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建筑是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多媒体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发展的结晶,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广。主要表述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
1 引言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共同促进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2 网络与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
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
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
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
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
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
3 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3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8000等。这些国家、行业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
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设计院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
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
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
相反,如果由集成商直接设计,将有以下不良反应: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4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下面从列举的几个案例中就能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某建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安系统对整个建筑物内外现场实况进行监视。该系统是由现场的摄像部分(摄像机、云台、防护罩)、传输系统(光纤、光发射机)、监控中心(光端接收机、视频分配、监控服务器、矩阵主机)等部分组成。其监控中心的操作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以用户软件编程的全键盘方式来完成驱动云台的巡视、视频切换、报警处理、设备状态的检查等工作。该系统设备的选型;摄像机为日本松下产品;云台、防护罩为美国派而高产品;光端传输设备数据接口选用美国NTK产品,这些也都是国外品牌产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但该系统自开通以来,光发射机(A、B、C、D)的光端数据接口Rs422,室外摄像机的防护罩配置的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经常被烧毁,更换和维护量很大,工作极不正常,用户意见很大,集成商也很头疼。经分析是光发射机的220VAc电源质量存在问题,尽管选用了高精度稳压电源也是承受不了瞬流(包括电涌)的冲击,瞬流可以损坏任何一种电器,何况耐受电压很低的电子和微电子设备呢?因此,智能化系统应选用净化电源,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低压配电线路还上应具有雷电过电压、电磁兼容(EMC)、电磁脉冲(LEMP)的保护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电源质量,以确保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然而上述案例中全然没考虑,所以系统不能正常开通,并经常损坏系统中的设备。
(2)某银行业务楼是座现代智能型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物楼层多、建筑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垂直运输与通信系统(国内联网)同样倍受重视。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要求自身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BAS协调运行,并受BAS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
电梯是用于垂直升降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设备,该大楼选用三菱WVF方式――交流调压调频的拖动方式,VVVF电梯具有抗干扰、高效、节能、舒适的控制系统,体积小、动态品质性能优越。控制部分采用双微机结构,主微机完成集选功能规定的操纵控制,付微机是实现拖动系统的速度控制。主、付微机采用并行通讯,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屏(DDc)、显示装置(CRT)、打印机、远程操作台及申行通讯网络组成。但该电梯起初无法正常工作,电梯忽而上至顶层,忽而下降到底层,不按指令停层,后来发现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该建筑是座旧楼无法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也无法做局部等电位联结。那么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
1 引言
智能建筑产业是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诞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建筑物的电气发展是经过电气化阶段、自动化阶段和当今的智能化阶段。
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一系列最先进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晶。特别是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它作为弱电系统工程的延伸和发展,综合性强,涉及专业广,新的弱电系统不断加盟到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内。建筑物使用功能现代化的需求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与进步,共同促进了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
2 网络与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其优越性是传统的布线系统无法比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放性――向所有的通信协议开放;
灵活性――设备的开通更改只需增加设备和跳线管理;
可靠性――器件通过ISO等组织认证,星形拓朴结构等一条线路故障不影响其它线路正常运行;
先进性――采用最新通信标准的5类、超5类、6类双绞线或光纤,实时传输多路多媒体信号;
经济适用性――将分散线缆综合到统一标准布线系统中。
从网络架构上来分,网络可划分为局域网(LAN)、控制网(Infrenet)、广域网(WAN)和城市网(MAN)。世界公认的网络协议标准――TCP/IP协议,使得局域网和广域网实现了无缝连接。城市网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数据网,介于广域网与局域之间把多个局域网互相连起来。构成覆盖范围更大,支持高速传输和综合业务,成为适合城市范围使用的计算机网络。
3 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1)我国智能建筑缺少一整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标准。现有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标准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92。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3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8000等。这些国家、行业标准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缺少智能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安全防范、计算机房等施工验收标准和规范。现行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智能建筑的可操作性还有些欠缺。这给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设计带来了较多的难点。
(2)智能建筑的设计应由具有智能化设计资质总承包单位的设计院来承担,再由集成商进行多次的深化设计并交设计总承包单位审查方可招标施工。这是因为:
设计院熟悉和掌握国家、行业、地方的设计标准,设计中始终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坚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设计院的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符合标准,且要求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性,不是以追求高额利润和推销产品为目的。
设计院掌握设计程序和全过程,与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和业主沟通较容易,与各专业配合也密切。
设计院能给集成商创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平台和环境。
相反,如果由集成商直接设计,将有以下不良反应:集成商并不了解智能建筑设计程序和全过程并与相关专业配合十分困难。集成商也不熟悉施工图绘制规定和表达方法。集成商由于自行设计、自行施工,施工图设计纸质量就较差,达不到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4 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的设备、缆线安全必须依靠电气技术如:电源技术、防雷与接地技术、防谐波技术、抗干扰技术、屏蔽技术、防静电技术、布线技术、等电位技术等众多的电气技术来支持方可奏效。下面从列举的几个案例中就能验证了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某建筑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保安系统对整个建筑物内外现场实况进行监视。该系统是由现场的摄像部分(摄像机、云台、防护罩)、传输系统(光纤、光发射机)、监控中心(光端接收机、视频分配、监控服务器、矩阵主机)等部分组成。其监控中心的操作采用了计算机系统,以用户软件编程的全键盘方式来完成驱动云台的巡视、视频切换、报警处理、设备状态的检查等工作。该系统设备的选型;摄像机为日本松下产品;云台、防护罩为美国派而高产品;光端传输设备数据接口选用美国NTK产品,这些也都是国外品牌产品,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
但该系统自开通以来,光发射机(A、B、C、D)的光端数据接口Rs422,室外摄像机的防护罩配置的温度继电器、冷却风扇、电加热器、雨刷器经常被烧毁,更换和维护量很大,工作极不正常,用户意见很大,集成商也很头疼。经分析是光发射机的220VAc电源质量存在问题,尽管选用了高精度稳压电源也是承受不了瞬流(包括电涌)的冲击,瞬流可以损坏任何一种电器,何况耐受电压很低的电子和微电子设备呢?因此,智能化系统应选用净化电源,有效地抑制瞬流、谐波的产生。低压配电线路还上应具有雷电过电压、电磁兼容(EMC)、电磁脉冲(LEMP)的保护功能,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电源质量,以确保整个智能化系统的安全。然而上述案例中全然没考虑,所以系统不能正常开通,并经常损坏系统中的设备。
(2)某银行业务楼是座现代智能型超高层建筑,具有建筑物楼层多、建筑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垂直运输与通信系统(国内联网)同样倍受重视。电梯系统是超高层智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为高层、超高层的智能建筑服务时,不仅要求自身有良好的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作为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计算为核心,构成对电梯设备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属于BAS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BAS协调运行,并受BAS中央计算机的监视、管理及控制。
电梯是用于垂直升降的机电一体化运输设备,该大楼选用三菱WVF方式――交流调压调频的拖动方式,VVVF电梯具有抗干扰、高效、节能、舒适的控制系统,体积小、动态品质性能优越。控制部分采用双微机结构,主微机完成集选功能规定的操纵控制,付微机是实现拖动系统的速度控制。主、付微机采用并行通讯,整个系统由主控制器、控制屏(DDc)、显示装置(CRT)、打印机、远程操作台及申行通讯网络组成。但该电梯起初无法正常工作,电梯忽而上至顶层,忽而下降到底层,不按指令停层,后来发现未做功能性接地所致。该建筑是座旧楼无法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作为联合接地。也无法做局部等电位联结。那么只有在机房内设置一根独立的接地线(绝缘线缆与动力线等截
面),采用非金属接地模块独立式接地,接地电阻R≤0.4欧。接地极与原接地极距离为20m~25m呈零电位。做了电梯功能性接地后,电梯正常工作已达5年之久,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3)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等,除产品系列的不同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电子计算机在接地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工作在弱信号条件下数字设备接地线的脉冲干扰不容忽视。目前计算机工作频率多在100MHZ、200MHZ今后甚至1000MHZ及IGHZ、10GHZ。这时分布电感,分布电容会引起电流通路的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这些参数对谐波产生共振时又会产生超出常态阻抗和能量,将会直接危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接地有以下几种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在智能建筑中宜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实践证明联合接地完全可利用其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值不会超过0.4欧,很适宜作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装置。但是某广场的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机房装修设计人员,坚持计算机系统的接地采取单点接地(逻辑接地)。因此。花费了很大力气和资金从四楼计算中心机房,引出W35mz单芯电缆,穿管经地下室引至室外距基础25m做了一组闭环式逻辑接地极。接地电阻为4欧。采用这种单点接地方式,计算机一直无法正常工作,后经建设单位研究决定,按照设计院设置的计算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联结及联合接地做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计算机经安装调试后至今一直运行良好。这是因为在同一建筑物内,采用同一个联合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以避免不同接地系统间的电位差引发电气事故和干扰。做了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包括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信息系统的网形和星形等电位联结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做接地装置(含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其联合接地(共用接地)接地电阻R≤0.4欧,远低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S0―2000的接地电阻R≤1欧的阻值要求,更远远小于电子计算机直流接地阻4欧的要求,既不花费投资又不费工,还保证电子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何乐而不为呢?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应用已遍及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家庭。因此建筑防雷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等多项重要因素),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防雷措施。从而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真正成为标准、灵活、安全、无误的网络与布线系统。
(3)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办公自动化系统包括。计算机、数字化设备等,除产品系列的不同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因此电子计算机在接地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见解,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也有不同的观点。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工作在弱信号条件下数字设备接地线的脉冲干扰不容忽视。目前计算机工作频率多在100MHZ、200MHZ今后甚至1000MHZ及IGHZ、10GHZ。这时分布电感,分布电容会引起电流通路的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当这些参数对谐波产生共振时又会产生超出常态阻抗和能量,将会直接危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有关电子计算机的接地有以下几种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方式,在智能建筑中宜采用联合接地(共用接地)。实践证明联合接地完全可利用其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值不会超过0.4欧,很适宜作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装置。但是某广场的计算机中心和计算机机房装修设计人员,坚持计算机系统的接地采取单点接地(逻辑接地)。因此。花费了很大力气和资金从四楼计算中心机房,引出W35mz单芯电缆,穿管经地下室引至室外距基础25m做了一组闭环式逻辑接地极。接地电阻为4欧。采用这种单点接地方式,计算机一直无法正常工作,后经建设单位研究决定,按照设计院设置的计算机房内局部等电位联结及联合接地做为电子计算机的接地,计算机经安装调试后至今一直运行良好。这是因为在同一建筑物内,采用同一个联合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以避免不同接地系统间的电位差引发电气事故和干扰。做了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包括局部等电位联结、局部信息系统的网形和星形等电位联结结构、利用钢筋混凝土钢筋做接地装置(含钢筋混凝土基础接地体),其联合接地(共用接地)接地电阻R≤0.4欧,远低于《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S0―2000的接地电阻R≤1欧的阻值要求,更远远小于电子计算机直流接地阻4欧的要求,既不花费投资又不费工,还保证电子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何乐而不为呢?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应用已遍及各行业各部门乃至家庭。因此建筑防雷工程必须综合考虑,将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均衡电位、屏蔽作用、合理布线加装过电压保护等多项重要因素),作为整体来统一考虑防雷措施。从而使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网络系统、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真正成为标准、灵活、安全、无误的网络与布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