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它关系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介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现状,分析了建筑安全问题的成因,并就加强建筑施工安全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1. 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各企业家共识。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四大控制”(进度、质量、成本、安全)须经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但企业历来以质量为生命,殊不知,在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安全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2.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建筑行业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形同虚设,平时在现场根本看不到,只有应付上级检查时才拉出人来充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没有切实根本的保障。而一些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施工企业,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能落到行动上”,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并且当施工的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的只是进度和效益。
2.2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2.3 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理,是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由于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1)由于今年来对安全事故发生后对监理的处理过重,加上监理规范中对安全监理缺少明确的条款,导致部分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概念认识模糊、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2)监理单位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督促企业、项目部进行整改,也不能及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安全监理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3)安全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从事安全监理工作的大部分是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专门的安全技术,特别是一些建筑机械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很是欠缺;(4)安全监理人员偏少,由于监理费用的问题,部分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人员的配备上往往是以兼职的形式解决,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这样更加导致了监理工作不能彻底落实。
2.4 安全投入少。目前所有的建筑施工招投标基本上是以低价中标的形式来确定施工单位,这样一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中标单位为了确保利润,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因此安全生产的投入也就成了他们减少的对象,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投入资金少或投入不足。
2.5 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建筑企业的施工中常可看到经营人员多是随时随地招收的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技术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也较缺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节约了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甚至有的企业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没有进行。而在进行施工的人员中,这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占多数,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此类。
3. 建筑工程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客观方面。工程建设最大的特点是产品固定、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所有生产活动均是围绕着建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空间上集中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施工机具进行作业,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在客观上给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建筑施工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工人在高处从事露天作业,冬冷夏热、风吹日晒雨淋,工作条件差。手工操作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体能消耗大,容易使工人的精神分散。施工时空变化大,规律性差。每栋建筑随时间、工序、地点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大量的施工机具和垂直运输机械,立体交叉作业。
3.2 主观方面。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节省资金,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簿弱,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监理单位往往偏重于对工程质量、进度方面的控制,而不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方面与长期形成的管理意识有关,另一方面,现场监理人员的相关业务知识缺乏也制约了他们更好地完成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
4.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4.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要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项目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一人,并将班组长列为兼职安全员。同时要设立专项的安全技术审核制度,与工程项目各相关单位共同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全方位安全把关、统一协调安全管理工作,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从专业技术上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1. 前言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效益成为各企业竞争的目标,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各企业家共识。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四大控制”(进度、质量、成本、安全)须经严格控制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但企业历来以质量为生命,殊不知,在项目施工的管理过程中,安全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角色。为此,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目的就是为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2.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存在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建筑行业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形同虚设,平时在现场根本看不到,只有应付上级检查时才拉出人来充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没有切实根本的保障。而一些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施工企业,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能落到行动上”,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并且当施工的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的只是进度和效益。
2.2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是由于一些人的安全意识淡薄,理不清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施工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不同步等;二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安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等不懂,无法对施工队进行管理。
2.3 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理,是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但是由于很多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监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1)由于今年来对安全事故发生后对监理的处理过重,加上监理规范中对安全监理缺少明确的条款,导致部分监理人员对安全监理概念认识模糊、态度消极不能主动开展安全监理工作;(2)监理单位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督促企业、项目部进行整改,也不能及时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反映,安全监理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3)安全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从事安全监理工作的大部分是一般的工程技术人员,缺乏专门的安全技术,特别是一些建筑机械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很是欠缺;(4)安全监理人员偏少,由于监理费用的问题,部分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人员的配备上往往是以兼职的形式解决,来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这样更加导致了监理工作不能彻底落实。
2.4 安全投入少。目前所有的建筑施工招投标基本上是以低价中标的形式来确定施工单位,这样一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中标单位为了确保利润,总是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因此安全生产的投入也就成了他们减少的对象,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教育以及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投入资金少或投入不足。
2.5 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在建筑企业的施工中常可看到经营人员多是随时随地招收的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技术素质较低,安全意识也较缺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节约了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甚至有的企业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没有进行。而在进行施工的人员中,这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占多数,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事故伤亡者也多属此类。
3. 建筑工程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3.1 客观方面。工程建设最大的特点是产品固定、体积大,生产周期长,所有生产活动均是围绕着建筑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空间上集中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施工机具进行作业,且持续时间较长。这在客观上给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建筑施工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工人在高处从事露天作业,冬冷夏热、风吹日晒雨淋,工作条件差。手工操作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体能消耗大,容易使工人的精神分散。施工时空变化大,规律性差。每栋建筑随时间、工序、地点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大量的施工机具和垂直运输机械,立体交叉作业。
3.2 主观方面。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节省资金,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簿弱,心存侥幸心理,冒险作业。监理单位往往偏重于对工程质量、进度方面的控制,而不能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方面与长期形成的管理意识有关,另一方面,现场监理人员的相关业务知识缺乏也制约了他们更好地完成施工现场安全监理工作。
4.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观念。安全工作贯穿于项目施工的始末,贯穿于工期、质量和技术的任一要素之中,在任何一项要素的组成过程中,若忽视了安全,将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得经济上受损,严重者将可能影响公司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建设主管机构和建筑单位应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最主要的工作来抓。
4.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审核和保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和安全管理目标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要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各项目成立安全管理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员一人,并将班组长列为兼职安全员。同时要设立专项的安全技术审核制度,与工程项目各相关单位共同对项目的建设进行全方位安全把关、统一协调安全管理工作,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从专业技术上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4.3 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方面,要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要制定统一的安全监理的程序、内容和标准,统一安全监理资料,不断规范安全监理行为,提高监理单位的安全监管水平,使监理人员安全监理意识到位、能力到位、监督到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一线人员的素质,狠抓基础工作,
要抓好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不定期进行员工施工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让他们知法、懂法、用法;特别是对特殊工种要针对建筑行业特点进行专门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4.4 改善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在任何时间、季节和条件下施工,都必须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作业场所,改变脏、乱、差的面貌。生产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与无毒无害,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分析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和生产条件,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品质与竞争力。
4.5 安全检查。建筑企业每年都要接受来自各级的相关部门安全检查,企业自身也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检查。但这些安全检查活动,方法简单粗放。一是检查前没有策划或策划不足,走马观花;检查没有程序,如发现违章作业后要查什么?查当事人还是查培训、考试、作业前交底、监护等,很难找出根本原因。二是检查后对制定的措施不落实,措施实施后不跟踪验证。这种粗放的检查方法事倍功半,有时检查不如不检查。因此,安全检查工作必须采用科学的安全检查方法,即遵循PDCA循环方法:策划――实施――检查――总结,及时对查出的问题制定监督、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形成闭环。
4.6 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在各施工现场第一线施工的作业面从业人员多为进城打工的民工,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中,十有六七的原因是发生在民工身上,所以加强经常性安全防犯教育是增强他们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对从业人员很有必要。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施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所以,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很有必要。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心和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没有安全的保障,便没有职工的高度积极性,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益。因此,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任务是相当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同时也是非常严肃细致的一项工作。
要抓好施工现场一线操作人员基本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不定期进行员工施工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让他们知法、懂法、用法;特别是对特殊工种要针对建筑行业特点进行专门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4.4 改善作业环境。安全生产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重要体现。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是相辅相成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不但要保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在任何时间、季节和条件下施工,都必须给施工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作业场所,改变脏、乱、差的面貌。生产作业环境中,湿度、温度、照明、振动、噪音、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都会影响人的工作情绪。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作业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如何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有序与无毒无害,给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分析和消除作业环境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和生产条件,切实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品质与竞争力。
4.5 安全检查。建筑企业每年都要接受来自各级的相关部门安全检查,企业自身也不定期地组织安全检查。但这些安全检查活动,方法简单粗放。一是检查前没有策划或策划不足,走马观花;检查没有程序,如发现违章作业后要查什么?查当事人还是查培训、考试、作业前交底、监护等,很难找出根本原因。二是检查后对制定的措施不落实,措施实施后不跟踪验证。这种粗放的检查方法事倍功半,有时检查不如不检查。因此,安全检查工作必须采用科学的安全检查方法,即遵循PDCA循环方法:策划――实施――检查――总结,及时对查出的问题制定监督、整改措施,落实整改,形成闭环。
4.6 安全教育培训。目前,在各施工现场第一线施工的作业面从业人员多为进城打工的民工,他们普遍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差。据统计,近年来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中,十有六七的原因是发生在民工身上,所以加强经常性安全防犯教育是增强他们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对从业人员很有必要。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施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相应地,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所以,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列为日常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很有必要。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劳动者在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关心和维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没有安全的保障,便没有职工的高度积极性,就没有施工生产的高效益。因此,施工项目安全控制的任务是相当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同时也是非常严肃细致的一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