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 内容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2篇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论文的开题报告的模板,不会写开题报告的同学来看看吧,欢迎大家的阅读!

  篇一:

  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企业物资采购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和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如何不断改进其采购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竞争能力是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对上海赛科公司的采购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赛科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改善不足之处的对策,以降低赛科公司的采购成本,提高赛科公司的采购水平与竞争力。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物流已经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代企业面临着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双重挑战,需要物料的采购和供应环节能够满足生产过程对物料多样化及其质量的要求。物流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通过业务重组和优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物流的角度来看,对生产企业而言,为销售而生产,为生产而采购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物料输入输出动态过程,依次是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采购物流在整个生产企业物流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离开了采购物流,生产企业的制造、销售过程就无法正常进行。企业采购物流的关键作用不容忽视,一是通过采购物流,保证企业所需物资的正常供应;二是通过采购物流,能够从市场上获取支持企业进行物资采购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相关信息;三是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建立企业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

  然而,就目前企业的管理现状与经营水平来说,国内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对白炽化的市场竞争趋势已显得力不从心,不知所措和难以应对。尤其是采购物流管理是企业的薄弱环节,拥有知名品牌,生产优质产品,经济效益却不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采购流程不科学,采购机制不合理,物流采购供应链采购成本太高,不利于生产和销售。

  鉴于上述情形,企业必须要敢于面对现实,积极研究对策,不断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才是唯一出路,否则就会被市场竞争所淘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1)设计(研究)的重点:

  u 分析赛科公司的采购物流现状

  u 分析影响赛科公司的采购物流成本的因素

  2)设计(研究)的难点:

  u 采购物流优化模型的建立

  u 提出对塞科公司的采购物流存在问题的对策

  3)拟采用的手段

  本文采用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前辈的研究成果,对赛科公司采购物流成本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采购物流的采购数量、采购模式、采购价格、采购时间和采购单位以及它们对采购物流成本的影响,探讨如何降低采购物流成本的方法。

  4)论文纲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赛科公司概况

  2.1公司沿革

  2.2公司组织结构

  2.3公司发展规划

  第三章 赛科公司采购物流现状分析

  3.1 公司采购物流组织与业务流程

  3.2.1赛科公司的采购组织

  3.2.2赛科公司采购物流的业务流程

  3.2 赛科公司采购物流存在的问题

  3.3.1 采购计划定制不合理

  3.3.2 供应商管理不善

  3.3.3 库存管理信息滞后

  3.3.4 采购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第四章 赛科公司采购物流问题的对策

  4.1采购计划的控制

  4.2采购供应商的选择

  4.3采用采购物流外包

  4.4采购管理制度的改善

  第五章 结论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毕业实习,搜集资料、数据,阅读文献 1-6周

  2.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外文文献翻译 7-8周

  3.开题报告,论文大纲 9周

  4.论文初稿 10-12周

  5.中期答辩(检查) 13周

  6.修改论文,完成第二稿 14-15周

  7.完成第三稿,准备答辩 16周

  8.答辩,完善论文全部资料 17周

  五、参考文献:

  [1] 何明珂.现代物流与配送中心[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

  [2] 周绍明 编.《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3] 汤世强,吕运福.我国现代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58-61.

  [4] Osman I H. Metastrategy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tabu search algorithms for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J].Annals of Operational Research,41:421-451, 1993.

  [5] B. De Backer, V. Fumon, P. Shaw, P. Kilby,and P. Prosser.Solving Vehicle Routing problems Using Constraint Progranmming and Metaheuristics[J]. Journal of Heuristics, 6:501-523, 2000.

  [6] 刘斌.物流配送运营与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7]牛国良.现代企业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罗力文,徐珊.管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9]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1

  [10]周绍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11]肖锋.企业文化.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12]姜少敏.企业创新经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13]张智文.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科技发展的若干建议.北京.铁道货运 2004.

  [14]恒舆.构建铁路运输企业集团的战略思考.北京.综合运输 2004.(4)

  [15]黄鹤群.铁路开展物流化服务的思考.北京.铁道货运 2003.(1)

  [16]李宗豪.现代综合物流及其“虚拟化”发展趋势.北京.中国流通经济 2001.(6)

  [17]肯特.N.卡丁.全球物流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18] Suhil Chopra Peter Meindl. Supply Chain Manigement-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篇二: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新准则下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一、课题的来源

  高科技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企业产品寿命周期,为了公允的反映企业资产状况,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今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2006年2月 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出台,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资产减值的会计核算,但在实务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人就我国现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粗浅的讨论。本课题是自选课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使得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各国会计规范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为此,我国从1998年“四项减值准备(http://bylw.yjbys.com/)”的出台,到2001年升格为“八项减值准备”,再到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将计提资产减值范围扩大到除现金资产之外的几乎所有资产项目,可以说,我国关于资产减值的会计规范正逐步走向完善。为使企业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财务状况,规范证券市场信息的披露行为,使广大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三、国内外发展状况、发展水平与存在问题

  1、国内发展情况

  1993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加大,经营困难、破产倒闭日益频繁,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实际上总有一部分收不回来。根据谨慎性原则,在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时,我国的会计制度中第一次明确地接受资产减值的观念,允许所有企业针对应收账款这一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减值准备,这是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端。

  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发展,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企业会计报表报告的资产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不符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企业存在高估资产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决策判断。为了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会计期末资产的价值,降低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我国在1998年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将计提减值的范围由1项资产扩大到4项资产(分别是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到2001年的《企业会计制度》再次将计提减值的范围由4项资产扩大到8项资产(分别是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委托贷款、无形资产),至此计提减值的范围已覆盖会计报表中主要资产项目,资产减值计提幅度也从由政府严格限制逐步过渡到由企业根据相关标准自行判断,满足了企业自身发展和会计报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2006年我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新准则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等内容,并引入了“资产组”和“资产组组合”的概念,将计提资产减值范围扩大到除现金资产之外的几乎所有资产项目,标志着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正向国际化的道路迈进。

  2、国外发展情况

  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3世纪至15世纪的意大利城邦产生了较完备的复式簿记系统,这可以被看作是资产减值会计思想的雏形。

  20世纪初,随着人们对固定资产折旧会计认识的逐步深入,有关学者开始对资本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进行研究。到了30年代,在一些学术刊物上开始有了探讨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的文章,人们开始了对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的探索。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为了应对环境变化给企业及会计实务带来的新问题,资产减值会计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

  80年代开始至今,人们对长期资产减值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资产减值会计的规范逐渐从特殊行业转向了一般行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98年6月发布了《IAS36资产减值》, 2002 年 3 月, IASB 发布了有关改进现有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份征求意见稿, 提出了对 IAS36 中关于资产减值内部指标和使用价值确定作几项主要变动的建议。2004 年 3 月, IASB 发布了修订后的 IAS36,并根据对 2002 年 3 月的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建议做了修改, 并于 2005 年 1 月 1 日生效。

  3、存在问题

  (1)资产减值确认的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增加了资产组的概念,使资产减值的计提有了更具体的标准。但资产组的判断是一个理论上简单但在实务操作上很复杂的问题,它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而且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灵活多变,特点各不相同,在确定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这就增加了执行难度。

  (2)资产减值计量的复杂性。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是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技术含量最高、操作最为困难的一项规范,其实施依赖于会计的职业判断,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

  (3)资产计提后转回的问题。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能转回”,但这仅仅规范的是长期资产,对存货、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排除在其适用范围外,使企业在进行资产减值测试与计提时,缺乏统一协调,增加了会计职业判断的难度,也意味着仍然存在着通过减值准备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四、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目标

  通过对新准则中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浅显的意见,使企业能更加合理真实公允地反交易事项带来的经济实质。对企业资产减值的计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希望能够引发人们对新准则更加深入的思考。

  2、研究内容

  (1)资产减值的概述,主要包括资产减值的确认范围、判断标准、计量方法

  (2)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即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和资产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范文2篇
http://m.civilcn.com/biyelunwen/kaiti/149806034031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