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安全论文
  3. 内容

浅谈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

[摘 要]地铁运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综合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的大客流运输任务。然而地铁运输系统比地面交通系统相对封闭、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若没有及时处理,将导致巨大的人员伤亡,社会损失难以估计。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因素众多,通过地铁车站内部建筑结构复杂性,机电设备种类多的特点,可见众多事故类型中火灾事故在地铁发生频率较高的。因此,有必要对地铁车站的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及消防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事故分析 地铁车站火灾预防技术 
  一、地铁火灾特点 
  地铁建筑是深埋地下的密闭空间, 从建构分析区间隧道内设有各种电气线路、电缆等电器设备;车站内不仅设有通信、信号、环控系统等设备,更有变电站、蓄电池室等重点房间; 运行列车设有电机电器、高压电缆。这些都是潜在的火灾因素。外加复杂的建筑结构、疏散困难,人员集中,通风照明条件差,一旦发生火灾,扑救任务将非常艰巨,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掌握地铁火灾的特性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扑灭火灾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燃烧速度快 
  地铁由于可燃物质较多,地铁隧道气流流动性大,火势极容易蔓延扩大,如1983年8月16日日本名古屋地铁发生火灾,瞬间就扩大到3000平方米范围。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地铁君王十字车站发生火灾,由于当时列车正在运行,扰动气流,使火势迅速扩大。仅9 分钟大火就顺着自动扶梯烧到票房, 燃烧面积迅速扩大, 虽经消防队员奋力抢救, 仍造成 30 人死亡、180 人严重烧伤。 
  (二)氧含量急剧下降 
  地铁火灾发生后,由于地铁隧道内部的相对封闭性,大量的新鲜空气被燃烧消耗而难以补充,使得空气内部氧气含量急剧下降。空气中氧含量降至6%~10%时,人即会晕倒,失去逃生能力;当空气中含氧量降到5%以下时,人会立即晕倒或死亡。 
  (三)浓烟、毒气危害严重 
  地铁内有大量的电缆,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CO)等有毒有烟气体,不仅使能见度降低,同毒气重加大了疏散人群窒息的可能性。 
  (四)火情侦查和扑救困难 
  地铁发生火灾时,由于地下空间限制,浓烟、高温、缺氧、有毒、视线不清、通信中断等原因,救援人员很难了解现场情况,对于火灾发生的部位,需要详细的查询和研究地下工程图,分析出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可能出现的情况,才能做出灭火方案。 
  (五)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地铁人员集中,而且地下车站完全靠人工照明,一旦发生火灾,正常电源被切断,照明差,烟气多,人群根本无法有效逃离火场,极易造成群死群伤。比如2003年韩国大邱市地铁火灾。 
  二、典型火灾案例分析 
  (一)韩国大邱地铁纵火案 
  2003年2月18日上午9时55分左右,韩国大邱市已经过了上班的高峰时间,第1079次列车刚在市中心的中央路车站停住,第三节车厢里一名56岁的男子就从黑色的手提包里取出一个装满易燃物的绿色塑料罐,并拿出打火机试图点燃。车内的几名乘客立即上前阻止,但这名男子却摆脱阻拦,把塑料罐内的易燃物洒到座椅上,点着火并跑出了车站。 
  事故调查结果表示被纵火的1079次列车上乘客多数能死里逃生,然而92%死伤者为另一侧进站的1080次列车上乘客。究其原因在于1080次列车进站后停电无法继续行驶,此时车厢内的照明灯、换气扇等设备都靠紧急电源在维持。司机崔某尝试继续行驶,但未能成功。而后,他做出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拔出主控钥匙,切断了紧急电源。这使得车厢陷入一片漆黑之中,更严重的是致使列车车门不能打开,大批乘客因而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因为司机的失误导致列车车门无法开启,最终事故致使死亡人数198人,受伤者144人,298人失踪。 
  (二)案例分析 
  1、车厢设施 
  大邱地铁列车车厢的座椅采用易燃且会产生有毒气体的物料,火灾发生后另一侧列车又停在火灾位置,导致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外加易燃材料燃烧过程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乘客造成巨大的伤害。 
  2、车门解锁装置 
  大邱地铁火灾事故中,若火灾列车车门能尽早打开,伤亡人数将明显减少。可是车门的解锁装置操作复杂,黑暗中根本看不清楚。根据现场记录,在1080号列车全部24个车门中仅有4个被打开。据调查,开启这4个门的是乘客中熟悉地铁构造的地铁内部人员,而普通乘客是难以做到的。 
  3、人员教育和培训 
  大邱地铁1080次司机本可以在最宝贵的时间内让乘客快速疏散,但却失误导致列车断电,造成车门、车厢照明关闭。控制中心本应让列车通过事故车站避开火灾或在前方车站扣停列车。控制中心和列车司机在火灾发生时处理措施不当,事发后站台人员没有经过足够的火灾处理经验,可见大邱地铁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培训的不足。 
  三、车站火灾预防技术 
  地铁防灾重点是预防火灾,消防安全设施是地铁防灾系统的重要设施之一。地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方针,采取安全可靠和有效适用的消防安全综合措施与对策,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与消防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铁火灾风险与减少火灾危害,以保证地铁运营安全。 
  (一)防火系统 
  1、气体灭火系统 
  容易发生火灾或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如地铁车站内的变电所、环控电控室、通信设备房、信号设备房等。 
  上述房间设有气体灭火系统,当发生火灾同时触发房间内的烟感及温感装置后,系统自动进行报警及灭火处理。确保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2、FAS自动报警系统 
  FAS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一旦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警,马上将火警信号发送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车站控制室值班人员可以通过火灾控制器查看火灾位置并安排人员到现场确认。 
  3、BAS环控系统 
  当确认火灾形成时,FAS系统就会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当系统有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时,BAS环控系统即启动相应的防火、排烟及应急照明等设备。 
  (二)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指一旦发生重大的突发事件,能紧急启动预先制定的处置方案。随着地铁的快速发展,在运营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以及极大可能造成城市交通瘫痪。但由于自然条件、技术、设备等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或灾害的发生,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在总结国内外地铁消防事件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地铁运营的发展及需要,地铁针对火灾突发事件,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消防专项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对地铁车站火灾、列车火灾、区间隧道(高架线路)设备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进行划分。同样对车站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司机等各岗位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理程序进行明确分工。通过应急预案提高地铁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有序、高效应对。 
  (三)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检验地铁车站应急处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地铁的应急演练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桌面演练、实地演练、双盲演练。其中双盲演练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即事先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通过这种方式更真实反映车站在消防应急演练方面的存在不足,更有效及时消除隐患。 
  四、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地铁火灾特点,以及对比国内外地铁火灾事故的处理。浅谈地铁车站火灾预防及日常消防管理。作为重要交通工具,地铁始终将运营安全放在首位。特别在消防防灾工作上,通过设备的提升与人员的培训,尽可能将事故风险降低。安全生产对于普通企业可能仅仅是保障劳动者的安全,然而对于如地铁等公交交通企业,安全生产更重要的是保障社会安全。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浅谈地铁车站消防安全管理
http://m.civilcn.com/anquan/aqwz/1504947342336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