毕后进行开挖,开挖一段距离后,即第二道支撑位置稍过后,停止开挖,进行第二道支撑,第二道支撑支撑完后,再接着进行开挖,以后以此类推,直至挖土完毕。挖土完毕后应及时浇注垫层混凝土,以便及时在基础底标高处形成一道混凝土支撑,具体见附图。 四、主要材料用量 1.钢板桩(I36c 桩长12m): 422根 2.H型钢(冠梁300×300): 113延米 3.φ800钢管(支撑): 57延米 五、安全措施 1.必须严格遵守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2.必须按方案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3.支撑完毕后,检查各节点的连接状况,经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开挖; 4.支撑端头设置不小于10mm的钢板作封板,端板与支撑钢管满焊,焊缝厚度及长度能承受全部支撑力或与支撑等强度; 5.在基坑四周设置300×300的排水沟,防止地表水从钢板桩缝隙流入基坑或渗入基坑; 6.支撑时H型钢与钢板桩间不允许有空隙,空隙必须用型钢支撑牢固; 7.钢板桩施工时必须按方案进行,钢板桩间相互咬合; 8.地下水位必须降到基础底标高以下1.0m时方可进行开挖; 9.挖土完毕后应及时浇注垫层混凝土,以便及时在基础底标高处形成一道混凝土支撑。 10.基础第一次施工完毕后,基础与钢板间回填石屑后方可拆除支撑、拔除钢板桩。 11.支护完毕后,每两个小时观察一次,包括坑壁变形、坑底回弹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实行信息管理和动态监测。 12.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必须保持在-7.6m以下。
点击进入下载 (需要 0 积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0p
http://m.civilcn.com/yantu/bpjk/143659770780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