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绿化
  3. 内容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

简介: 居住区是人居环境最直接的空间,其环境的建设应以改善和维护小区生态平衡为宗旨,以人与自然共存为目标,通过分析北京市回龙观风雅园小区、塞纳维拉小区、亚运新新家园等六个住宅区绿化现状、景观现状、功能要求、人文环境,提出了住宅区的植物配置模式。
关键字:植物 景观 居住区 北京


1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

  1.1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水生植物来设计、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1.2 北京市自然概况

  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北端,燕山山脉南麓,东南部为北京小平原,以永定河和潮白河的冲积平原为主;西部和北部群山环抱,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3。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市区年均气温11.8℃,平常年份极端高温40℃,极端低温-20℃。市区年均降水量626毫米,西北部山区小于500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年均无霜期180天,平原地区在190~195天之间,山区在170天以下。年均日照2700小时。

  1.3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现况

  1.3.1 六个居住区植物造景特色

  通过对回龙观风雅园、塞纳维拉小区、亚运新新家园、北潞春小区、华龙苑、方庄小区等六个小区的实地调查,看阅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目前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具有以下特色:

  1.3.1.1 回龙观风雅园

  优点:(1)大量采用北京乡土树种,如银杏、国槐、白皮松等(2)利用颜色丰富可修剪的绿篱植物,如用金叶女贞、紫叶效檗、小叶黄杨等修剪成各种几何图案
   不足:(1)植物造景所用植物种类较少(2)色彩较灰暗(3)某些植物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不太适应,呈现生长不良好的迹象

  1.3.1.2 塞纳维拉小区

  优点:(1)植物景观层次分明、丰富(2)分布均匀、合理,形成了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
   不足:(1)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2)铺装材料过于昂贵,铺装时没有考虑到绿色植物生态效应的发挥

  1.3.1.3 亚运新新家园
   优点:(1)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植物配置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不足:(1)垂直绿化效果不太好(2)营造景观时所用植物种类较少

  1.3.1.4 北潞春小区

  优点: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了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丰富了植物群落的色彩
   不足:(1)在景观的文化功能上考虑不够(2)整个小区的绿化覆盖率不是很高

  1.3.1.5 华龙苑

  优点:(1)垂直绿化效果显著,有屋顶花园(2)不同花期的草本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能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
   不足:(1)植物景观在立面上动态透视效果不佳(2)植物栽植过于杂乱

  1.3.1.6 方庄小区

  优点:(1)整个植物栽植有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有变化,在丰富中有统一(2)整体布局较为良好(3)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十分科学,体现出了园林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
   不足:(1)养护工作做得不够好(2)整个植物景观有褪色的迹象

  1.3.2 六个居住区植物造景共性(从整体上说)

  优点:(1)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大量采用北京乡土树种,如银杏、国槐、白皮松等。(3)多数小区植物景观层次分明、丰富,采用多了丰富的立体绿化手段。(4)利用颜色丰富可修剪的绿篱植物,如用金叶女贞、紫叶效檗、小叶黄杨等修剪成各种几何图案。
   缺点:(1)植物造景所用植物种类较少(2)草坪面积较大,草地与乔灌木比例不协调(3)即时效应与长远效益不协调(4)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5)生态作用不太明显,单有明显的发展趋势。

  由于北京气候四季分明。植物景观的季相也很突出,春有玉兰、碧桃、榆叶梅、连翘、迎春、丁香类、绣线菊类、黄刺玫、海棠类、蜡梅、山杏、山桃、锦带花、牡丹、樱花等;夏有荷花、合欢、栾树、美国凌霄、紫薇、木槿、珍珠梅等;秋有海州常山、糯米条、荻、木本香薷、月季、鸟萝等。而秋色叶树种极为丰富,有黄栌、五角枫、茶条槭、黄连木、白蜡、银杏、栎属、火炬树、红瑞木、天目琼花、紫叶李、紫叶小檗、山楂叶悬钩子、地锦等;冬季松柏常青,尤其是白皮松、毛白杨等树种树杆极富特色。四季分明的植物景观季相显示了强烈的北国植物景观特色。

  1.3.3 发展趋势

  (1)植物造景人性化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的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 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 做到景为人用, 富有人情味。

  (2)植物造景生态化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观念中的社区也逐步走向成熟,开始更多的关注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社区功能不断的更高的要求。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住宅小区绿化的着眼点。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不仅要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效益。

  (3)植物造景艺术化
   植物造景的艺术化是通过借鉴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巧妙的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是极富变化的动景,它丰富了居住区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居住区的生机和野趣。

  2 居住小区植物造景的功能

  21世纪是生态环境文明的世纪。生态人居环境应做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居住区的绿化系统应具备三个功能,即: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休闲活动功能。

  2.1 植物造景的生态环境功能

  绿化是基础,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相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另外,在北京有些高级的居住小区和会所,已经根据植物的生态效用的原理来改善他们的环境。除了合理地进行植物选型和搭配外,还适时适的地进行垂直绿化。代表形式就是“屋顶花园”。

  屋顶绿化带给人们的视觉效果是绿草如茵、花木扶疏、四季青翠、清新宜人的。其绿化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它可使屋顶住宅的室内温度得到改善,屋面的隔热保温效果明显提高;保护建筑物免遭高温、紫外线等的损害,有利于延长其寿命;屋顶绿化还可净化空气,调节城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等。无庸置疑对于有建筑“第五立面”之称的屋顶进行绿化,是城市三维立体绿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环境景观的一大飞跃。

  2.2 植物造景的景观、文化功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已不在仅仅局限于硬件设施的优越,而是越来越注重软件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小区的景观设计和文化氛围。

  2.2.1 植物造景的景观功能

  现代科技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更依恋于自然、更希望回归到以往热情洋溢、富有人情味的社区生活。通过利用植物造景来营造的居住区景观,就是创造最佳、舒适、便捷的社区场所和氛围空间,使区内景观节点地带和代表性建筑与标志物的连贯化和系统化,从而将人的活动从其居住小盒子里引出来,带向其各自所心仪的环境中,人在此中生活,居之安然,陶之自然;就是以生态学为原则,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补充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理想,让人能更直接的接触自然。

  2.2.2 植物造景的文化功能

  从古至今,植物造景一直注重文化内涵,富有诗情画意。一方面,古人对植物具有深厚的感情,甚至把树木看作是民族、江山的象征。另一方面,随着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古人更把植物性格拟人化,将植物的某些特性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 ,吟诵传赞,庭园环境极富诗情画意,体现出植物造景的人文意境美。

  2.3 植物造景的休闲活动功能

  住宅区的植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遵重自然,同时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于其中的小环境,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3 居住小区植物造景的方法与途径

  居住区植物造景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归根结底还应该是结合居住区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1突出生态规划模式

  (1)生态观光型模式
   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配置人工植物群落,体现生态环境林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主要树种有垂柳、银杏、碧桃、梅花、紫薇、玉兰、桂花、泡桐、木棉、槐树、观赏竹等形体优美或花朵艳丽的树种。 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植物结构一般控制为乔木(含竹类)与花灌木的比例为3∶1,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3∶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8∶1,地被草坪覆盖率达85%以上。

  (2)生态保健型模式
   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特性,运用拟生造林学原理,配置生态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配置有白皮松、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其模式结构要求加大复层立体绿化,突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质量要求。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其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5∶2∶2。

  (3)生态环保型模式
   主要针对交通流量大或周边环境有较大污染的居住区,强化森林植被吸收有害气体、吸滞粉尘、削减噪音等生态环保效应,减轻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植物配置主要强调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以改善人民环境质量为主,适当考虑景观效果。选配主要树种时,基调树种可选择垂柳、合欢、紫薇、厚皮香、大叶女贞、广玉兰、棕榈、侧柏、龙柏等,骨干树种可选择国槐、冬青、黄杨、杜鹃等。行道树栽植,可采用栾树与大叶女贞,臭椿与广玉兰,枫香与大叶冬青,合欢与厚皮香等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形式,既增强林带的生态环保功能,又能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3.2 运用艺术原理与手法

  在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融入艺术原理和手法,已经是现代居住区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了。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同样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景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
   (1)统一的原则。(2)调和的原则。(3)均衡的原则。(4)韵律与节奏的原则

  综上所述, 北京市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以充分发挥植物特性的功能为目标,组织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形成季相各异的植物景观,融合生态理念以达到合理的、丰富多彩的空间序列,满足人们在居住区生活中的各种需求。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北京市居住区植物造景初探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lvhua/119951374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