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绿化
  3. 内容

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造景

 一、纪念性公园的性质、任务

纪念性公园是为纪念历史事件,或为纪念历史名人等而建造的公园,其功能是激发人们的思想感情,供后人瞻仰、凭吊、开展纪念性活动等。纪念性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还可供游人游览、休息和观赏。

二、纪念性公园的内容及布局特点

由于纪念性公园具有不同于一般城市公园的性质,在其内容及布局形式上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规则式布局

纪念性公园的总体规划常采用规矩式布局手法,其平面具有明显的主轴线干道,主体建筑、纪念形象、纪念雕塑等通常布置在主轴的制高点上或视线的交点上,以突出主体。其他附属性建筑物一般也受主轴线控制,对称布置在主轴两旁。

2、以纪念性建筑或雕塑作为公园主体

纪念性公园通常用纪念性建筑物、纪念形象、纪念碑等来体现公园主体,以此渲染突出主题,展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风貌,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以“殉难烈士纪念群像”为主景,长沙烈士公园以烈士纪念塔为主景等。

3、以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等不同功能划分空间

为方便群众的纪念活动,园中通常利用建筑、山体或植物将纪念区和园林区划分开,使其不受其他活动的干扰。

三、纪念性公园的类型

面积较小的纪念性公园常附属于综合性公园之中,以公园的一个分区或景点形式出现,如长沙岳麓公园的蔡锷、黄兴墓庐,成都望江公园内的薛涛井等。面积较大的纪念性公园以独立公园的形式存在,按照公园内容可分为以下3类:

①为纪念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的纪念性公园,如为胜利、解放纪念日等而建造的公园。

②为纪念革命伟人而修建的公园,如故居、生活工作地、墓地等。

③为纪念为国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公园,如纪念碑、纪念馆等。

四、纪念性公园的功能分区及其设施

纪念性公园在分区上不同于综合性公园,根据公园主题和内容一般可分纪念区和园林区。

1、纪念区

该区用于开展纪念性活动,由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塑像、纪念活动广场等组成。该区内不论主体建筑组群,还是纪念碑、塑像等在平面构图上均采用对称的布置手法,其本身也多采用对称均衡的构图手法,用以烘托主体形象,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

2、园林区

该区主要是为游人创造良好的游览、观赏景观,为游人休息和开展游乐活动服务。全区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手法,因地制宜,在区内不规则地摆置亭、廊、景石等园林小品,创造活泼自然的气氛。

五、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造景

1、植物在纪念性公固中的作用及意义植物是纪念性公园中极其重要的素材,它构成公园的景观元素,而且还通过不同造景形式创造出更丰富的景观内涵。

1)植物的象征意义

植物有象征性作用,古今中外人们都借用不同的植物来表达特殊的情感。例如垂柳被赋予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情调;松柏自古以来便代表亘古长青之意;枫树代表晚年的能量;银杏象征稳固持久的事物等。由于这些含义被广泛的认同和接纳,在纪念性公园中使用这些植物可以烘托纪念气氛和抒发追古思今的情怀。

2)植物的空间建造功能

在纪念性公园中,植物的景观对总体布局和空间的形成非常重要。大型的乔木或树林可以构成纪念性公园中的主景或标志物。地被、灌木、攀援植物通常用来暗示空间的边界或设置障景。

3)用植物营造意境

建造纪念性公园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纪念情感的需要,所以纪念性公园的本质是物化形态的精神象征物,以物质传达精神是它的首要任务。纪念性景观的宗旨就在于塑造纪念性氛围,传达纪念性情感。这种传达,可以通过植物造景创造一种意境,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纪念性公园中常将植物拟人化,或利用植物的形态和色彩烘托公园的主题和意境。如种植松、柏、银杏等以象征伟人的精神品质永垂不朽;尖塔形的植物常被栽植在陵墓或陵园中来体现庄重肃穆的氛围;通常栽植色彩深暗、花色朴素的树种以营造庄重、严肃、恭敬的意境。植物的荣枯以及季相变化也可以引起参观者对生、死、轮回的联想。

2、植物选择

纪念性公园是通过形象思维而创造的一种激起人们思想感情的精神环境,主要任务是供人们瞻仰、凭吊、开展纪念性活动和游览、休息、赏景等。因此,在纪念性公园中大多以树形规整、枝条细密、色泽暗绿的常绿针叶树种做主调树,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在园林区内还可配置一些常绿阔叶树种、竹林以及花灌木,形成郁郁葱葱、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季相明显的林木景观。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选择可根据不同功能区的要求分别考虑。

1)纪念区植物选择

① 以松柏类为主要建群树种,广泛运用常绿树种:大量针叶树种的运用为纪念区奠定四季常青的景观基调,纪念区内常选用雪松、圆柏、赤松、龙柏、马尾松等,体现伟人精神的高洁和永垂不朽,也代表了人们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除松柏类植物以外,纪念区还可大量种植山茶、桂花、石楠、大叶黄杨、八角金盘等常绿乔灌木,构成不同的植物造景形式,丰富园区的景观效果。

② 栽植落叶乔木及观花、观果植物,丰富植物群落季相变化:通过在园区栽植落叶乔木及观花、观果植物,增加园区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丰富植物景观。纪念区植物景观主要突出雄伟庄重之感,但过多的常绿树种难免会显压抑、呆板。为了打破这种单调,采用落叶乔木来丰富四季色调。如在纪念广场栽植高大的悬铃木,松柏与枫香、银杏间植,红枫与鸡爪槭在常绿树种的衬托下丛植、片植,渲染秋季景色。迎春、杜鹃、火棘、凤尾兰等花灌木的种植也可使园区景观色彩分明。

③ 选用古树名木点缀园区:《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对“古树名木”定义是:“树龄在百年以上,在科学或文化艺术上具有一定价值,形态奇特或珍稀濒危的树木。”古树名木苍劲古雅,姿态奇特,令游人流连忘返。在纪念区中用古树名
木点缀园景,不仅提升了园区植物配置的观赏性,更进一步深化了园区植物景观的丰富内涵,象征着伟人的精神和形象流芳百世。古树名木,或具有某种特定的历史纪念意义的树种可作为园区的独立景点展示。如中山陵景区内陵门前广场上的千头赤松,碑亭旁的线柏、日本冷杉,祭堂广场上的龙爪槐、龙柏等,古老苍劲,见证了中山陵八十余年的变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纪念意义。又如陕西黄陵“轩辕庙”内的两棵古柏,一棵是“黄帝手植柏”,高近20 m,下围周长10 m,是中国最大的古柏之一;另一棵“挂甲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所植,枝干“斑痕累累,从横成行,柏液渗出,晶莹夺目”,令游人无不称奇。

2)园林区植物选择

园林区以供游人休息、游览、观赏为其主要功能,应通过植物配置营造出轻松愉悦、富有生气的氛围。在植物选择上可以高大的常绿树群作为背景,以达到全园风格的统一协调。同时,可选用树形挺拔、枝叶秀美、冠幅开阔的落叶阔叶树、秋色叶树种、观花树种等,如黄连木、枫香、麻栎、榉树、银杏、玉兰、迎春、桃花、栀子、紫薇等,丰富园中的季相变化和景观效果。园中也可以设置疏林草地,营造出安静、休闲、舒适的空间环境。

3、种植设计

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造景应与公园的内容和性质相协调。纪念性公园在功能分区上由纪念区和园林区2个区域组成,两区的种植设计和植物选择有着明显的差异。

1)公园出入口

纪念性公园的大门一般位于城市主干道的一侧。为了突出公园的位置和纪念性质,常在纪念性公园大门两侧用规则式的种植方式对植一些常绿树种。公园出入口是游人集散的地方,游客量多,集散时间较为集中。出入口需要为游客提供开阔的场地和视野,因此,公园出入口处常设有铺装广场或草坪,以方便游客停车和集散。出人口广场中心的雕塑或纪念形象周围可以用花坛来衬托主题,主干道两旁多用排列整齐的常绿乔灌木配置,突出庄严、肃穆的气氛。

2)纪念区

纪念区包括纪念碑、纪念馆、雕塑、基地等。在布局上,通常以规矩的平台式建筑为主。纪念碑、基一般位于纪念性广场的几何中心或台地的最高点。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崇高、雄伟之意,在纪念碑、墓前的主干道(或墓道)上,常以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手法为主,采用行列式种植形式,形成整齐、统一又极具博大气势的景观。为体现稳定的节奏,加强秩序性,多选择统一规格的植物材料,并进行统一的养护管理,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样的植物造景方式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纵向序列感。

在纪念碑四周可以布置草坪,并适当种植一些具有规则形状的常绿树种如桧柏、黄杨球等,周围种植常绿针叶乔木作为背景,营造庄严肃穆的纪念环境。场地周围可点缀红叶树种或红色花卉,与深绿色的植物形成强烈对比,寓意先烈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

纪念馆常位于广场一侧,植物造景在风格上沿承了纪念碑庄严古朴的气氛,采用乔灌草多层次造景,注重园林植物的形式美。在树种选择上延续以常绿针叶植物为主的风格,其中可以加入观赏性强的乔灌木,如五针松、鸡爪槭、山茶、石榴、梅花、白玉兰、迎春等,营造挺拔秀丽而又富于变化的植物景观。纪念馆是展示历史人物风貌或历史事件的场所,在植物营造时要注重对意境美的追求,植物选择上注重意境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例如配置梅花、圆柏、五针松、红枫等。

3)园林区

园林区主要用于游人观赏、游览、休憩、放松心情。植物配置上采用丛植为主,辅以孤植、对植、列植、群植、带植、花坛、花台、花丛、花带等多种形式,结合植物的形、色、声、香之美,形成具有特色的香丛、色丛、树丛、绿丛、声丛等多种组合的栽植方式。植物布局手法可以因地制宜,乔、灌、草、地被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景观。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季相的变化,可多选用观赏价值高、开花艳丽、树形树姿富于变化的树种,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自然式种植的植物群落,调节人们紧张低沉的心情,创造欢乐的气氛,满足人们一年四季前来观赏、休憩、游览的需求。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纪念性公园的植物造景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lvhua/139476549824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