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结构设计知识
  3. 内容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及对策

 地震的危害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建筑结构的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可以有效降低地震可能给建筑带来的危害,从而保障人身安全,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

现如今,人们对于自身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基本功能,还体现在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

地震作为一种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对于建筑结构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旦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不足,在地震中就可能出现变形甚至倒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无论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还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给人们留下惨痛的经历。

同时,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想要实现对地震的准确预测非常困难,地震灾害的预防更是无从谈起。

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升建筑对于地震灾害的抵抗能力,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对策

场地选择

做好房屋建筑的场地选择,是抗震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对房屋建筑的位置进行选择时,应该尽可能确保土层坚硬,地势开阔,避开软土区域或者河岸、山坡的边缘地带,这样在地震发生时,建筑基础的沉降量较小,不容易出现整体坍塌的情况。

如果无法避开不利地形,则应该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如对软土的加固等。

基础设计

地基基础是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关键,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建筑的抗震性能和使用安全。

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时,从提升建筑整体刚性及结构抗震性考虑,同一个建筑单元应该位于同一性质的地质上,全部采用天然地基,或者全部采用桩基,避免两种共地基混用的情况,以免在地震发生时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增加基础埋深,做好回填与夯实工作,保证回填土能够与基础侧面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提升基础的稳定性。

抗震材料

选择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同样是提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能够避免地震引发的材料断裂等问题。

相比较常规材料,抗震材料能够承受更大的侧面应力,从而对振动产生的能量进行有效吸收。

因此,在进行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应该结合工程的具体需求,对其抗震能力做出准确的计算和评估,确定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得抗震材料的性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结构设计

应该对建筑的高宽比进行合理把握,一般认为,高宽比越小则建筑的抗震能力越强,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侧移和倾斜也就越轻微,受到的损失越小。

因此,从提升建筑整体抗震能力分析,应该做好房屋建筑结构的限宽和限高,通过对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合理调整,满足其抗震要求。

圈梁设计

在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圈梁能够起到减轻震害的效果。

通过对圈梁的合理设计,可以墙体之间的牢固连接,增强房屋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同时对墙体裂缝进行预防和控制,在遭遇强烈震动时,地基圈梁可以避免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保证结构安全。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了解其重要性,并采取合理的抗震设计措施,控制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建筑自身的抗震性能,最终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性与人民财产安全。

确保房屋的安全——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是进行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的前提,准确合理的抗震鉴定报告是进行经济合理有效的抗震加固依据。抗震鉴定依据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

现有建筑的定义

现有建筑,即指除古建筑、新建建筑、危险建筑以外,迄今仍在使用的既有建筑。

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现有建筑

(1)需要对现有建筑进行结构可靠性鉴定或抗震能力鉴定时;

(2)对现有建筑物需进行大修时;

(3)对现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加层或扩建时;

(4)对现有建筑已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仍要继续使用时;

(5)灾后建筑;

(6)对现有建筑的工程质量有怀疑或争议时。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设防烈度范围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或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本)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

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要求首先对现有建筑按其设计建造年代及依据的标准规范系列确定其抗震鉴定的后续使用年限(30年、40年或50年),并根据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

符合鉴定标准相应要求的房屋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否则评为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需要采取措施。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抗震鉴定方法

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采用分级方法,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采用的抗震鉴定方法不同。

/30年/

对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的建筑,简称A类建筑,抗震鉴定基本上保持了原95版本鉴定标准的有关规定,即逐级鉴定、综合评定。

第一级鉴定是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一般来说包括结构体系、材料实际强度、整体性连接构造和局部易损易倒部位构造四方面的鉴定内容;

第二级鉴定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可采用标准中给出的简化计算方法或按规范方法进行构件承载力验算。

第一级鉴定通过时,可不进行第二级鉴定评定,为满足鉴定要求。

/40年/

对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的建筑,简称B类建筑,其鉴定基本按照89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从鉴定的角度按结构体系、材料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整体性连接构造、局部易损易倒部位、抗震承载力验算几个方面加以归纳整理而成。

B类房屋需进行抗震措施和抗震验算两级并行鉴定后,进行综合评定。

/50年/

对后续使用年限为50年的建筑,简称C类建筑,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进行抗震鉴定,也包括抗震措施和抗震承载力两级鉴定。

注:

由于所选择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同,采用的鉴定方法就不同,达到抗震设防要求也会略有不同,而得到的抗震鉴定结论也可能会有差异。因此,在抗震鉴定时必须在鉴定报告中注明所采用后续使用年限,在抗震加固设计时,在加固设计施工总说明中同样应予以注明。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设防标准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同样划分为标准设防类、重点设防类、特殊设防类和适度设防类。

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鉴定步骤

(1)搜集现有建筑的岩土勘探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等工程相关原始资料。

(2)现场实地踏勘建筑物现状,复核其与施工图等原始资料吻合情况、施工质量和平时使用状况。

(3)对现有建筑地基基础,主体、主要结构构件等进行实测或取样化验。

(4)依据《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和《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先进行可靠性鉴定并形成鉴定报告。

(5)经可靠性鉴定确认需要加固时再按照《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R50023的有关规定进行抗震能力鉴定并形成鉴定报告。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及对策
http://m.civilcn.com/zhishi/jggc/165474117341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