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安全论文
  3. 内容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张家川县属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240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和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10和1/5。山大沟深,十年九旱,水资源比较匮乏;自然条件严酷,尤其是山区群众吃水历来十分困难。从2004年开始,县上抢抓国家饮水安全项目投资机遇,建成了六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到“十二五”末,全县20.1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将全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村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在加快工程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以管为主”的原则,在全县统一实行“建卡到户、计量到户、维修到户、服务到户”的管理服务模式,工程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水费到位率达到95%以上。

一是运行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了县有管理站、工程有管理所、服务有乡站的三级管理运行模式。在整个人饮工程的运行管理上,县人饮总站牵头抓总,各人饮管理所和乡镇服务站负责水厂运行、乡镇供水服务和收费维修,服务半径不超过10公里。实行人员统一管理、工资统一发放、绩效统一考核、材料(维修用)统一采购、收入统一上解、支出统一报账的“六统一”管理制度,对所有工程管理人员由管理总站统一调配,量才使用。根据出勤考核和水费收缴核定工资,月底统一发放。年终按照各个管理所收入上解、供水保证天数、安全生产和群众投诉等主要考核指标,量化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工程维修材料由县总站集中采购保管、配发使用和审核报账。

二是便民服务效益化。全县提实行“计量到户、收费到户、管理到户”的方式,各管理所对管理人员划片包干,责任到人,每个管理人员平均负责8~10个村1400户的管理服务。做到户有故障在半天、村级管网在一天、主管道在两天排除,使供水户有故障不停村,村网故障不停片,片有故障不停网,防止大面积、长时间断水停水。管理人员电话24小时开机,群众随叫随到,上门服务,配件只收成本,免收人工费。优质服务提高了管理效益,近两年水费收入在180万元以上,回收率达到95%以上。管理人员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养老、失业保险金也得到落实。

三是工程监控信息化。全县建成了集水情监测、视频监控、调度控制、管道流量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监控中心。在水资源周边、取水口、水处理车间、水厂、高位水池等重点防控区安装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控。利用液位传感、电动阀控制等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度,在主干管道安装电子流量压力计,即时显示管道流量、压力变化,动态掌握运行状况,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破解了人工管理费时费力、误时误事的困局。

四是水质检测达标化。按照国家有关农村饮水水质安全标准,全县建成了水质安全检测中心,定期对每个出厂水源水、户用水、末梢水取样,进行大肠杆菌、游离余氯等21项常规指标的检测化验,同时接受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监督指导,实现了水质安全“零事故”目标。

五是管理方式创新化。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有效破解“三难”问题。在人员使用上,实行聘任制。所有管理人员都属不占编制的临时工身份,由人饮总站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因季节性供水需求,由各管理所再雇临工,按天付酬,解决了管理人员能进不能出、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用人难”问题。在水费收缴上,实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用智能水表更换替代普通水表,建成了龙山镇和县城便民收费大厅,解决了由进户收费到自觉缴费的“收费难”问题。在管护维修上,供水主干管道一律埋设醒目的界牌界桩,防止人为破坏,便于常规巡查。建立管道维护分级负责制,主干管道由管理单位维修管护,村级管网由受益村投工维修,管理单位只提供维修材料,解决了受益户只用水,不参与管理的“管护难”问题。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http://m.civilcn.com/anquan/aqwz/159531189338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