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规划设计
  3. 内容

生态园林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生态园林在我国被提出,并开始兴起。我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其所提出的生态简约主义和土人创建的“足下文化、野草之美”也正是生态园林的一种理念。生态园林规划设计的重点在于:1)追求自然,因地制宜,兼多功能,自然是生态园林之本,自然的优胜劣汰本身就是形成稳定植物群落的过程;2)休闲与文化是园林之本质,更是生态园林内在的精神物质。生态园林不仅仅强调园林的生态性,有时还要求园林景观的保健性,当然生态园林必然应是美观的。生态园林不但要具有艺术性的外观,更重要的是拥有科学的文化内涵。

1生态园林绿地构成要素分析

1.1自然要素

园林绿地中的自然要素包括土壤、地形、园林植物、水体、山石等。在园林绿地中,自然因子是最基本的要素。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尊重绿地中自然要素的自然规律,并合理安排与利用。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土壤往往会被设计者与建造者所忽略。然而,土地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条件,土壤状况直接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所以,保证土质的良好,是形成良好园林绿地景观的基本保障。另外,在园林绿地中,对于地形的塑造也是极为重要的。地形的重要性不仅仅反映在直观的视觉方面,而且还加入了人的感情因素。水在园林中是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其形态千变万化,可以表现为湖、河、湾、洞、溪、潭、滩、洲、喷泉和瀑布等多种形式。在园林规划中,水体规划应做到有曲有直、有阔有合,并形成活水体系。有山有水,方成风景,在园林中山石与水往往是并存的,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表现较为突出。山的存在会使园林增添很多乐趣,也会形成更丰富的景观感受。石的巧妙利用,也为园林带来了更多玩、赏、思等元素。其次,现代园林多数强调以植物造景为主。要建造良好的植物景观,不但需要掌握从个体生态学到群落生态学等各个层面的生态学原理,还要与艺术构图及色彩相结合,如此才能建造出兼具美化功能与生态效益的植物景观。园林绿地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原则就是生物多样性原则,当然这不仅仅包括植物的多样性,还包括动物及微生物多样性。在人工建造的园林绿地中,主要强调的是植物与动物的多样性,其中包括对于鸟类、蜂蝶等生存环境的考虑。

1.2人工要素

园林绿地中的人工要素是为了使园林更好地为人所用,发挥其使用、美化及生态功能等。主要是指各类建筑物与构筑物,如园中供人们观景或者构成景观的景观建筑小品(亭、廊等)、雕塑、园路、桥梁、汀步、踏步、园椅、园凳、假山、驳岸及必需的工程设施等。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在对绿地中自然要素协调规划的同时,也要做好人工要素的规划建设。

2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方法

2.1生态指标体系

我国传统城市绿地规划建设的三大指标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和城市绿地率。随着生态建设的加快,仅仅依靠这3个指标难以对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提供充分的指引。

2.2生态建设

园林绿地系统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肩负着提供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等使命,其生态效益最为显著。为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不仅是绿色植物的发展,而且是包括动物、微生物等整个自然环境结构及其生态还原功能的发展。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从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高度,有针对性地布局绿地和选择植物种类,充分发挥绿地的净化、减噪、改善小气候和缓解热岛效应等作用。生态绿地系统对城市提供的使用价值包括三大效益,环境效益是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社会效益是环境效益的具体反映,生态绿地系统的价值主体是环境效益,其特点是不以物质产品为主体直接进入市场,而以相当的能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结语

因此,进行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应以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从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着手,把“生态园林”融入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当中,结合城市的人文地理、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重点解决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的结构布局和发展等问题。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生态园林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ghsj/1650437963412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