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及措施

【摘 要】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地质勘察工程的发展是一个从浅到深认识的过程,需要广泛的调查研究作为基础,才能确保勘探工作的安全性和整个工程的质量,文章就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地质勘察 问题 措施 
  地质勘探报告作为地质勘探的第一依据,科学地对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节省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工作量、缩减工程造价,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概述 
  工业民用建筑工程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是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所进行的地质测绘、勘探、室内土工实验、原位测试等工作的统称。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工程地质条件通常是指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所需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结构或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土和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这些通常称为工程地质条件。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后,需根据设计建筑物的结构和运行特点,预测工程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即工程地质作用)的方式、特点和规模,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为确定保证建筑物稳定与正常使用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在各类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中,为保证其安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技术条件:一是地基承载力等相关条件,即保证地基稳定性,不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破坏;二是地基变形条件,即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都不超过规范允许变形值。 
  2 地质勘察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具体工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复杂地质条件和重点的建筑工程,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勘察和地质情况分析,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质勘察行业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健全。特别是体制改革以来,有中央管理地质勘察单位和属地化管理地质勘察单位,而民营地质勘察单位也正在不断发展。一段时间内,行业主管部门不明确,出现体制上的管理“真空”和“盲区”。 
  (2)管理比较薄弱。地质勘察行业涉及海、陆、空及地下多维空间交叉作业,工作流动分散,施工环境千差万别,危险源灾害类型种类繁多。加之施工现场多聘用当地农民工,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差,增加了管理难度。 虽然群死群伤事故不多,但零星事故不断发生。 
  (3)工作环境差,远离城市,发生事故后抢救难度大,处理工作滞后。 
  2.2 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的作用有两个,一方面是勘察基地的地质构成,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各项参数的分析、对力学指标评价等来揭示处理和改善地质环境的选择。众所周知,力学指标作为建筑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指标,技术性非常强,是作为地质分析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地质环境具有模糊性、技术性强等特点,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要求勘察非常严谨,勘察成果至关重要。所以提高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对勘察成果价值的认识,是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范严谨、节约投资的重要举措。 
  2.3 地勘部门地勘报告质量不高 
  地质勘探报告作为建筑工程的成果,其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对地质部门勘探报告的质量认识不到位导致的一些小错误会影响建筑工程的地质评估,特别是地质改造建议上出现一些偏差,不该省略时的省略以及文字、表格和图的比例的不恰当,造成的结果是废话连篇,专业性不够,无法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2.4 勘探方法有误 
  地质勘察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以及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察的范围。狭义地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还把地质勘察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勘探。 
  2.5 工程地质勘察缺乏有效的监管 
  地质勘察缺乏有力的监管主要是在前期阶段中,建设单位缺乏专业管理、监管知识,对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造成了一些监察单位避重就轻,对地质勘察的过程和结果要求不高,最低要求是有成果就行。其次就是在勘察野外工作中,土木实验、作业和资料搜集工作都是勘探单位独立完成的,没有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打孔的个数”、“钻井的深度”都可能存在漏洞,勘探单位会偷工减料,资料准备不足,施工图的审查也是敷衍了事,最后只要资料通过了就没有了深入的审查,指标的精确性也得不到保证。 
  2.6 关于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和取值问题 
  地基能够承载建筑的有效质量,其测量方法是多样的。地基承载力检测有多种检测方法,常规的是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实验和复合地基载荷实验,选择哪种试验是依据地基处理形式决定的,如果图纸设计的是复合地基当然要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再者,根据相邻地质条件的建筑物的质量来判定,这种方法较为粗略,但便捷、简单。 
  3 提高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勘察市场规范、监督和管理。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盲目、无用的勘察;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勘察现场工作造假的产生;同时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严格审查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对原始资料数据进行仔细分析、结论并慎重建议。重点把关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防止勘察报告中只重视结论不注重相关重要建议的提出;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相关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工程监理体制,防止恶性竞争的发生。 
  (2)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培训。要想全面推行工程体制,就得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和技术培训并形成定期制度,促进其知识的更新换代。加强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加强地区性工程地质研究,制定地方性勘察规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环境条件各种各样,同一名称的地基土在不同的成因环境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特别是力学性质都有差异。比如地基土的承载力,有的地区高,有的地区低,建议的指标可运用于大多数地区,但对有的地区可能偏于保守。因此,加强地区性研究,制定出地方性规范很有必要。 
  (4)注重使用先进的工程勘察技术,提高工程的勘察水平。加强测试和各种原位测试新技术的应用,加强使用施工检测和监测技术。确保所提供的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的可靠性。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工程勘探结果的重要数据来源,因此其也成为解决工程勘探技术问题的重点。 
  4 结语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搞好建筑工程安全的基础性工作,保证工程安全和经济效益,无论是地质勘探技术人员还是监察管理人员都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安全质量的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在不断提高专业素质的基础上遵循国家关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有关规定,最大可能地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迟品华.试论民用建筑地基施工质量控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 
  [3]王璐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进技术新产品,2010. 
  [4]沈德植.土建工程[J].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及措施
http://m.civilcn.com/yantu/ytlw/1503908048333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