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绿色环保
  3. 内容

提高商住房建筑科技含量营造绿色环保的节能环境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也在高速发展,住宅外观和品质也在不断的提升,本文就如何提高住宅建筑科技含量,怎样降低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75-02 

  0 引言 

  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供职于何单位,工作在何岗位,都要回到温馨的家——住宅。人们都希望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在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环境中,希望不断地提高建筑物的科技含量,以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但怎样降低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尚未正式列入住宅开发目标,我国住宅产业目前需要突破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如何提高住宅建筑科技含量,使住宅外观和品质有更大进步。 

  1 降低建筑能耗刻不容缓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地相应增加。建筑能耗,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能耗、建筑施工能耗和使用能耗,我国的建筑能耗要比西方发达国家高出2-3倍,新增住宅约有95%不是节能建筑,我国现有住宅中约有99%不是节能建筑,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5%,约为气候条件相当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而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里。近年来,虽然国家提出一些降低建筑能耗的要求,但是收效甚微。据统计,到2020年如果不实现住宅的低能耗,我们将面临难以想象的能源危机,我国人均住宅面积将会达到32m2,我国新增建筑将要占建筑保有量50%以上,环境将受到恶劣的影响。因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伟业,就是提高住宅科技含量、改善建筑功能、降低建筑能耗。 

  2 建造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科技住宅 

  我国目前开发的住宅,在光、通风、隔音、视野、舒适度和小区环境等得到普遍关注,外观和品质上已有很大的突破,结构的安全度和抗震性能也有所重视和保证,不同风格、不同个性的设计争奇斗艳,但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很少考虑融入技术元素,对房屋更深层次的内在品质,如建筑是否节能、建材是否环保漠不关心,购房者关心的多为价格、户型、朝向、周边环境、物业管理等费心,很少关注房屋的功能是否智能、材料是否安全环保,及时有一些问题存在,也很少去追究,只是在装潢时对建材有所考虑。 

  总体来看,我国住宅建筑还缺乏对长期使用中的“高舒适度”的认知,我们很有必要为实现优良的光、声、空气环境、水的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追求舒适、健康、安全、节能的环境,为此充分理解科技住宅的内涵;应加大力度宣传、推广、开发高科技住宅,采取围护结构和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采取围护结构和屋顶的保温隔热措施,设置外墙门窗的遮阳构件,房地产开发商既要谋划当下,又应着眼长远,提高外门窗的密封质量;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建筑照明节能技术和产品。做到“使用成本低”和“科技化”、“智能化”、“节能”同步进行,通过建造绿色环保和节能的科技住宅降低建筑能耗努力打造销售亮点,努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实现建筑节能需要落实的主要措施 

  3.1 政府关心,部门驱动,加强和规范建筑节能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落实有关建筑节能措施、法规和标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文件学习班,培训骨干。开展广泛持久的群众性建筑节能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建筑节能意识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环境意识,提高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法制意识。举办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培训班,提高广大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住宅建筑设计质量。组织编制有地方特点的《建筑节能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建筑节能施工图集》、《建筑节能实施细则》、《建筑节能施工工艺》和配套的定额标准。明确规定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规划管理、质量监督、建筑节能管理等各部门的建筑节能责任,设立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批和单项竣工验收制度。在加大宣传力度和落实有关措施的同时,还要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依法治理。 

  3.2 “科技是先导、设计是龙头、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坚持建筑节能重要思想和原则 结合我国国情和地方特点,引进国外先进、适宜的技术和产品;组织科技攻关与开发应用,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结合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材料设备和管理经验。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保证设计质量,在住宅设计时充分考虑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排除干扰,坚持原则:结合墙体改革,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双层夹胶、真空玻璃,提高建筑节能的科技含量和设计质量,落实外窗遮阳、外门窗隔声隔热、屋面遮阳保温隔热等技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要对建筑节能进行专项验收,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质量,在评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优质样板工程和优秀设计奖时,为推动建筑科技进步,确保降低建筑能耗,可将其量化为评定、评选和考核的指标。只有将以上几点原则都做全面了,做到位了,才能最终保障整个节能工程的实效。   

3.3 推广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 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积极组织实施,推广应用,选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与产品,应通过有关权威部门认证;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技术和产品,须由各地区新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扩大宣传和推广应用,但前提必须是经有关权威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由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和研究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及时公布科技含量高、满足建筑节能标准的先进产品,促进建筑节能产业化,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限制使用和淘汰产品的目录;促进建筑节能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防范假冒伪劣产品,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 

  3.4 结合区域特点,落实建筑节能措施 如长江中下游的南京,夏季用电高峰时,空调负荷最高达到用电总负荷的一半以上,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高温持续时间长,在这一区域,建筑节能重点是提高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减少热传导损耗,降低空调等设备能耗,提升居住舒适水平。主要建筑节能措施有: 

  3.4.1 建造住宅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起到保温防热效果,也符合建筑节能技术和环境保护发展方向。2006年左右南京市曾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大力推动这项工程,一年的建设量达到5万平方米。北京市规定,凡建筑层数少于12层、高度低于40米的非坡屋顶新建、改建公共建筑,竣工时间不超过20年、屋顶坡度小于15度的既有公共建筑,都应当实施屋顶绿化。杭州市则规定,未来新建公建项目屋顶的绿化面积,可能会折算后计入绿地率指标,调整出来的绿地面积,可以换停车位。无论是从节能环保还是改善生态环境,屋顶绿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 

  3.4.2 为使住宅内部常年保持在20-26的舒适温度、30-70%的宜人湿度,并能提供持续新鲜的氧气,采用一批新的高科技节能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效果,主要包括地源热泵系统、呼吸式幕墙、毛细管辐射、结构自保温、混凝土顶棚辐射制冷制热技术等等,以达到人类理想健康的居住环境。在南京河西新城,朗诗国际街区早已家喻户晓。节能指标已经达到65%以上,超过国家50%的节能标准。无论寒冬酷暑,其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朗诗国际街区通过采用以上多项节能技术,常温能量在楼体、混凝土楼板、天花顶棚中不断循环,通过辐射效应,混凝土楼板冷却夏天的闷热,天花顶棚加热冬季的室温。减少热胀冷缩对楼板的损伤,家人得以告别皮肤问题和空间温度不均衡的困扰,楼面没有了难看的空调“补丁”,室内没有机械运转的噪音,远离空调病。 

  3.4.3 提高屋面保温性能 屋面保温系统可选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蛭石等非憎水性保温材料,而其中倒置式屋面宜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水泥隔热砖、挤塑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等憎水性、吸水率低的高效保温材料,以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 

  3.4.4 采取切实有效的遮阳措施 建筑外遮阳对建筑能耗,尤其对建筑空调能耗有很大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可以减少日照产生的热量,以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活动或固定的建筑外遮阳设施,以达到比窗户本身遮阳和窗户内遮阳更好的遮阳隔热效果。 

  3.4.5 改善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采用传热系数低的新型墙体材料,提高外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外墙装饰面尽量采用浅色饰面材料,反射较多的太阳辐射热,降低使用空调时的得热量和自然通风时的内表面温度。 

  3.4.6 加强住宅室内通风 良好的通风,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空调使用时间,所以住宅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平面、立面设计要有利于通风,建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多墙面开窗等,以利形成对流,加强自然通风。住宅建筑通风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当不能满足室内舒适度及空气质量要求时,则采用空调。 

  此外,在建筑节能设计时,设计师们还可以利用洗衣机排出水冲洗卫生洁具,在给排水系统中,设置太阳能热水器,考虑太阳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建筑照明节能。在高层建筑电梯前室、楼梯间、管道井和地下车库,节约公共场所的照明费用,应用声控、光控、触摸延时开关,全部采用节能照明灯具。 

  可通过示范建筑、示范小区等不同形式,研究适合自身的产品。各区域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对建筑照明、种植屋面、节能门窗、遮阳构件等都可以进行相应的改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成熟经验和节能产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成熟经验和节能产品,不懈推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对新型节能墙体、保温隔热屋面、蓄水屋面等都可选择适合的空间进行试行。 

  参考文献: 

  [1]周荣.提高住宅建筑科技含量营造健康舒适节能环境.中国建设信息,2006-04-15. 

  [2]唐磊.提高住宅建筑科技含量.上海建设年鉴,2003/01/01. 

  [3]黄斌.着力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科技含量.四川交通年鉴,2008-01-01.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提高商住房建筑科技含量营造绿色环保的节能环境
http://m.civilcn.com/huanbao/hblw/lvse/151609269034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