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相关
  3. 内容

乡村城镇化景观生态研究探讨

简介: 城镇化(urbanization)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实践证明,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会、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自下而上乡村城镇化已成为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字:乡村 城镇化景观 生态研究

一、 中国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urbanization)14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1,3,5]。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实践证明,发生在农村地域,由基层社会、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自下而上乡村城镇化已成为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此进程中,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了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的发展起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它们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城乡的纽带4。尤其在中国西南部这种山地丘陵广布的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城市体系不可能像平原地区一样大规模的发展。于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便成为城镇体系的基础和经济网络的小结点,具有协调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功能。当前,在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中国的乡村城镇化现象已越来越明显。

  二、乡村城镇化问题及研究现状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转化和小城镇建设构成了乡村城镇化的实质内容1。

  主要表现为:

  1)乡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

  2)城镇发展,城镇地域扩大,农业用地转用为工厂、住宅等非农业用地;

  3)农民由专业农户转化为兼业农户,进一步脱离土地成为非农户;

  4)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趋同等15。

  由此看出,乡村城镇化不仅是一种人口、社会、经济现象,也是自然、文化发生嬗变的复杂过程。它在带来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免因人们过于强调经济生产价值而产生一些问题。从区域内城镇化现状来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城镇化问题

  1.城镇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

  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2。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则是规划设计缺乏超前性,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

  2.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这个问题尤以乡镇企业发达地区最为严重。在这些地方,乡镇企业一般布局分散,规模小,甚至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况,又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因此环境污染程度严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漳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2,3。

  3.城镇及城镇周围自然景观退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以西双版纳勐腊县为例,50年代初期还是茂密的热带森林,现只残存在50~100公里以外的山区。自然景观的萎缩直接导致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同时,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9,10。

  4.城镇地方特色丧失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但在现代科技文明的冲击下,这些民族文化特色正面临着失去光辉和走向衰落的危险,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城镇化研究现状

  目前,对中国乡村城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地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集中在乡村城镇化与我国城镇化道路,区域乡村城镇化特征,乡村城镇化与农业的非农业转化,乡村城镇化与小城镇,以及乡村城镇化的动力与模式等方面11。乡村城镇化理论研究已达一定水平,为城镇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区域内城镇发展引起的上述问题业已引起生态学界、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的重视。但现有研究多只专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没有很好的将小城镇作为人类聚居场所的最为本质的社会、文化、生态需求结合起来,较少注意城镇研究与乡村空间、生态空间研究的整合,对城镇、城镇群体空间结构演变及其对城镇功能的影响研究尚为浅泛。因此,只有融合上述学科的研究成果,站在一个更高、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研究乡村城镇化,才能揭示小城镇空间格局和功能演变、发展的规律,并藉之合理规划和建设小城镇,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小城镇既能跟上现代化步伐,又能与自然环境和谐融合,保持原有的传统风貌。

  三、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影响的科学。其核心概念框架如下:

  笔者认为,在景观生态学的这个核心概念框架图基础上,对乡村城镇化研究的几个方面均可从景观生态不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一)城镇的景观结构

  景观由景观元素组成,景观元素指地面上相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有拼块、廊道、基质三种类型。城镇体系中不同规模等级的城、镇(包括村),本身便可看作一个景观单元,它们由不同类型的景观元素(建筑物、街道、农田、河流、公园等)组成,彼此之间既具一定的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有不同的空间形态、分布格局和不同的职能。但在更大尺度的空间地域内,它们又可被看作为镶嵌分布的同质性景观斑块,相互联系,互为依赖,共同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镇体系,担负起区域社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任务。从此意义来讲,某特定空间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便构成了一个更高等级的景观单元,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功能和空间格局。因此,研究乡村城镇化,可从城镇、城镇体系的景观结构入手,分析城镇化引起的空间效应和对地域发展的意义。

  (二)城镇的景观功能

  1.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景观的功能包括了能量流、物种流、信息流、物质流及价值流等在景观元素间相互迁移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具体表现为:
  (1)生物过程,如某一地段内植物的生长、生物群落的演替、物种的空间运动等;
  (2)非生物过程,如风、水、土和其它物质的流动;
  (3)人文过程,包括人类的空间运动、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及与之相关的能流、物流、和价值流13。

   城镇的流通职能、生产职能、消费职能等在此都可理解为是一景观元素内或几个景观元素间流的交换。受景观格局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如一城镇兴起后对周边乡域的经济牵动作用,其先进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的扩散,信息的传播,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在城镇的集中,商品的流动等。此外,城镇化带来的自然植被和野生物种消失、农田被占等也是景观元素间生态过程改变的结果。

   2.城镇景观的自然性和人文性

  景观生态学依人类对景观的影响程度不同将景观分为自然景观、管理景观和人工景观三大类。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单纯就某点状要素而言,无人居住的自然环境-人类进入后的村庄-镇-城市-大城市这一系列的演化过程,正反映了从自然景观到人工景观的过渡。传统城镇景观的各种特征都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融合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习俗而形成的,仅从住宅形态、建筑材料、构筑形式上我们就能辨出地域差异和民族差异。建设新城镇或改造旧城镇,都不能脱离这种自然性和人文性。

  3.城镇景观的演化

  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城镇占地面积的扩大以及城镇居民生活的实质性改变等。因此,城镇化即意味着一个城(镇)景观单元内部斑块-廊道-基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也意味着由不同规模等级城镇组成的城镇体系景观在大尺度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和功能变化。这种变化在时空上受着自然环境的制约,但对作为人类生产生活基地的城镇而言,人类活动无疑在其中起了重要主导作用。在乡村城镇化过程中,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土地状况,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建筑物扩张等。这些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对自然界起着破坏或建设作用,从而决定了城镇景观的演化方向和演化速率。把握住这一点,从城镇的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来分析乡村城镇化内外促动因素,可以预测城镇化发展动向,为建立城镇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4.城镇景观的价值

  城镇景观及其组成的城镇体系景观都属于一种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兼具经济、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当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如规划混乱、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民族特色丧失等,都是因为只重视城镇的经济生产价值而忽视了其它价值的恶果。

  在小区域内研究乡村城镇化,最终目的是落实到具体的城镇建设和管理,使其既能发挥经济生产潜力,又能顺应自然生态环境成为有序、健康发展的宜人环境。这也就是景观生态建设的目标,与一般的生态学不同,景观生态学特别注意景观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与反馈,认为景观的结构决定着景观的生态过程,这些过程又反过来影响景观的结构变化。因此,景观生态建设特别强调恢复和维持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它应用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来调整或构建景观格局,从景观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多重价值,创造出高效、和谐的人工-自然景观7。这为城镇建设中实践活动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有乡村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和方法,注重小城镇和城镇体系形成发展的生态过程与空间格局的内在联系,或许能为城镇建设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几年来,城市景观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城郊景观演化序列、城市景观分析、城市景观异质性维持、城市景观规划、城市景观生态过程等都有所研究。有关村级水平的景观类型研究亦有报道。但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乡村城镇化研究,把重点放在联结城乡地域的小城镇这一层次上的报道不多,有待有关科研工作者加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功豪、马润潮:《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地理学报》,54(2):106-113,1999年。
[2]陈列、吴唐生等:《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地理》,18(4):22-25,1998年。
[3]陈爽、姚士谋等:《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思考》,《经济地理》,19(4):111-116,1999年。
[4]金其铭:《乡村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4-197,1990年。
[5]史作民、陈涛:《城市化及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生态学业杂志》,15(1):35-41,1996年。
[6]肖笃宁:《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框架》,《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8-14,1999。
[7]肖笃宁、石铁矛等:《景观规划的特点与一般原则》,《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0-46,1998年。
[8]吴良镛:《论城市文化》,《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1986-199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39-172,1996年。
[9]王峰、刘英对等:《深圳市土地开发和景观生态演变特征分析》,《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1(3):30-33,1998年。
[10]王献溥:《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农村生态环境》,12(4):32-36,1996年。
[11]薛德升、陈文娟等:《有关"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几个概念的辨析》,《城市问题》,98.1:14-16,1998年。
[12]杨大禹、任颖星:《加强集镇建设促进村镇规划》,《云南城市规划》,总第13期:58,1998年。
[13]俞孔坚、叶正等:《论城市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连续性--以中山市为例》,《城市规划》,22(4):14-17,1998年。
[1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
[15]左大康主编:《现代地理学辞典》,商务印书馆,671-702,1990年。

作者简
  郑寒 吴兆录  云南大学生态系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乡村城镇化景观生态研究探讨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ylxg/1206882214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