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岩土论文
  3. 内容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地下建筑工程施工可以说是一项既传统又新颖的建筑工程结构。就目前各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而言,其在施工的过程中都无法离开地下工程的支持与配合,地下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本文概述了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了在建筑工程中地下室底板自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措施,并对地下室结构采用防水卷材施工及地下室节点防水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病害分析;施工技术 

一、防水混凝土概述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防水混凝土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施工环节和建筑工程结构。在现代化工程建设中,地下室施工质量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施工部分,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防渗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其防潮、防渗和防水要求是否能够达到混凝土防水标准已成为目前人们研究的重点。防水混凝土建筑结构作为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项特殊的混凝土结构之一,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和施工要求直接关系着工程企业的施工效益和施工质量。尤其是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成为预防和控制地下室渗透现象的主要技术手段和工作模式,为工程施工项目提供了必然基础前提和发展依据。 

二、地下工程渗漏水病害分析 

就过去多年的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而言,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地下室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究这诸多的工程项目和地下室结构中,渗透现象是一项最为常见且影响最大的工程质量隐患,其出现不仅造成了地下室防水性、整体性缺陷,甚至造成地下室内部设备、工具损坏现象,更是容易造成工程基础出现一定的变化和影响,给人们生活带来心里负担和精神压力。 就目前的地下工程项目中, 常见的病害现象主要是由混凝土裂缝造成的,因此究其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 

2.1 设计因素 

由于在施工设计中对于地下水规律的认识不足,工程防水和标高的确定不够科学与合理,再加上在施工的过程中忽视了上层滞水危害,该设计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未曾对这方面进行分析与处理,使得其中个还存在着各方面设计不合理,不科学现象。同时在施工项目中,所选择的方案与设计标准与当地环境不适应,不完整。同时在细部构造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细部构造出现了选材不当、施工方案不科学等隐患,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施工质量缺陷。 

2.2 施工因素 

侧墙与底板之间的连接措施和连接工艺选择不科学、不完善,造成了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多的质量缺陷与隐患,进而引发接缝渗水现象,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质量缺陷。形缝是引起地下室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也是最为常见的混混凝土渗透缺陷之一,而引起变形缝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施工的过程中止水带施工选择不合理,造成了滞水带功能的影响,甚至是不曾发挥功能和作用;其次在施工中对于材料选择质量不科学,容易引起混凝土施工不密实,进而造成了渗水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缝造成的地下室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其在处理中一旦处理技术不科学,极容易引发混凝土裂缝现象,进而造成较大的渗水通道和渗水现象产生。 

三、砼蜂窝、麻面、孔洞渗漏水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3.1 产生原因 

材料配合比不准确(浆少、石多),搅拌不匀,砼和易性差,造成砂浆与石分离。模板表面粗糙或未清理干净。脱模剂漏刷等,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孔隙未堵好,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移位。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且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砼中有泥块和杂物掺入或将木块等大件料具打入砼中。 

3.2 预防措施 

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程,认真做好各道工序质量检查工作,如检查模板的支撑是否牢固,板缝是否塞好,模板是否用清水润湿、冲洗干净等。模板面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钢模板脱模剂要均匀涂刷,不得漏刷。保证砼配合比准确,有合适的水灰比,各种材料过秤,不随意添加应。振动棒要分三点布置,一点置于浆头,一点置于泵口,一点置于中间,辗捣到虚浆不下沉,气泡不上浮。为避免漏振现象的发生:最好要进行一次复振,但是也要注意避免过振造成混凝土离析。遇到钢筋密集处,可采用豆石砼浇筑,使砼充满模板,机械振捣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振捣。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四、地下室细部构造防水(节点)的处理 

4.1穿墙管道处构造防水处理 

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道可采用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应满焊止水环。当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与止水环应满焊。当穿墙管线较多且密时,宜相对集中,采用穿墙盒法,盒的封口钢板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从钢板上的浇筑孔注入密封材料。 

4.2变形缝、施工缝处防水处理 

变形缝防水。地下结构变形缝宽20mm,采用材料有:宽300mm内埋式橡胶止水带、双组分聚硫密封胶、30mm泡沫棒,聚苯乙烯泡沫板、不绣钢接水槽和防水卷材。变形缝施工的关键在于确保内埋式橡胶止水带在施工中不移位及变形缝处的混凝土振捣密实。采用的技术措施如下:变形缝端头处的钢筋,在端点部分制作成上下两半,并利用它夹住止水带的一侧,并用铁丝绑扎固定止水带: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填实缝隙,泡沫板分上下两半制作,并夹住止水带,外侧铺设附加卷材2层(宽330mm):泡沫板用主筋接出拉筋固定,保证其不移位、不漏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止水带处,并加强振捣。 

4.3 施工缝处防水处理 

水平施工缝,底板与外墙的水平施工缝,应在缝处设置一圈宽2O0mm的钢板止水带。垂直施工缝,外墙问的垂直施工缝,可在缝处设置一竖直同墙高的宽2O0mm钢板止水带。 

4.4 预埋件及管道穿墙部位渗漏水 

埋件及管道周围砼振捣不密实,设置太密,砼振捣困难,没有清理周围表面锈蚀层,致使不能与砼粘结严密,在施工过程中,预埋件或管道受振松动,与砼产生缝隙。对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预埋件和管道,防水处理必须严格细致,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在设计中,尽量将预埋件及管道埋置深度提高至地下水位以上,对有振动的预埋件,应事先制成砼预制块,表面做防水处理,然后稳固于固定位置,再与砼浇灌成一整体。常温穿墙管道,可采中间设置止水片的方法,以延长地下水的渗入距离,用石棉水泥嵌填;穿过外墙部分时,可采取橡胶止水套方法处理。 

参考文献: 

[1] 赵俊丽. 砼施工防渗漏技术. 中国房地产业.2011 

[2] 夏志忠. 地下混凝土防水技术简述. 科技信息.2011 

[3] 智爱勇. 防水砼工程渗漏水的产生及预防措施. 科技致富向导.2013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http://m.civilcn.com/yantu/ytlw/1561002363369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