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发展中国家。在文物古建筑的分布形态、管理措施上,需要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节和强化。在文物古建筑群的消防工作中,火灾事故的发展有其特有的征兆和规律。本文针对文物古建筑火灾存在的价值含义、常见问题、发展特点及消防安全措施进行分析,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事故隐患;管理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文物古建筑既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也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无论是在研究价值还是文化价值上,都对继承人类文明、增进文化价值具有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文物古建筑群体管理问题,也成为了文物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其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因其事故发展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已经成为了摆在文物工作者中的重要任务。
1 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意义
火,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代表。但是,如果对火的控制超出了人们的管控,那么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构成隐患,产生极大的危害。 近些年,电力事业的发展在增进电业工作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2015年1月3日,云南巍山拱辰楼发生特大火灾,烧毁面积765平方米。2014年1月11日凌晨,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发生火灾。烧毁建筑房屋242起、财产损失达上亿元。根据国家文物局做出的统计说明中,在全国文物古建筑火灾事故中,用火不慎已经成为引发火灾的首要因素。同时,在文物馆建筑火灾的特点上,也呈现出了一些显著的特点。
2 文物古建筑火灾中存在的特点
(1)火灾险情燃烧速度快
在文物古建设的的特点上,因为建筑物在建造的过程中有着区别性,所以在具体分布上,北方文物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南方文物建筑多为竹制、草编结构。在经过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这些建筑材料会出现干裂、疏松,存在较高的火灾隐患。同时,这些建筑材料在设计布局上,建筑材料容易燃烧、建筑之间的空间距离较为窄小。一旦发生火灾险情,那么高温集聚较快、燃烧速度较快、更容易导致轰燃现象。
(2)形成火灾原因众多
在引起文物古建筑群落火灾的原因上,有着众多的原因,这也给文物管理工作也带来了较多的隐患。主要包括电气问题引发的火灾、宗教活动引起的火灾、雷击、天气问题引起的火灾、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周边人民日常生活引起的火灾等等。其中,建筑群落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电气设备温度过高、防火材料不符合规定等问题,是引发文物建筑火灾事故的重灾区。这些问题较为分散,也在无形之中,加重了文物消防安全人员的工作量。
(3)消防设施缺乏管理
在国家文物管理局做出的调查发现,在当前古建筑文物的分布上,一个院落内往往分布着不同的建筑物。在很多建筑文物的周围都局居住着百姓。在这些住户的日常生活中,有些居民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占有消防通道。在古文物建筑的消防设备上,很多古建筑群落没有配备专业的灭火设备,没有设置市政消防栓。所以这些古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那么消防工作的开展会遭到阻碍,那么很难在火灾初期阶段就扑灭。
(4)群众的自我逃生力差
很多古建筑群落远离城市,处在一些地区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地区,所以这类群众的思想意识上,对消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所以在发生火灾时,居民不懂得自救和逃生。尤其是在冬季,电暖气、电褥子等电力取暖设备应用较多。那么在发生火灾以后,群众的自我逃生意识不够、自救知识缺乏,难以快速的逃离火场,所以对自身的安全产生危害。
3 如何增进文物古建筑火灾的消防安全措施
(1)设立完善的火灾风险管控机制
在文物古建筑火灾的消防工作中,前期的调研、协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相关文物管理部门要联合本地政府、文化、林业、消防等相关部门,将消防规划乃入日常建筑管理工作的常态化监督工作中。从而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和谐、健全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预警系统。深入做好古建筑的技术开发、消防设施管理、建筑编制规划等等。并将所建立的消防预警系统方案定期深化,组织城建、消防、文物等相关专家进行理论,确保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计划能够符合国家出台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推进“法制化”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发展进程。
(2)全面建立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站
《消防法》中详细规定了文物古建筑的管理消防站的设立情况,但是在实际的文物古建筑中 ,大多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在火灾事故发生中掌握最佳的降灾、灭火形式,除了要做好前期的技术管理、检查,还要立足当前文物古建设消防工作的发展形式,全面建立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站。本着因地制宜、微缩实用、便捷快速的消防原,加强对火灾险情的调控。要在消防车辆的配备、消防通道的设立、消防器材的进行定期的清理、检查、调整。杜绝火灾工作时,因管理工作不畅所造成的救灾延误、火势绵延等情况。
(3)开展新型的火灾营救形式
众所周知,很多古建筑群落都存在着古人绘制的壁画、泥塑、书法作品、文字记录等等。对于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料,消防队员们在火灾扑救过程中,要本着因地制宜额原则,尽量减少水渍扑救措施。在扑救的方式上,相关消防部门需要大力研制和开发适合文物古建筑的消防装备,进一步少对文物的伤害。要对灭火工作采取“报警+自救+消防救济”的形式,针对不同形式的消防水池和消防泵房、开展不同形式的营救,进一步减少对文物古建筑的伤害。
(4)完善对居民防火意识规划
在文物的各项建筑上,要定期进行线路检测、电力安全检查,并根据相应的技术改造问题,做出适当的改造和规划,并将具体的建筑场所,全面禁烟、禁火、焚香。加强对居民防火知识的普及,从而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火知识讲座、自救工作宣传等活动。并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知识手册的形式,确保人民群众的防火、自救意识能够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4 总结
综上所述,悠久的历史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得以存续,并构成了令世人惊叹的文明景观。在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消防工作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因此,在防火安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广大文物消防工作者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措施,减少文物防范工作的发展隐患。增加文物消防工作的预警,进一步减少火灾发生的发展隐患。
参考文献
[1]吴波.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做法及预防对策[J].科教文汇,2013(29):20-22.
[2]贺煜华.古建筑防火策略的讨论[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27(1):31-33.
[3]陈伟明.加强消防科技工作促进消防事业发展[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2,2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