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1. 首页
  2. 绿色环保
  3. 内容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初探

 在2008级新实行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及正在调整的2011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创新性、复合型环境工程人才成为重要的目标和定位。为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加之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压力增大,基于厚基础、宽口径、全目标培养的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宽广知识面、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好、综合素质高的新一代大学生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一、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现状与背景

  在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与教育,实践环节则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新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已得到一定强化,但依然从结构、目标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梳理和系统化:

  (一)本科生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结构单一:受文化传统及教育大背景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生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潜力,因此导致长期以来高校教育普遍关注理论教学与培养。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深入和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也逐渐得到完善,但实事上基于学校和本专业的长期传统,理论教育在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仍占据控制性地位,据统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占学生总学时的26%,实践教学环节只占1%,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造成实际上的高校本科生教育仍以理论教育为主,忽略实践环节的地位,使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实践环节松散、系统性差:根据目前实行的2008年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本专业目前实行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设计、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总数不少,但缺乏根据学校的矿业特色和环境工程实际对不同的实践环节的统一、协调和完善,如环境工程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基本与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相似基本全部在市政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处理厂等开展,缺乏矿业废水处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处理技术的实习与研究,使本来就学时不多的实践环节的作用没有形成合力,效果不明显。

  (三)教学评价效果单一,灵活性差:现行教育体系下对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基本上都以理论课的课堂考试为主,实践环节的考评则基本上都是通过、良好、优秀等等级形式,不计入最终的综合成绩与排名,使学生对实践环节的主动性差,基本以完成任务为主,使实践过程中的知识掌握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其对整体教育教学效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四)实践环节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做到有机结合:实践和创新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的两个方面,然而,目前的实践环节如课程实验、专业实习等均以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内成熟和传统的技术方式内容为主,而学校大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则是重点依托教师的科研课题,与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所列的实践环节基本没有关系。如何突出创新性能力培养环节对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同时发挥实践环节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素质和动手能力培养作用。

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新模式初探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和特点,实践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出发,着重强调实践性、创新型思想的贯穿与指导:

  (一)改革课程群教学方式方法,将实践内容与各领域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全面启发和带动本科生的实践与创新研究兴趣。同时,探讨包括《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土壤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在内的课程群实验及相关的实践环节的系统化和协调化,做到课程群内部的全面协调统一,并与其他课程相互照应,全面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将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与课程教学及实习、实践有机结合,以社会资源带动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暑期社会实践作为我国本科生实践教学大力推广的环节,应更加注重与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为实践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对效果好、反响大的实践团队及其成果进行推广与宣传,将社会实践的作用有机扩展。同时,以专业课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将专业课中的相关方法、原理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对实践的效果及推广效应都有较好的效果。

  (三)将各实践环节包括生产实习和认识实习、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毕业设计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有机统一,按开展时间及各环节性质做到打基础、上水平、巩固效果环环紧扣,构建起一体化、综合性的本科实践教学新环节。如突出大学生创新计划与实践环节的结合,综合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建设,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本科生服务社会同时增大就业竞争力提供基础。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
请复制以下网址分享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现状及其改革初探
http://m.civilcn.com/huanbao/hblw/lvse/1626049866404528.html