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园林相关
  3. 内容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

     摘 要:介绍了生态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环境景观规划的内涵,以及我国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现状及问题。简要分析了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而对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居民;景观环境;设计 

  1 引言 

  1.1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与多样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近代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生物个体、种群和生物群落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复合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1.2 景观环境规划的内涵 

  1.2.1 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近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境小品等),可谓于细微之处见匠心。因此,景观设计更多的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求出发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原则。要创造适于居住的生活环境,更多的需要建立在居住实态的调查研究之上。 

  1.2.2 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 

  生态思想的融入,赋予了居住区景观设计更为深刻的内涵,使居住区景观设计走出了狭义的视觉美学的概念范畴,使其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环境走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生态设计思想的融入,使环境设计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环境设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形态设计转向居住区整体生态环境的设计;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学效益,贯彻“3R”原则。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科学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中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就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总体而言,视觉美学层次的景观环境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在生态技术的应用方面尚有待更进一步的加强。 

  1.2.3 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模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停留在居住区环境内休闲娱乐。因此,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要求各种小品、设施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行为,而且要有相应的文化品味,为人们在家居生活之余提供趣味性强而又方便、安全的休闲空间。 

  1.2.4 对艺术意境更高的追求 

  艺术之于人类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物质层面的规划设计,只有升华至艺术才能使人们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城市之中,这也是居住区环境设计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从单纯的功能性需求提升至更高的艺术层面,并且呈多元化倾向。就居住区环境艺术的表达方式而言,主要是体现在园林、小品设施、植物配置以及空间氛围等环境构成要素的景观效果上。就艺术风格而言,则不拘一格,或表达都市现代抽象艺术,或追寻乡土气息,均依据居住区环境设计的总体构思而定。 

  2 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景观设计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们日益重视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教授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采》的主题报告中认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 

  著名建筑评论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弗兰普顿(Kenenth Frampton)教授在另一场主题报告《千年七题:一个不适时的宣言》中也认为:总体应用地景策略,能够有效地改善整个城市化地区的社会的文化及生态特征。上述两个报告提到的地景,笔者认为即景观设计。可以看出,在未来城市建设中应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文化及生态环境将是必然的趋势。 

  景观设计师Sheila Wertimer说过,有时候,一个人会偶然来到一个显然不是某个景观设计师创作的最佳花园,而那些花园经常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和原来的设计几乎没有任何类同之处。它们的功能已不再适合当地,或者因为太过荒芜和杂乱而不得不重新组建。 

  2.2 问题 

  2.2.1 设计盲目追求“档次” 

  “档次”原本是景观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问题出在对“档次”的理解上,“档次”往往被理解为宏大的气派或用材的豪华考究,它意味着大量财力的投入。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巨大的财力投入能否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二是该场所是否真正具备“档次”的环境条件?记得几年前一个内河两侧绿地的规划会议上,某领导指示要建成“法国的塞纳河”,两侧平均不到10m宽的绿带以及积污严重的河道,如何体现塞纳河风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情决定我们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2.2.2 景观设计对人的需要及对人性的关注不够 

  在这一点上景观设计师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一个设计任务下来,我们往往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风格、手法、形式等问题,往往把建成后的形象当作设计追求的最大目标。一个建筑作品我们强调它的功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而对景观设计人们都常常忽略它的功能却乐道于它形式上的美,甚至把功能等同于诸如休息桌椅、集散场地和活动广场这类最基本的需求。这种“温饱型”的功能对长期以来生活在恶劣环境下的广大市民来说当然是相当满足了,于是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决策者、建设者和设计者,不用说,在这种氛围中都深深地陶醉了。 

  2.2.3 模仿之风盛行 

  我们中的不少人重“榜样”不重创新。创新常常被当作异类加以排斥。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习惯被当作容器拼命地接受知识的灌输,看似满腹经纶却毫无创意。景观设计虽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专业,但它最终将以空间景观的视觉形式展现给人们,是人可以享受其中的艺术产品。同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创新是其生命力的源泉,模仿抄袭必将导致生命之水枯竭。 

  2.2.4 设计与施工脱节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就拿树种的配置来讲,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景观设计师的现场把关,更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景观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擅于处理现场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可是,不少景观设计师并不乐于下工地,至少是缺乏主动性,而越是施工水平差的队伍越少与设计人员沟通,最终的结果往往留下诸多遗憾。 

  3 原因分析 

  3.1 决策者 

  首先是决策者因为担心资金投入过大但最终受益却是不如人意,而决定减少资金投入,从而以建筑材料所需低质产品代替高质产品甚至偷工减料,或者建筑工程受到政府的干预,无法按照原先的设计进行建造等原因,从而无法达到最初预定的效果。 

  3.2 规划设计师 

  其次是规划设计师的原因,规划设计师们可能会受到外界影响,比如,人为因素、地理因素、天气因素等方面的限制从而无法按照他们自己最初的想法进行规划设计。 

  3.3 施工单位 

  最后施工单位与开发商缺少必要的沟通,导致施工单位施工时往往会与开发商的初衷背道而驰。 

  4 我国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的建议 

  4.1 建议 

  我通过对杭州市桂花城景观环境规划的研究,发现当代景观环境规划不是一锤定音的,必须结合居民行为活动规律的特点,在充分研究景观环境对居民可造成什么样影响的基础上,不断地修正和改进。同时,也可以适当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案例进行设计,而不是单凭设计师的构思或者领导意志来随意规划。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游憩、休闲、娱乐等需求,因此必须要不时对居住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规划经验,进而修改原本的规划,这是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 

  4.1.1 个性鲜明的建筑设计 

  居住区的建筑设计追求整体的统一性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通过对桂花城建筑设计的分析,我们发现,每栋建筑单体如果看起来千篇一律,个性特征不强,会让大部分居民觉得缺少活力。同时,一味的单一模仿西方古典建筑风格会使原本的设计效果大打折扣。桂花城的建筑很好地体现了整体的一致性,色彩调理上,绿城•桂花城以赭红、淡黄、青灰为主色调,使其如同一个自然形成的江南聚落小镇,整个园区清新典雅、温馨秀丽。另外,适当加入些国外建筑的传统风格,可以使整个园区看上去庄重,大方。大大激发居民对居住区审美体验感。 

  4.1.2 布局恰当的景观规划 

  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景观环境对于居住区居民行为的影响。运用好植物在庭院中的造景功能来创造出一份“光、色彩、线条”与“功能、美观、比例”取得平衡的庭院植物规划设计。并适当的将传统庭园植物景观融入到城市小区景观设计。达到循环往复,无穷无尽,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无限的意趣;在审美情趣上,则追求神似,不追求形似,特别讲究因地制宜,因势随形。主要做到: 

  (1)线条与比例的平衡。植物自身就是一个三维定位,在庭园中是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障景作用。 

  许多人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即把花园孤立起来看。用设计专业的术语来说,这是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其实,道理很简单。其一,花园与房屋是不可分的。其二,花园边界外边的区域跟花园也是不可割裂来看的。 

  (2)光与功能的平衡。现今很多庭院没有根据本地的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就直接把国外的庭院(例如日本庭院)直接照搬照抄。却未想过日本园林中两种重要的标志性元素就是水和石头,这个庭院或许是供冥思和静静欣赏的,而不是供孩子们游玩的家庭式庭园。它不一定会满足园主的功能需求。 

  其次,“把握一天中阳光的走向是至关重要的,它将决定你的坐椅、用餐区和庭院活动的位置。”而气候因素也确实是最重要,因为它还决定了你所能够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且对设计也有巨大的影响。而同时,植物也是会影响着气候。庭院的植物亦会影响着这块小区域气候。 

  (3)色彩与美观的平衡。在现代庭园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如庭园中各类植物色彩的配植、高低搭配、质感等等。不同的园林植物形态各异,有不同的观赏性,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采用观花、观果、观叶等各种乔灌木、藤本、宿根花卉与草本植物,利用它们的色彩美、形体美、线条美,则景色万千。既可孤植以示个体之美,又能按一定的方式配植,体现群体美。或是种植诸如黄玫瑰一类的芳香植物,又使整个花园充满了浪漫的气息并增添了浓郁的感觉。一年四季,植物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撩拨起人们不同的兴趣。植物给花园带来了生气,也使园内坚硬的经管建筑变得柔和起来。如果说硬质景观就像骨骼一样,那么正确的植物配置会使你的庭园在一年四季都充满了生机。 

  4.2 人本色彩的运动健身休闲设施规划 

  休闲是居民在居住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居民景观欣赏要达到的目的。居住区休闲设施规划必须体现人本关怀,居住区运动休闲设施最好能和景观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一种自然的意境。但是,要体现对人的尊重,为人提供舒适、方便的休闲活动空间,在规划中,必须全面考虑居住区居民的行为心理,使休闲设施的功能与人们的行为相一致,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在使用方便、心理平衡、社会交往和视觉舒适等诸多方而的需求。让“以人为中心”成为桂花城运动健身休闲设施规划设计理念的核心。在街道照明、公厕、公共电话亭及必要的休息空间等休闲设施进行系列化,配套完善相关辅助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为残疾人、老人、推儿童车的妈妈等提供方便的无障碍设计。在设计中全面体现人性化特点。 

  4.3 协调统一的周边交通规划 

  居住区可以看作是一个孤立的区域,但是它与其周边的城市交通、城市文化、城市商业、城市景观和资源紧密联系,有其一定的开放性。在对桂花城的周边交通规划研究中,我们发现周边交通因素成为影响桂花城居民生活、工作、休息的主导因素。因此,处理规划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居住区居民行为的关键,也是做好其他方面规划的关键。 

  5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个性鲜明的建筑设计、布局恰当的景观规划、人本色彩的休闲设施规划、协调统一的周边交通规划是现代城市居住区发展的首要考虑要素。其中布局恰当的环境景观规划更是现代居住区发展与建筑首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不仅体现了一个居住区的整体面貌,还对居民的生活、工作休息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从根本上看,环境景观是决定居民活动规律和生活习性的根本。但是,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规划也要从体现人本关怀、尊重人本需求的角度出发,同时根据每一个城市的特色与优势,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合理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关蓓,何蔚.植物在庭园景观中的造景功能[J].资源与环境,2006,(9):185-186. 

  [2]王庭熙主编.住宅庭院设计图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5. 

  [3]彼特•麦霍伊编著,姬文桂译.小庭院规划指南(百通集团)[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69-197. 

  [4]Suzanne McDaniel VanDeMark.What to retain, What to emulate, What to toss[J].Landscape architecture,2006,(4):38-45.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规划
http://m.civilcn.com/yuanlin/yllw/ylxg/150613562734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