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解释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概念的基础上,把生态与景观规划的关系来比较说明,阐述了生态与景观规划设计以及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一致性与可协调性。
关键词: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的形成可以理解为是随我们人类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产物,城市的类型为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人为等非内部条件的干扰下很容易打破原先的规则。近些年来,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社会出现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城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我国大部分城市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了生态环境重要性,严重限制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景观的内涵
景观是人们通过视觉、知觉,对景物产生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反映,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由此可见,景观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城市景观指在城市范围内的视觉总体,是实体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城市形象,是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体,其构成要素有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人文要素。其中自然要素包括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典型气候、植被、水体等;人工要素包括建筑、广场、街道、公园绿地等,其中建筑应当是它构成的主体;人文要素包括不同城市人们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由此可见,城市景观的形成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共同塑造的结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历史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景观是人们历史生活场景的印记,又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所在,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不同的社会生活对环境的不同需求导致了景观的多元化:从形式层面上到意义层面上隐藏在形象结构中的内在文化含义,都呈现出多彩缤纷的多元景象。
2 现代城市生态规划和景观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过程与空间格局的交互作用,是生态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内容,是一门交叉学科。整个生态景观是它的研究对象,通过相互转化和作用人与非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通过交换和传输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和信息流,并把景观的功能、动态变化的作用机理、优化结构、美化格局,与生态系统原理、方法相结合来研究、保护、合理利用的运用景观,在实用性方面很强。城市生态系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混合了经济、社会与自然等因素,它包括环境与生命系统,结构复杂,层次多样,研究城市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就可以从各个角度。城市环境规划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作用有协调和指导部门利益、城市空间环境合理组织、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等,因此要具备生态观。生态观的具备,更能指导政府及人民建设生态城市,更能建立起和谐、高效的居住和生活环境。近几年,景观规划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运用。建设景观规划城市的目标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的和谐、协调的氛围营造并维护好,和谐的处理土地开发利用和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2.1景观设计的目的是生态效果
景观规划设计的中心是建造宜人的景观。在城市生活中宜人的景观更适于人类生存,能使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文明,包括经济性建筑、通达性景观、清洁的环境、稳定的生态、优美的景观、不拥挤的空间等内容,这也是对静、绿、安、美的要求的居民小区就是这些内容的一般表达。景观要素的内容如大小和形状等景观规划设计的空间关系也应受到特别的重视。
2.2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对生态规划的设计
与自然相协调与作用是生态规划设计的方式。重新审视设计的城市、景观、建筑等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框架,而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了出来。换句话来说,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结合和适应自然过程的方法,全面衡量设计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每规划设计一个景观,我们首先问自己:这个景观对生命世界有恢复或改善作用还是有破坏作用呢?对生态过程和结构有保护作用还是有害呢?
对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的实施过程是分析土地和空间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要想人与建筑物、城市、地球等和谐相处,则景观规划设计师得负相当大的责任。景观规划设计有其特立的本质:把户外空间和土地进行生态规划设计,从这说明,景观设计学把生态规划设计作为其核心生态原理。然而,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是景观规划设计深层的含义,利用大自然的自我有机更新能力和再生能力,线性能流和物流改变其排放和输入模式,建立一个在消费中心与能源之间的循环流程,就可创造出可持续的景观。
2.3与城市景观相互融合的是生态规划设计
人们所追求的新的梦想是生态规划设计与城市景观,因后工业时代与工业化的进程的到来对梦想的追求而逐渐清晰,发展进程从欧文提出的和谐工业村,霍华德建议的田园城市到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可持续、生态城市。这个梦想真正全面地融合了生态功能与美的形式、生命的环境与设计的环境、文化与自然,公园的存在不单单是独立城市的特殊占用地,还融入了千家万户;让设计之中有自然;让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过程相偎相依;让自然的设计和过程被人能重新关怀、体验、感知。
3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其遵循的原理
3.1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般有可再生资源以及不可再生资源。人类要想实现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就必须节约和保护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然而可再生资源的再生能力有其局限性,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方式应为保本取息的方式,而并非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3.2 尊重和展现自然美好的一面
现代城市日趋隐形了过程和元素,渐行渐远的自然即将达到居民看不到的界限,所谓的脚边水平线、地平线、远山的天际线,以近成为抽象名词。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就像传统设计中的自然过程在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也往往被遮隐。这些丑陋的对象处理垃圾的地方、处理污水的工厂等被遮隐,并且是被人们有意识地遮盖的。城市逐渐消隐了生活支持系统的过程和结构,自然过程和景观也在逐渐消失不见,人们对环境的现状、未来的淡漠,使得很少部分人会因关心生态环境而去约束自己日常的危害环境的行为。
3、在植物的配置上应遵循自然规律
一方面乔、灌、草合理组合,常绿、落叶的比例搭配适当,确保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另一方面又要结合小气候,多选用观花、观叶、香味植物等,选用一些具有防尘、杀菌、减噪等功能的树种,为人们创造一个空气指数较高的小区环境。在草种的选择上,也要结合小区的功能,选择耐践踏、易管理的草种,最终使绿地敞开怀抱或达到轮流开放,居住者得以亲近自然。
由于居住区的建筑单元通常都有类似性、同一性,较为单调,不易辨别,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院落,选择不同的树种,不同的布置方式,栽植各具特色的植物品种,成为识别的标识,使人通过不同植物的四季变化来区分不同的院落,产生家园的归属感。
居住区园林环境景观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为住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因此应根据居民的各种活动要求设置休息、文化娱乐、体育锻炼、儿童游戏及人际交往等多种活动的场地与设施,使其为该区居民服务。如某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它不仅有大面积中心绿地,而且在每栋住宅间都设计造型丰富,功能齐全的花园式绿地设施。住户可以在劳动工作之余,尽情享受自然景观。小区的围墙均采用通透式栏杆,人们的视线可以穿越,使户外显现更多的绿量,传递出更多的绿色信息。此外,这里还设有各类活动设施,老人可以散步赏景,儿童可以游戏玩耍。因此,我们在小区设计时,可以结合环境,设计出不同的活动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任燕萍.浅议城市环境问题及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13,(12).
[2] 董光器. 城市总体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