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工程中落地式扣件外脚手架在施工中最常采用的形式之一,它在施工操作、安全防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其做好安全监理是监理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浅谈下对其的安全监理,以期共同借鉴。
关键词 建筑施工;落地式外脚手架;安全监理
中图分类号 TU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4-048-02
落地式扣件外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最广泛采用的外架形式之一,本文结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阐述对其方案的审查、构造、搭设、拆除这几方面的安全监理控制要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施工方案的审查
1.1 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基础处理、搭设要求、杆件间距及连墙杆设置位置、连接方法、拆除,并绘制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1.2 对脚手架进行的设计计算必须符合脚手架规范的有关规定,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1.3 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类型相符,当现场因故改变脚手架类型时,必须重新修改脚手架方案并经审批后,方可施工。
2 外脚手架的构造监理控制要点
2.1 立杆基础。
2.1.1 脚手架立杆基础应符合方案要求。①搭设高度在25m以下时,可素土夯实找平,上面5cm厚木板,长度为2m时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时平行于墙面放置。②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根据现场地耐力情况设计基础作法,或采用回填土分层夯实达到要求时,可用枕木支垫,或在地基上加铺20cm厚道碴,其上铺设混凝土板,再仰铺12-16号槽钢。③搭设高度超过50m时,应进行计算并根据地耐力设计基础作法,或于地面下1m深处采用灰土地基,或浇注50cm厚混凝土基础,其上采用枕木支垫。
2.1.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底座有可锻铸铁制造与焊接底座两种,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否则将改变垫板受力状态。底座下设置垫板有利于荷载传递,试验表明:标准底座下加设木垫板(板厚5cm,板长≥200cm),可将地基土的承载能力提高5倍以上。当木板长度大于2跨时,将有助于克服两立杆间的不均匀沉陷。
2.1.3 脚手架基础地垫较低时,应考虑周围设有排水措施。
2.2 架体与建筑结构拉结。
2.2.1 外脚手架高度在7m以下时,可采用设置抛撑方法以保持脚手架的稳定,当搭设高度超过7m不便设置抛撑时,应与建筑物进行连接。
2.2.2 连墙杆的间距,一般应按规范规定距离设置。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较高需要缩小连墙杆间距时,减少垂直间距比缩小水平间距更为有效,从脚手架荷载试验中看,连墙杆按二步三跨设置比三步二跨设置时,承载能力提高7%。
2.2.3 连墙杆应靠近节点并从底层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2.2.4 连墙杆宜靠近主节点设置,距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2.5 连墙杆必须与建筑结构部位连接,以确保承载能力。①连墙杆位置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绘制作法详图,不得在作业中随意设置。严禁在脚手架使用期间拆除连墙杆。②连墙杆与建筑物连接作法可作成柔性连接或刚性连接。柔性连接可在墙体内预埋φ8钢筋环,用双股8号(φ4)铅丝与架体拉接的同时增加支顶措施,限制脚手架里外两侧变形。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不准采用柔性连接。③在搭设脚手架时,连墙杆应与其他杆件同步搭设;在拆除脚手架时,应在其他杆件拆到连墙杆高度时,最后拆除连墙杆。最后一道连墙杆拆除前,应先设置抛撑后,再拆连墙杆,以确保脚手架拆除过程中的稳定性。
2.3 杆件间距与剪刀撑。
2.3.1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等杆件间距应符合规范规定和施工方案要求。当遇门口等处需加大间距时,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加固,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3.2 立杆是脚手架主要受力杆件,间距应均匀设置,不能加大间距,否则降低立杆承载能力;大横杆步距的变化也直接影响脚手架承载能力,当步距由1.2m增加到1.8m时,临界荷载下降27%。
2.3.3 剪刀撑是防止脚手架纵向变形的重要措施,合理设置剪撑还可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能力12%以上。①每组剪刀撑跨越立杆根数为5~7根(>6m),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②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组剪刀撑,由底部至顶部随脚手架的搭设连续设置;中间部分可间断设置,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③高度在25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立面必须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④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均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设置2个旋转扣件。
2.3.4 横向剪刀撑设置。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24m时,为增强脚手架横向平面的刚度,可在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沿纵向每隔6跨,在横向平面内加设斜杆,使之成为“之”字形或“+”字形。遇操作层时可临时拆除,转入其他层时应及时补设。
2.3.5 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如纵向剪刀撑必须连续设置,增加横向剪刀撑,连墙杆的强度相应提高,间距缩小,以及在多风地区对搭设高度超过40m的脚手架,考虑风涡流的上翻力,应在设置水平连墙件的同时,还应有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等,以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
2.4 脚手板与防护栏杆。
2.4.1 脚手板可采用竹、木、钢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竹脚手板应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板必须是穿钉牢固,无残缺竹片的;木脚手板应是5cm厚,非脆性木材(如桦木等)无腐朽、劈裂板;钢脚手板用2mm厚板材冲压制成,如有锈蚀、裂纹者不能使用。
2.4.2 脚手板是施工人员的作业平台,必须按照脚手架的宽度满铺,板与板之间紧靠。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设两根小横杆;采用搭接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竹笆脚手板应按竹筋垂直于大横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角应用φ1.2mm镀锌钢丝固定在大横杆上。
2.4.3 凡脚手板伸出小横杆以外大于20cm的称为探头板。由于目前铺设脚手板大多不与脚手架绑扎牢固,若遇探头板有可能造成坠落事故,为此必须严禁探头板出现。当操作层不需沿脚手架长度满铺脚手板时,可在端部采用护栏及立网将作业面限定,把探头板封闭在作业面以外。
2.4.4 脚手架的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安全网设置在外排立杆的里面。密目网必须用合乎要求的系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每个环扣间隔)系牢在脚手管上。
2.4.5 遇作业层时,还要在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按临边防护的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止作业人员坠落和脚手板上物料滚落。
2.5 卸料平台。
2.5.1 施工现场所用各种卸料平台,必须单独专门做出设计并绘制施工图纸。
2.5.2 卸料平台应制作成定型化、工具化的结构,无论采用钢丝绳吊拉或型钢支承式,都应能简单合理的与建筑结构连接。
2.5.3 卸料平台应自成受力系统,禁止与脚手架连接,防止给脚手架增加不利荷载,影响脚手架的稳定和平台的安全使用。
2.5.4 卸料平台应便于操作,脚手板铺平绑牢,周围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并用密目网封严,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作用要求和限定荷载。
3 外脚手架的搭设监理控制要点
3.1 脚手架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施工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的交底,并有专人指挥。
3.2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两步。
3.3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范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4 外脚手架的拆除监理控制要点
4.1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4.2 连墙杆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干两步,应增设连墙杆加固。
5 结语
外脚手架虽然只是为了方便施工而采取的临时性施工手段,不构成工程实体,但做好落地外脚手架的安全监理,无疑对于保证工程安全,树立良好工程形象是至关重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