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实际,通过分析筑路机械使用特点,对筑路机械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常见类别与筑路机械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旨在对筑路机械在施工运用中的风险源进行逐一排查、辨识、分析,制定风险源预防控制措施,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保障筑路机械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关键词:公路施工;筑路机械;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筑路机械使用特点
(1)工作环境恶劣,露天作业多,气候恶劣;施工扬尘、噪音影响操作人员的视野和听力,尤其是在山区施工,山高路陡,沟壑纵横,作业场地狭小[1]。
(2)施工任务繁重,机械超负荷运转,工地维保条件有限,仅限于处理简单的机械故障和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加之项目部之间机械调运频繁,很难按计划将机械召回车间按标准及时地进行维护保养,加速了机械零部件磨损。
(3)人、机配合作业多,筑路机械配套组合不固定,现场作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难度。正是基于以上使用特点,筑路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若不加以控制和消除,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2筑路机械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常见类别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实际,筑路机械发生常见的事故主要有以下类别。2.1机械伤害。筑路机械的旋转、运动部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旋转中的皮带轮、链轮、齿轮、联轴器等部位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
2.2车辆伤害。筑路机械在企业厂区、场站及未开放交通的施工区域行驶、作业过程中发生碰撞、碾压、挤压、刮擦、翻车、坠车等造成的伤亡事故[2]。
2.3起重伤害。起重机械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吊具、吊重)、打击等造成的伤亡事故。
2.4触电。筑路机械触碰外电架空线路、挖断外电埋地电缆、与外电架空线路之间安全距离不足、用电设备漏电以及高大设备(如拌和站、龙门吊)没严格安装防雷设施而遭受雷击等造成的触电事故。2.5高处坠落。在2m以上(含2m)的机械设备高处进行检修、安装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3筑路机械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规定,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四大类。系统安全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因素)和不良的作业环境(环境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1人的因素。
(1)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即违章指挥。由于任务重、时间紧,为了抢工期、赶进度,管理人员强令操作员进行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冒险作业行为。
(2)操作员的不安全行为,即违章作业。主要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技术不熟练,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作业;人为地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为图使用、维护保养方便,人为拆除旋转部位的防护罩、切除联锁装置等;违章驾驶机动车;机械设备超速运转;机械设备运转时加油、维护保养、调整;操作员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如操作机械车辆时吸烟、拨打电话、闲谈、吃零食等;操作员负荷超限,疲劳驾驶、疲劳作业、身体不适或从事禁忌作业;酒后上岗;使用不安全的设备。
(3)其他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即违反劳动纪律。如:酒后上岗;在施工现场追逐嬉闹;攀爬、搭乘施工车辆;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如:进入挖掘机、起重机回转半径范围内、在起吊物下停留、在施工车辆阴凉部位乘凉、睡觉等。
3.2物的因素。
(1)采购的机械设备无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制造监督检验证明(特种设备),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差;
(2)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不足,带“病”运转。例如:机械车辆制动系统不良、灯光装置不全、转向系失灵等;
(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效。例如:机械传动部位无防护罩、机械设备上的起自动控制机构、限位器以及指示装置、仪表装置、报警装置失效等。
3.3环境因素。不良的操作环境,如作业区光线昏暗、地面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等不良环境因素也会导致筑路机械发生伤害事故。
3.4管理因素管理的缺陷是发生事故的间接原因。
主要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有章不循,奖惩不兑现,安全管理混乱;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劳动组织不合理;没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缺乏应急处置能力;没认真开展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
4预防对策
4.1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细化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维修与保养制度、操作人员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及考核制度、交接班等制度,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保障,是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手段[3]。
4.2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安全素质。加强安全培训,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是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培训应有计划、对象、方式、内容及效果评价,利用安全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经常培训相结合,每年有计划针对管理人员、机械操作员、维修工及其他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应急救援知识、案例警示教育及专业技能培训等,并辅以及时的安全活动,例如: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事故应急演练、安全操作技能大比武、应知应会考试等活动,创新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果,以增加其安全生产意识和提升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质的转变。
4.3强化机械设备从选型购置到报废全过程管理,保障施工安全。强化机械安全管理,是消除设备不安全状态的根本措施,是确保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1)严把机械设备选型购置、租赁关,机械选型购置应充分考虑其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严禁购置无生产(制造)许可证、无产品合格证、无监督检验证明(特种设备)、无使用说明书的机械产品;项目部严禁租赁报废、淘汰、拼装及证照、手续不全的机械车辆。
(2)严格机械设备进场验收关。施工及监理单位严格执行大型机械设备进场验收制度,凡是不满足验收标准的机械设备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3)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机械使用应贯彻“管用结合、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的岗位责任制。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本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多班作业的必须执行交接班制度。项目部依据工程量和施工进度,编制合理的机械使用计划和进、退场计划,优化施工方案,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4)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制度。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视情维修、强制保养”的原则,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是消除机械故障和隐患,保证其长期安全、稳定运转的基本条件。
4.4降低不良环境因素对机械施工安全的影响。(1)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降低作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增加夜间施工照明灯具和反光安全标志及采用洒水喷淋、土方覆盖等形式降低光线昏暗和扬尘对视线的不利影响;(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实施作业,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停止一切露天施工作业,并落实设备防雷、防溜车、防倾覆等措施;在狭窄的作业场所要指定专人监护。
4.5加大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检查是及时发现危险、有害因素,消除事故隐患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项目部要定期开展机械设备安全专项检查,安全员、设备员坚持日巡查、日排查制度,及时纠正人员的“三违”行为,及时消除设备故障与隐患,确保机械设备安全作业。
5结语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为了防止筑路机械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我们将结合事故伤害类型,针对易造成事故的“四大因素”,对筑路机械在施工运用中的风险源进行逐一排查、辨识、分析,制定风险源预防控制措施,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保障筑路机械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伟华.筑路机械保养与机械故障的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7):185-186.
[2]李华.筑路机械故障产生的原因及保养措施[J].交通世界,2017(z1):210-211.
[3]齐海军.筑路机械安全管理措施分析与思考[J].汽车维修,2014(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