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究城市高层住宅弃管楼的形成根源,从消防监督检查统计数据中归纳弃管楼消防安全隐患的种类和数量,并对如何解决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安全问题提出行之可行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 消防 弃管楼 监督管理
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高层住宅中弃管现象呈现逐步增多的趋势。火灾一旦在弃管楼中发生,由于高层住宅层数多,居住业户数量大,消防设施瘫痪,必将导致人员疏散困难、火势迅速蔓延等情况的发生。如何解决高层住宅弃管楼的筑消防安全问题,已成为摆在公安消防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结合亲身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经历,提出对加强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安全管理的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弃管楼成因
弃管房是指因无法确认房屋产权单位或产权单位主体灭失,导致无人经租和维修管理的公有住房。是由房屋使用人租住单位建设并分配的使用权房屋。弃管房主要有三种弃管成因:一是产权单位灭失,比如企业改制、开发商破产、企业注销,属于无主弃管房;二是产权单位存在,但放弃对房屋承担管理责任,属于有主弃管房;三是全体业主已买产权,但物业管理未进驻。
二、消防安全问题
笔者通过对某省会城市26幢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统计出以下高层住宅弃管楼所存在的共性消防安全问题。
(一)防火门普遍存在应常闭而不常闭的现象。在检查的26幢高层住宅弃管楼中涉及楼梯61部,防烟楼梯4部,封闭楼梯42部。除居民户门外,共有甲、乙级防火门825樘,其中应常闭而未常闭的526樘,占总数的63%。526樘门中存在闭门器损坏的157樘,防火门被居民用砖块等杂物顶住,使防火门处于常开状态也比比皆是。
(二)消防设施缺毁严重。在检查的1046个室内消火栓箱中,消防水带、水枪、栓口等配置不全的945个,占总数的90.3%。分析原因是由于建筑无物管公司管理,消防器材缺乏监管和定期保养。在检查的655只疏散指示标志灯中,损坏的有127只,占19.3%。26幢建筑中,有8幢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10幢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查发现,有5幢楼火灾报警系统存在故障,有1幢楼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存在故障。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状态,消防设施损坏也无人发现。
(三)擅自变更,平添隐患。检查发现有些居民为了自身利益和使用方便,擅自变更、破坏公共消防设施。数据统计,通过屋顶的通道门有56个,其中被屋顶住户锁闭或堆放杂物堵塞的有42个,占75%。部分顶层住户为了扩大使用面积,占用屋顶公共疏散平台,搭建违章建筑。更有甚者,擅自改变消防供水、火灾报警的管线敷设位置。
(四)个别建筑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检查的26幢高层住宅弃管楼中,有7幢能形成环形消防车道,其余只能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形成消防车道。部分小区过分强调曲径通幽的绿化环境,忽视消防通道的要求,有2处消防车道的宽度不足4米, 1处绿化树木有碍登高消防车的操作。
三、加强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管理的几点意见
(一)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六)严格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各级政府应加强引导,为高层住宅弃管楼无产权单位地找到承租单位、维修管理单位;督促放弃管理责任的产权单位重新承担管理责任;为集体产权住宅寻找业绩良好的物业管理公司。
(二)各级政府应将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纳入“民生工程”支持项目,建立高层住宅户籍管理档案,政府出台行政干预管理办法,划拨专款出资改造弃管楼内消防设施,达到消防验收合格标准。
(三)强化管理,加大隐患排查力度。落实“人防”措施,消防部门、公安派出所严把日常监督检查关。加大对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安全状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高层住宅各领域监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对弃管楼开展不定期联合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督促改正。落实“设施防”措施,逐步推行高层住宅弃管楼城市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系统。既能解决因警力不足而存在的对社会单位实地监督检查率低的问题,又能及时发现火情,快速出警、迅速灭火。落实“技术防”措施,强制对高层住宅弃管楼内消防设施实行专业消防工程公司定期维护保养制度,确保消防设施在专业维护下完整好用。
(四)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弃管楼内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为业主系紧生命保险绳。针对高层住宅弃管楼业主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自防自救、疏散逃生培训,进一步提高业主的消防安全意识和素质,定期组织对防火应急预案进行演练,让相关人员掌握必备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知道怎样处理简单的火灾事故,能够正确的使用楼内消防设施,知道如何及时拨打火警,明白身边存在着什么火灾隐患,及时消除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和伤亡。
高层建筑连年不断地快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城市生活美好的一面,然而一场场高层住宅楼大火的惨剧,也一次次提醒人们解决高层住宅弃管楼消防安全问题刻不容缓。只有政府部门、物业管理单位和住宅业主一起行动,才是解决弃管楼消防安全问题的唯一可行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永胜.高层建筑疏散安全(第4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厉声均.高层建筑防火、灭火与安全程度的评定(第1版).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