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Ⅰ、雷电的形成 1、大气电离特性:根据大气的电离特性,大气圈可分为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 A、中性层:中性层是指从地面至60公里左右的气层,在一般情况下,此层中带电质粒较少,主要由中性气体组成。B、电离层:一般指60公里以上至500公里左右的气层。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下,较多空气发生电离,产生大量的电子和正离子。反射无线电波,使远距离无线电通讯成为可能。电离层随昼夜、季节、太阳活动等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电离层中的正离子数要大于电子,且正离子主要分布在下方。C、磁 层:是指500公里以上的大气层。该层内也存在电子、正离子,但分布极不均匀,且极度稀薄,在这样高度上带电质点的运动主要受地球磁力线的控制,故称磁层。 2、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可把大气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外层五个层次。 A、对流层:从地面到空中12公里(中纬度地区)左右,极地为8公里左右,赤道为17-18公里。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如云、雨、雾、虹霓、风、冰雹、雷暴、沙尘暴等等。B、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50公里之间。10-50公里之间为臭氧层,其中20-30公里浓度最大。这一层大气的运动以平流为主,飞机在这一层飞行比较安全,一般没有颠簸。C、中间层:平流层顶到85公里左右之间的气层。D、热成层:从中间层顶到250公里的距离(太阳宁静时)或500公里左右(太阳活动强烈时)之间的气层,该层的空气受到太阳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作用而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南、北极附近的极光现象就出现在该层。E、外 层:一般指500公里以外的大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