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民居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都具有有极高的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量聚落正在逐步丧失其独特的文化形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藏族地区传统聚落进行研究,总结并提出其更新模式及特点,以期对以后的规划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聚落;藏族;历史文化保护
Abstract: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its physiology,landscape and culture have great historic,humane,economic value. Recently,comp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disturbance of economic and tourism explores,some unique local cultures emerged. This paper aims at finding its way to a renovation pattem for tradition settlements just basing on the study on re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alyzing the historic district preservation and foundation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duce a certain reference.
Keywords:settlement;Tibeta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1绪论
传统聚落及其相关的形态、景观、文化,有极高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及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旅游开发活动及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某些聚落独特的文化形态正在逐步丧失,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去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建设这些宝贵的资源,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2传统聚落的构成因素分析
每一个聚落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传统聚落的物质形态包括地理环境、空间结构等,其精神形态则包括聚落的民族、文化、宗教等因素。二者相辅相成,聚落的地理环境造成并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而精神形态又作用在聚落的空间结构上,形成了空间上充满地域性特征的传统聚落。
2.1 空间地理
传统聚落的地理环境主要是指地理条件、气候特征、自然资源和能源等,是聚落形成和发展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是传统聚落体现其地方特征的根源所在。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来分析空间地理因素对传统聚落的影响。
(1)宏观——聚落选址
结合青海省藏族地区具体的自然环境和局部的小气候环境,当地传统聚落的选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自然资源的可利用性——选址于靠近水源,便于直接从水中和附近土地中获取食物并发展畜牧。
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局部的小气候条件是聚落选址的决定性因素,背山面水、背北向南以及南向的缓坡地势、沿河谷的平台谷底,都是适宜聚落生产的小气候环境。
安全防卫的可靠性——聚落的选址既要能防范自然灾害的侵袭,如洪水、干旱大风、泥石流等,又要能抵御来自外界敌人的进攻。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青海省藏族地区传统聚落的选址可分为两种:一为河流转弯处或交汇处的台地;一为山体的缓坡处,常常以寺庙为整个聚落的最高点。
(2)中观——聚落布局
传统聚落整体布局遵循因山就势,顺应水脉,保土理水等原则,整体注意对环境的尊重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对聚落整体布局的影响在平面及竖向上都有所体现。
平面——在聚落发展的初级阶段,便于划分牧草地和各户的活动范围,整体较为分散,随着聚落规模的扩张,受用地条件的限制,在旧住居旁边建设的新住居越来越多,后来整个聚落会形成自由紧凑式的格局。
竖向——在山地多依山构件高地错落的多层次的竖向空间,以充分发挥日照、采光、景观的效应。
(3)微观——院落界域
以院落界域为基本单元的土地利用方式在传统的聚落环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首先是极大的自然环境适应性。院落是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组织形式,也是聚落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其灵活性的特点造就了传统聚落的自然适应性,聚落形态顺应自然地形地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次,院落的组织形成了聚落空间肌理特性,院落界域成为聚落空间肌理的地缘组织形式。由于长期的院落组织与外部空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形成复杂多变的作为其肌理骨格的道路。
2.2 精神形态
精神空间体系是聚落发展、更新和演变的另一条主要脉络。青海藏族地区聚落居民绝大多数为藏族,宗教信仰以藏传佛教为主,藏传佛教深深的渗入到居民的生活当中,同时该地区属于康巴藏区,充满了当地特有的风俗以及文化,这些因素都对聚落的形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寺庙为核心的精神空间
在规模较大的藏族传统聚落中均建有寺庙,作为宗教中心的寺庙同时也承担了一部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功能。在平面上寺庙不一定位于整个聚落的中心位置,但是必然占据着这个聚落的制高点,在视觉上有着统领全村的地位,并且以寺庙为中心会形成环路,供居民转经之用。
(2)建立以民族构筑物为节点的精神空间
藏族传统聚落中均有白塔、玛尼堆、风马旗等标志物,村口的玛尼堆和风马旗是明确了聚落的边界,而在村中心一般会以玛尼堆为中心形成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这些标志物以突出的颜色、性质,共同构成了聚落的精神空间。
3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因素提取——以玉树县拉则、电达、仲达村为例
拉则、电达、仲达三个村落均位于玉树县,为纯藏族村落,由于交通较为不便,聚落受外来影响较小,仍保持着传统的更新模式。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以这些村落为例,从整体格局、街巷空间、建筑单体三个层次对青海藏族地区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因素进行提取。
3.1 整体格局
拉则村位于安冲河及其支流交汇处的平地上,其南部的山顶上建有一座萨迦派寺庙——龙青寺,由于乡政府部分服务设施的建造,聚落的发展空间很有限。聚落的传统风貌区整体建筑呈自由紧凑式布局,并在村口和村中心分别形成了两个以玛尼堆和白塔为中心的公共活动中心。
电达村南面临河,由北有一条山涧流下和河流交汇,山涧以西北部为让娘寺,南部为原村落遗址(解放西藏时被毁),山涧东部为现在的村落选址地。村落布局也为自由紧凑式,在东部村落入口处有玛尼堆为入口标志,西北部的让娘寺占据着村落的视觉最高点。
仲达村位于河流西侧的台地上,村落里没有寺庙,入口和出口处各有一座白塔,村落东北部为乡镇府及晾晒场地。
3.2 街巷空间
三个村落中街道均为自发形成,由院落围墙和建筑外墙构成边界,村落内部一般有一条较为宽阔的主要道路,其他均为巷道。由于建筑高度普遍在2-3层,且各家院落边界围合形状不同,街巷空间较为丰富。
3.3 建筑单体
三个村落中的建筑包括了传统藏族民居以及白塔、玛尼堆等标志物。其中民居均为院落式的石砌民居,多为2-3层,以石片堆砌成墙体再以泥土稳固,由木梁承重。由于拉则村周围石材质量较好以及当地高超的砌石工艺,村内民居全部仅用片石砌成,色彩丰富,特色明显。
对三个村落中的民居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村民已经自发对建筑进行了部分改造,如:由以前的底层做饲养牲口及储藏之用变为两层都为居住;玻璃窗的使用,同时加大开窗以增强室内的照明等,但是其民居建筑整体仍保持着藏族风格。
4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更新模式
通过上述对传统聚落更新演变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这种在已有的聚落界域范围内,为了满足和改善生活的需要,以传统统建造技术作为支撑,在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等人文精神支配下的小规模渐进式的聚落更新方式,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聚落的更新模式。
聚落更新体系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系统,具有着开放性、层次性和自适应性的特点,其结构包括有:更新主体、更新动力、更新方式、更新技术、更新调控机制等。
4.1 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更新模式
4.1.1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的更新主体
青海藏族地区的传统聚落以农牧业为主,经济结构较为传统。聚落往往在局部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多采用传统的工艺手法,并就地选取建筑材料。房屋的主人作为更新的决策者,既是房屋建造者,同时也是当地文化和建造技术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在客观上促进了传统聚落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地方独特性的发展。
4.1.2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的更新动力
构成传统聚落更新的因素众多,一般来说,推动着传统聚落持续更新的主要力量主要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所造成的:
首先是聚落内的建筑寿命,青海藏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均为石木结构,较为坚固,使用时间较长,通常只需要进行一定的休整便可以维持使用,但是常有建筑受山洪、塌方等自然灾害破坏,一般会择址重建。
其次是家庭成员的增长,随着家庭成员的增长,一般会在原有民居上加建一层或紧靠原有民居新建。
出于改善生活条件和满足使用上的要求,或者光宗耀祖等精神上的需要也是促进聚落持续更新的推动力量之一。如会有富裕的家庭会扩建房屋和在民居上层加建佛堂。
4.1.3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的更新调控
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在生产力低下的聚落更新系统中,更新的调控机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中,传统的建造技术与建筑材料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及其相应的更新方式。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人地关系决定了聚落在空间地理上的更新和扩展方式,而传统的风俗以及宗教信仰则构成了聚落更新的精神方面的调控力量,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对传统聚落更新的调控。上述三种聚落更新调控因素都是构成聚落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协作是聚落结构元素自身的相互适应和相互作用,从而呈现出传统聚落更新的自调适作用的一面。
4.2 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更新模式分析
总的而言,青海藏族地区的传统聚落更新模式建立在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深受藏传佛教文化影响,并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发展而日趋完善,从而表现出其历史的独特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建造技术的普遍适应性。聚落的更新是以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营造工艺为依赖,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与地方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习俗、建造传统等相结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聚落营建和更新体系;
(2)聚落更新的小规模渐进性。受农牧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影响,以及宗教文化的制约,传统的建筑建造规模普遍较小,建筑类型较为单一,聚落更新呈现出小规模渐进性;
(3)聚落更新的自力性。聚落更新的自力性是传统聚落更新模式的核心,聚落住民具有聚落更新的实践者和受益人的双重身份。聚落更新行为体现了聚落住民的利益需求和文化取向,实现了人与聚落环境的全面互动,聚落住民不但是聚落环境的创造者,同时也是聚落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
5结语
本文对玉树县的几个传统村落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传统聚落的更新模式以及一系列的问题。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提出青海藏族地区传统聚落的更新模式,为该地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毛刚.生态视野西南高海拔山区聚落与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日)藤井明.聚落探访[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王涛.聚落文化当代人居环境应该珍惜的根[J].北京规划建设,2004(5).
[5]姚志琳.村落透视—江南村落空间形态构成浅议[J].规划师,2005(6).
[6]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J].建筑学报,2001(12).
[7]朱岸林.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