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
交底日期 |
|
||||||||||||||||||||||||||||||||||||||||||||||||||||||||||||||||||||||||||||||||||||||||||||
施工单位 |
|
分项工程名称 |
钻孔桩技术交底 |
||||||||||||||||||||||||||||||||||||||||||||||||||||||||||||||||||||||||||||||||||||||||||||
交底提要 |
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安全、环保 |
||||||||||||||||||||||||||||||||||||||||||||||||||||||||||||||||||||||||||||||||||||||||||||||
1. 施工准备 1.1 技术准备 1.1.1 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现场的情况、水文地质资料。 1.1.2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安全、环保交底。 1.1.3 开工前,对设计单位移交的导线点、永久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按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密导线点和水准点,并与相邻标段联测。 1.1.4 根据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进行桩位和标高放样。 1.1.5 按照砼的设计强度和《水泥混凝土设计规程》的要求做出砼的施工配合比。 1.2 主要的施工机具准备 一个作业队(以50~60根桩基计算)需要配备以下施工机具,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1.2.1 土方机械:挖掘机1台1m3以上,自卸车2台5t以上,装载机1台。 1.2.2 钻孔:钻机5台(冲击钻、回转钻、冲反钻等,根据地质情况、桩径的大小确定),吊车1台20t以上,水泵5台(扬程根据实际情况定)。 1.2.3 电源:变压器1台500kw或发电机200kw 3台。 1.2.4 钢筋加工设备:1套(弯曲机、切断机、电焊机、剪扬机等)。 1.2.5 砼设备:拌和站1座/2台搅拌机、混凝土罐车2台,6m3。 1.2.6 灌注设备:储料斗导管、阀门等。 1.2.7 安全设备:漏电保护器、安全帽、张拉防护网等。 1.3 材料准备 1.3.1造浆材料:水、能满足造浆要求塑性指数IP≥17的粘土或膨胀土、添加剂等。 1.3.2 原 材 料:钢筋、水泥、砂子、碎石、水等由材料员和试验人员按规定的频次检验,确定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1.3.3 外加剂:经过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外加剂。 1.4 作业条件 1.4.1 砼配比已批准、拌和站已标定、各种材料已检验、钢筋笼已验收、各种机械设备均能正常使用。 1.4.2 开工前施工现场要完成“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特别是施工便道要保持畅通、湿润,钻机、吊车、混凝土罐车能够到井口。 1.4.3 挖好泥浆池、备好造浆粘土(如果需要造浆),布置好出渣道路。 1.4.4工段长或现场技术员对操作工人进行二级技术、安全、环保交底。 1.4.5 必要时,在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 2. 施工操作工艺 2.1 工艺流程 测量定位 → 填筑工作平台 ← 场地整平 ↓ 测量定位 → 埋设护筒 ← 制作护筒 ↓ 复核放样(做好记录和签认手续) ↓ 钻机就位 ← 泥浆池 ↓ 钻孔 ← 合格泥浆 ↓ 清孔 ↓ 终孔 ↓ 钢筋龙制作 → 终孔检查 ← 做好记录(监理批准) ↓ 检查 → 钢筋笼就位 ↓ 导管拼装检查 → 下导管 ↓ 二次清孔(如孔底沉淀厚度超过规范要求) ↓ 砼拌合 → 砼土运输 → 灌注砼 ←砼试验 ↓ 成桩检测 2.2 操作方法 2.2.1 测量放样:根据复测的导线点、水准点成果对桩基础进行中桩和标高放样。 2.2.2 根据放样的位置填筑或搭设钻机施工平台。 2.2.3 埋设护筒 1 在陆地上施工,可挖坑埋设护筒,使护筒平面位置中心与桩设计中心一致,护筒顶宜高出地下水位或潜水压力1~2m,高出原地面30~50cm。护筒埋设深度: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l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在软土中护筒埋深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 桩基础位于水中,钻孔时,护筒可以用钢板卷制而成,护筒较深可以分节做,组拼就位,下沉护筒有:压重,振动锤击并辅以筒内除土等方式,护筒底应埋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1.5m,埋入河床深度一般为2~4m。 2.2.4 复核护筒的中心坐标位置和高程,做好测量记录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 2.2.5 安装钻机:钻机稳定地安装在钻孔的一侧,钻机支承垫木不得压在孔口钢护筒上,备好造泥浆粘土和泥浆池。 2.2.6 钻机钻进 1 开始钻孔时应先在孔内灌注膨胀土悬浮泥浆或合格的粘土悬浮泥浆,泥浆比重指标根据地层情况和采用的钻孔方法而定。钻进时应保持钻锥稳定,采用慢速,使初开孔壁坚实、竖直,能起导向作用,避免碰撞护筒,钻锥在孔中能保持竖直稳定时,可适当加速钻进。 2 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孔内水压差,以防止产生涌沙。孔中泥浆随时进行检查,保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不因泥浆过浓影响进度,过稀易塌孔,同时,泥浆应始终高出孔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0~1.5m。 2.2.7 钻孔检查,清孔、成孔 1 钻孔达到设计标高时,用测绳进行测量,并记录。 2 钻孔完成后应用专用仪器或钢筋检孔规检测孔径和倾斜度。成孔孔径不得小于设计直径,倾斜度不大于1%,用长度符合规定的检孔规上下两次检查造孔是否合格,合格后进行清孔。 3 清孔:用换浆、抽浆、掏渣、空压机冲气、泥浆置换等进行清孔,至孔底浆液符合要求,经一段时间间隔后,试验人员在现场用标准比重仪实测,达到要求且沉淀也满足要求后停止清孔,移动钻机。 2.2.8 钢筋笼的制作及入孔 1 为防止钢筋笼起吊变形,应分节制作,每两节钢筋笼在现场进行搭接,搭接时间限制在1小时内,用两台电焊机先点焊,再用铅丝绑扎然后搭接焊接,也可采用直螺纹接头、挤压接头等联接方法加工钢筋笼,然后分级吊装以加快钢筋笼的入孔速度。 2 为防止钢筋笼在浇筑砼时上浮, 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 3 护筒井架处用具有足够刚度、强度的材料(型钢、方木等)承担钢筋笼和导管重量。 4起吊钢筋笼时,要严格控制钢筋笼的变形,如在钢筋笼的里边用铅丝绑扎足够长度的杉木杆(在钢筋笼立直时取出杉木杆),吊钩处用钢扁担勾挂钢筋笼。 2.2.9 拼下导管 1 水下砼一般用钢导管灌注,导管内径为200~350mm,视桩径大小而定。 2 下导管前要对导管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验,保证导管拼接牢固,绝对不能漏水,试验后要对导管编号,下导管时按编号拼接,同时注意导管不能接触到钢筋笼。 3 导管底口至孔底标高宜控制在0.25~0.4m之间。 2.2.10 水下砼的配制 1 可采用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水泥时应采取防离析措施。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早于2.5h。 2 粗集料宜优先选用卵石,如采用碎石宜适当增加砼配合比的含砂率。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筋最小净距的1/4,同时不应大于40mm。 3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4 砼配合比的含砂率宜采用0.4~0.5,水灰比宜采用0.5~0.6。 5 砼拌和物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应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宜控制在180~220mm。砼拌和物中宜掺用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其技术条件及掺量可参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6 每立方米水下砼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50kg,当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缓凝剂或粉煤灰时,可不少于300kg。 7 首批(2m以上)砼的初凝时间应保证大于砼的灌注时间。 2.2.11 灌注水下砼: 水下砼的供应由拌合站集中拌和,水泥砼罐车运输至导管漏斗内。 1 灌注水下砼要由一人统一指挥下令剪球,灌注速度要循序渐进,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应不小于1m,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2 首批砼拌和物下落后,砼应连续灌注。 3 砼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4 在灌注过程中,特别是潮汐地区和有承压力地下水地区,应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5 在灌注砼过程中,应经常量测孔内砼面的高程,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6 严格控制孔内砼进入钢筋笼时的灌注速度,避免钢筋笼上浮的隐患。当砼上升到钢筋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当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部2m以上时,可以适当加快灌注速度。拔导管要结合砼的浇筑时间,不得超过砼的初凝时间。 7 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砼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应无松散层。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砼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砼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2.3 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处理措施 2.3.1 砼堵管的原因及处理 砼堵管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导管底端被泥砂等物堵塞,第二种是砼离析使粗骨料过于集中而卡塞导管。 1第一种情况多发生在首批砼下注时,由于导管底口距孔底的距离保持不够,因安装钢筋及导管时间过长,孔内钻渣淤积加深,处理办法是用吊车将料斗连同导管一起吊起,待砼灌注畅通后再把导管放置回原位。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当孔内沉淀较厚时,灌注前必须进行二次清孔 2第二种情况多发生在砼浇注过程中。处理办法是把导管吊起,快速向井架冲击,应注意的是切不可把导管提出砼面以外。为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应严格要求做到:①导管要牢固不漏水,②砼和易性坍落度要好,③砼浇注必须要在初凝前完成,导管埋深控制在2~6m。 2.3.2 钢筋笼上浮处理措施 在砼浇注过程中,砼灌注速度过快,钢筋骨架受到砼从漏斗向下灌注时的位能而产生的冲击力,砼从导管流出来向上升起,其向下冲击力转变为向上顶托力,使钢筋笼上浮,顶托力大小与砼灌注时的位置、速度、流动性、导管底口标高、首批的砼表面标高和钢筋骨架标高有关。 预防措施: 1 砼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砼浇注速度; 2 砼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导管保持较大埋深,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尽量保持较大距离; 3 砼表面进入钢筋骨架一定深度后,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钢筋骨架底端一定距离。 4在孔底设置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 3. 质量标准 3.1 质量管理 施工中应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开工前与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工序、工艺应进行中间检查和质量控制。 3.2 施工中的检查 3.2.1 开工前应检查钢筋、水泥、砂、碎石等材料的来源是否与批复的相同,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2 施工中钢筋的拉伸、焊接等常规试验;下雨后砂、碎石的含水量试验以确定生产配合比;除按规范规定的试验频率外,还要进行随即抽样试验,特别砼强度、泥浆比重的抽检。 3.2.3 桩基完成后要进行无破损检测,超声波、小应变等。 3.2.4 钻孔桩完成后,及时清除钻渣,填平泥浆池。 3.2.5 钻孔灌注结束,及时复核纠正桩位 3.3 实测项目 3.3.1 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
3.3.2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4.成品保护 4.1 钻孔灌注桩浇注完成后,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及时进行桩头掏渣,但是掏渣控制在桩顶设计高程以上30cm左右为准。 4.2 掏渣完成后,不应再扰动桩基砼。 5.质量记录 5.1 原材料(钢筋、水泥、砂子、碎石,外加剂)进场试验报告 5.2 混凝土强度试验报告 5.3 桩基测量放样及复核记录 5.4 桩基钻孔记录 5.5 桩基成孔检查记录 5.6 钢筋骨架检查记录 5.7 砼灌注记录 5.8 桩基无破损检测报告 6.安全环保措施 6.1 安全保护措施 6.1.1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机构,责任到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巡视和开工前安全交底。特种机械的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6.1.2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的要求执行。 6.1.3 加强用电管理,所有电闸箱及机械均安装漏电保护器。 6.1.4 重视交通安全,严禁非司机开车。 6.1.5 起重设备的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 6.1.6 泥浆池的周围必须进行围护,防止人掉进泥浆池。 6.1.7 钻孔过程中注意操作人员不能靠井口太近,以防掉进孔内。中间停止钻孔时,必须提起钻头,防止埋钻;同时覆盖井口。 6.1.8 施工现场悬挂安全标牌,设置安全标志,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地点等处悬挂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牌,不准擅自拆除。 6.1.9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戴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不准进入施工现场,上级来人及参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须有安全员引导。 7.2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加强公路建设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因公路建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切实做好防治措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环境,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部颁技术规范、料场管理和设计说明环境保护规定条例。 7.2.1 按设计要求堆放砂、石料等施工材料,运送砂、石料等流散物资时设置挡板,加盖彩条布,做到不丢不撒。 7.2.2 拌和站选择远离居民的地域设置,设置除尘设备收集粉尘,净化空气采取措施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7.2.3 油库设在无村镇的安全地方,并配专职值班人员、消防安全设施。 7.2.4 对废油、废水、废渣按指定地点存放,避免污染空气和水源。不得任意排放到农田。 7.2.5 不任意破坏农田和水利建设及交通设施。 7.2.6 施工便道及辅道注意经常洒水,防止扬尘、污染环境。 7.2.7 钻孔桩的泥浆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经检查合格后才能排放,否则应清理指定的地点处理。 7.2.8水泥混凝土拌和站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应设置防尘设备,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不在施工现场焚烧水泥袋、油毡、橡胶等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7.2.9各种临时设施和拌和站等距居民区不小于300m,并设在居民区主要风向的下风处。在居民区和靠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区,噪声大的施工作业按监理工程师规定的作业时间施工。 7.2.10 竣工后,临时所占耕地及其它用地切实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
|||||||||||||||||||||||||||||||||||||||||||||||||||||||||||||||||||||||||||||||||||||||||||||||
审核人 |
|
交底人 |
|
接受交底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