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浅析深基坑施工技术

  [摘要]结合作者工作经验,对大型深基坑施工对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了综合阐述,从基坑支护、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土方开挖等方面作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基坑支护 

  1.工程概况 

  某项目为A,B,C三区;其中A区基坑形式为L形,长约233m,宽约117m,面积约20360m2,基坑开挖深度10.6m,基底标高770.9m;B区基坑长约420.4m,宽约288m,面积约107200m2,基坑开挖深度16.3m,±0.00标高为782.4m,基底标高760.50m;C区基坑形式为长方形,长约117m,宽约95.1m,占地面积约11126.7m2,基坑开挖深度10.6m,基底标高770.3m。A区包括3栋高层建筑物,建筑物高度分别为15层、27层,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形基础;B区包括22栋建筑物,其中8栋为高层建筑物,建筑物高度分别为26层、31层、34层高层住宅,23层、33层为高层公寓,12层为办公楼,2层~5层为商业区,3层为幼儿园,4层~5层为教学楼,主体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形基础;C区共3栋楼,1号、2号楼为商业酒店用房,筒中筒结构,地上建筑高度为144.6m。 

  2.环境特征 

  2.1水文地质条件 

  ①人工填土层( ):杂色,结构松散,稍湿,不均匀,主要为建筑垃圾,其次为少量的生产垃圾。夹杂大量粉土、粉质粘土,局部为素填土。一般厚度0.70~12.10m,平均厚度7.67m,层底埋深为0.70~12.10m,层底标高为768.22~780.91m。②粉土层( ):黄褐~褐黄色,湿,稍密。土质较纯,一般厚度1.50~7.40m,平均厚度4.20m,层底埋深为4.30~8.80m,层底标高为771.69~776.55m。③粉土层( ):灰褐色,饱和,稍密。夹有分布不均的粉质粘土,属中等压缩性土层。一般厚度3.60~11.80m,平均厚度7.78m,层底埋深为14.50~18.40m,层底标高为762.06~766.04m。③1细砂层( ):褐黄~黄褐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含有分布不均的粉砂薄层。一般厚度1.20~3.60m,平均厚度2.30m,层底埋深为5.60m~10.0m,层底标高为770.88~775.25m。④粉土层( ):灰色~灰褐色,局部褐色,饱和。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属中等压缩性土层。一般厚度1.50~7.00m,平均厚度3.85m,层底埋深为22.60~26.60m,层底标高为753.92~759.02m。④1中砂层( ):褐黄~灰褐色,饱和,中密状态,含有分布不均的细砂层。矿物组成主要为长石、石英等。一般厚度1.80~7.80m,平均厚度3.71m,层底埋深为18.0~23.70m,层底标高为757.12~762.29m。⑤中砂层( ):灰褐色,局部黄褐色,饱和,中密状态,含有分布不均的细砂层。一般厚度4.20~11.90m,平均厚度9.57m,层底埋深为30.60~36.90m,层底标高为744.78~750.62m。 

  2.2周边环境 

  A区北侧有研究所宿舍楼6层砖混楼,1层地下室,地下室层高2.2m,基础埋深2.63m,总高17.6m;采用石灰桩、水泥桩复合地基,柱长7m。A区西侧的广场综合楼地上20层,地下1层,总高度74.4m,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6.76m,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柱长16.7m。A区西侧的广场住宅楼地上6层,地下1层,总高度18.95m,框架结构;基础埋深6.76m,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柱长16.7m。B区西侧房地产8号、3号住宅楼是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结合5孔过水箱涵形式,8号楼底板标高-6.35,基础梁底标高-7.4m,3号楼的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6.45m;地基处理均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有效桩长10m;8号楼地面绝对标高约782.4m,距基坑边17.54m。B区西侧万厦房地产4-6号住宅楼6层为砖混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结合5孔过水箱涵形式,基础底板垫层底标高-7.10m,地基处理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A区为7.5m(B区为9.1m)。地面绝对标高约782.1m,距基坑边最远21.3m,最近15.76m。 

  3.搅拌桩主要施工技术要求 

  冷缝处理:轴线范围内场地不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较多,西侧夜间施工干扰大,中断施工的现象必然存在,极有可能在两桩之间形成冷缝。为确保施工质量,如无法搭接,在冷缝外侧先进行补桩,再采用高压旋喷处理,轴线长度处理:按设计要求,三轴搅拌桩桩径850mm,桩间距600mm,每个施工单元相互搭接1个桩,因此每施工单元长度为1.2m。因设计拐点较多,对单段轴线总长超出1.2整数倍的,为达到设计要求,在超出1.2整数倍的地方,增加一个施工单元,个别场地不具备条件的,可适当增加与上一单元套接长度。供浆中段处理:搅拌桩机喷浆时应连续供浆,喷浆搅拌过程中因故停浆,须立即通知操作者。此时为防止断桩,应将搅拌桩机下沉至停浆位置以下0.5m,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施工。因故停机超过3h,应拆卸输浆管,彻底清洗管路。待处理完毕后,喷头重新下沉至事故点以下50cm重新喷浆处理。 

  4.土方开挖 

  场地平整→降水井施工→降水施工→水位降至7m位置→土方剥离→土方剥离由周边向中间退(基坑周边剥离深度结合基坑支护图纸,保证冠梁、锚索的施工)→基坑周边土方剥离过程中,喷锚、冠梁、锚索及时跟进→主楼土方开挖。第二阶段:1号,2号,4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15号,16号十一个楼座的施工顺序同12号楼座。以12号楼主楼开挖为例: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规划的施工临时道路结合排水设施先期完成。主楼土方开挖时冠梁、锚索必须预留6m的施工场地,挖土坡度按1:1.5考虑。因灌注桩内侧面有100厚C20喷射混凝土,即基坑周边每下挖1.5m及时进行喷锚,喷锚完成后再往下挖。挖到-12.0m按照设计预留土台。基底人工配合清底,地基不得扰动。7号楼座施工程序: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规划的施工临时道路结合排水设施应先期完成。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根据基坑支护的设计情况沿基坑四周下挖先放坡做土钉墙,挖到冠梁标高时施工锚索、冠梁,在锚索施工达到强度后(约10d)就可以往下开挖。因灌注桩内侧面有100厚C20喷射混凝土,坑边挖土时按设计挖土深度往下挖,挖到-12.0m按照设计预留土台。有支护侧分层开挖到基底,无支护侧开挖从一侧向另一侧退役开挖,按照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退的原则。无支护一侧按照1∶2系数进行放坡开挖。 

  5.土钉墙、喷锚、冠梁、连梁、锚索、斜撑 

  土钉墙、喷锚、冠梁、连梁、锚索、斜撑施工穿插到土方开挖施工中安排专门的人员跟进。土钉墙施工按照土方剥离完、边坡成型后开始施工。冠梁、连梁、锚索紧随土方开挖到冠梁底标高后进行局部开挖搭接施工。斜撑紧随底板施工后强度达到要求开始施工。基坑开挖第一阶段随土钉墙施工进度进行,开挖过程随土钉墙施工过程,每天开挖的工作量必须在土钉墙能够施工完成的范围内,严禁超挖。开挖面高度应与土钉墙 

  6.实施效果 

  经过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同力合作,由于组织有序,措施得力,目前该项目土方工程已结束,现已进行基础结构施工。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析深基坑施工技术
http://m.civilcn.com/yantu/ytlw/150312433833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