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绿化
  3. 内容

居住区绿化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我国现有居住区绿化存在主要问题的阐述,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居住小区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景观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包括景观、生态、功能等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学家和园林学者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试图通过我国当前居住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对策方面的总结,为城市绿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1 我国居住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设计上缺乏创新 

  居住区的绿化始于设计,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绿化最终的景观与功能。当前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普遍存在缺乏创新的现象,这里的缺乏不是指平面图案的缺乏,而是从设计理念一开始就缺乏创新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缺乏调查的设计存在盲目的倾向。设计人员可能在无法或没有对居住小区原有的立地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原有绿化材料的收集等工作,更不用说充分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理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等内容,就匆忙设计。 

  1.1.2缺乏理论的设计表现出经验性。通常科学地设计需要依托一定的理论,特别是被实践检验过的理论,如以人为本原则、生态原则等,这些原则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总结,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一种定性标准,并未给出具体定量指标;更多的是一些大原则,并未提供良好的可操作性。因此,设计的好坏也必然更多地依赖设计师水平和经验的积累。 

  1.1.3缺乏创新动力的设计趋于僵化。现实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受到行业自身水平发展的限制,也受到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以及业主和开发建设单位的束缚,设计师在各种不利因素的条件下,并不完全展现自己的设计才华与设计创意,有时不得不采用类似模式化的快餐设计,看似效率高,但内容实际上已逐渐僵化,失去活力。 

  1.2绿化面积上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居住区绿化更多的是作为住宅这种商品的附属物出现,一方面,房价高涨往往意味着绿地贬值,开发者将更有动力并尽可能多地将绿地转化为建筑面积;另一方面,居住者希望尽可能多的拥有绿地面积,哪怕是视觉上的拥有,但他们往往没有决定权。 

  1.3绿化主题不突出 

  居住区的绿化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将其作为整个小区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缺乏鲜明主题。虽然地域、施工以及树种的选择等各方面差异仍然存在,但趋同为主流,甚至流于大众形式,造成小区绿化的主体价值无法提升,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师级作品;同时短期具有很快的建设速度和效果,但长远无法提升整个地区的设计水平,更无法为精品的出现创造良好的土壤。 

  1.4养护的问题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养护投入,树种不同,地方不同,养护的方式和时间均存在差异。然而实践中往往倾向于重视绿化的建立,而轻视养护,降低了绿化的品质。若在早期设计过程中引入了外来植物,在成活或达到预期效果上存在的困难,会增加了养护的困难和成本,甚至在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最终的效果仍不尽人意。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理论研究的缺乏 

  绿化工作重视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存在不同程度地对理论的忽视。实际是对于不成熟理论缺乏信心,对于成熟理论运用可能会增加投资,并不能在短期内体现在效果上,造成市场条件下的劣币驱除良币现象的不断重演,削弱了设计者的理论探索与研究动力。设计者更多时候关心项目何时完成,是否被客户和主管的认同,是否更容易被市场接受,这极有可能导致长期的类似流水线的重复劳动,在理论探索的深度上容易浅尝辄止。当行业竞争处于相对低水平时,这都不成问题,但要达到更高品质,则力不从心。中国传统的经典园林设计虽历时百年甚至千年,仍然让人回味,其原因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以及因地制宜、天人合一、与建筑融合等理论。现阶段的既缺乏理论研究的广度,以博采众家之长;又缺乏深度,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2受到外来文化过分冲击和当地文化影响力的削弱 

  近年来对于欧美文化的过度推崇,一方面是现代居住区的建筑往往是高楼林立的欧美形式,甚至名字上也为欧美风格,因此与之配套的绿化当然无论从设计、树种选择等各方面保持风格上一致和延续;另一方面,多数居民上也更喜爱此类风格,传统绿化正在市场与商业化的背景条件下慢慢淡出,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当下也缺乏既能充分展现传统精华,又能很好驾驭成本规划等一系列产业化动作的人才。 

  2.3绿化材料选择上的限制 

  市场条件下,产业化的种植往往让设计者可以选择的植物品种以及规格等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于一些经济价值不高的当地品种往往没有足够的供应链,失去了在设计过程中被运用的机会。 

  2.4缺乏居住者的参与 

  理论上说购房者可以不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绿化的居住区,但实际情况下,房屋本身的价格、居住区的位置、交通、教育、医疗等均往往成为更为首要的决定条件。当前的居住区绿化还没有能力影响到居民的购房选择,更没有形成居民参与设计的一种潮流。但从长远来说,一种需求得以满足往往是另一种需要产生的土壤,因此,当居者有其屋的需求得以实现后,居者乐其居的需求也将一步一步到来。 

  2.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 

  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对居住区的绿化上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于绿地面积的规定与限制,对于绿地的功能与生态作用的强调因为定量操作上的困难往往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小区绿化在法律层面均大部分是达标的,但是在文化、情趣、风格、艺术等方面良莠不齐,因此,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健全依然十分重要。 

  3 居住区绿化问题的对策探讨 

  3.1不断深化理论研究 

  居住区绿化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理论的创新与进步,并在实践中总结应用,更好地指导其设计与绿化。可以从诸如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设计风格的理论;(2)植物运用的理论;(3)生态功能的理论;(4)定量评价的理论;(5)居住参与的理论。 

  3.2加强立法 

  立法的先行是对居住区绿化的最好保障,在社会层面上引起重视,引导居民参与到立法的讨论中,使当前的绿化法律法规有更好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并加强监督,让法律更好地为居住区绿化保驾护航。 

  3.3加强社会的参与度 

  鼓励居民参与到居住区绿化的建设过程当中,包括方案筛选、树种选择、绿地风格、评判标准、艺术价值等各个方面。在操作层面上这种的广泛讨论特别是具体的细节也有可能众口难调,但在大的方向上,如基调树种、片区的绿化风等方面还是可以有所作为。 

  3.4文化建设的加强 

  居住区的绿化不仅需要理论的深化、立法的加强、居住的参与,要想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升华,需要文化土壤的培育,重视文化的建设、文化的品味的提升、文化的保护、文化的开发、文化的宣传、文化传承与弘扬等方面,更是居住区绿化乃至整个园林规划设计得及提升的重要基础。 

  3.5扩展立体式绿化 

  充分地利用和开发立体空间绿化已在世界各国形成一种趋势。扩展立体绿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地与绿化之间的矛盾,因此,绿化的建设者应该重视城市立体绿化所带来的变革,积极地结合当地条件投入到立体绿化当中。 

  4 结语 

  当居住者还对居住区绿化没有发言权时,谈论居住区绿化似乎为时过早,但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和行业的践行者而言必须明白也必须意识到,居住区绿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必然引起居民的越来越强烈的重视,与其坐等山雨欲来,不如勇于未雨绸缪。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居住区绿化研究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lvhua/152092722435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